近日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团队
成功救治一名多器官衰竭的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19岁的患者刘晓(化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长期关节疼痛,未引起重视,自行购药治疗。今年初,刘晓突然出现了咯血、胸闷气促、尿量变少、全身水肿等症状。家人将她送至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多器官衰竭和重度感染,并被紧急转诊到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救治。
患者转入肾科监护室后,相关检查提示患者有弥漫性肺泡出血、呼吸衰竭、肾衰、心衰、重度贫血和血小板低下,诊断为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多器官受损,伴血栓性微血管病,病情十分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弥漫性肺出血治疗前(左)后(右)对比图
肾脏内科重症团队和狼疮救治团队立即启动紧急会诊讨论,制定前期抢救方案。在进行了7次血浆置换、6次持续性血液净化、1轮激素冲击等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经综合评估,患者当时狼疮仍重度活动,多个脏器功能均未恢复,于是我们先后给予2轮激素冲击,并加用利妥昔单抗,继续血液透析,严格控制患者的容量血压,纠正心衰。”擅长重症狼疮救治的唐晓鹏教授接手了刘晓的后续治疗。
经过一系列治疗,患者心、肾功能有所恢复,血液系统受损好转,尿量逐渐上升,透析次数减少,咯血有所好转。
“鉴于患者疾病存在反复发作的风险,肾脏内科团队始终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进行抢救。”肾脏内科赵洪雯主任表示。
半月后,患者再次大量咯血,呼吸困难,并出现3次癫痫,考虑合并狼疮脑病。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立即组织全院会诊,共同制定了精准的治疗计划,再次给以激素冲击、丙球冲击、利妥昔单抗以及精细化的容量管控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肺泡出血消失,血液系统稳定、心肾功能进一步好转,摆脱透析治疗,并于近期出院。
肾脏内科主任赵洪雯教授提醒
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以发热、关节疼痛、光过敏、口腔溃疡、脱发、水肿等为表现。有些患者症状不重,未影响生活,容易被忽视,而一旦出现重要器官受累,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早就医,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来源:陆军军医大学官微
责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