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即吕雉。多数人印象里,她是心狠手辣、掌控大权的厉害角色。但鲜有人知,早年她不过是柔弱女子,还曾被项羽俘获,在其手中待了两年多。
这两年多究竟发生了啥?时光流转间,这期间具体有何变故,始终引人好奇。从日常生活到重大事件,这漫长时段里的种种,都在等待着被揭开。
不可能说什么事都没发生。但这事儿和某些人想的不同,并非如他们猜测的那样跟项羽有联系,事实并非如此。
【吕雉是如何落入项羽手中的?】
在公元前205年5月那会,吕雉跟刘邦的家人们一块儿坐着马车,一路马不停蹄地狂奔逃命。
“夫人,快抓好,楚军又在后头追来了,我得加快速度。”车夫在前头大声喊道。
这时的吕雉吓得不轻,就轻声应了个“嗯”。那声音小得可怜,车夫到底能不能听见,根本没法说清,估计也就老天爷心里有数。
吕雉满心盼着能脱离险境,嘴上也忍不住数落起刘邦来。也怪不得她,自打嫁给刘邦,她就没过上一天舒坦日子,一直奔波劳累。
回溯往昔,刘邦都四十多岁了,既没什么出众本领,家境也贫寒,几乎一无所有。可吕雉的父亲吕公,不知咋就瞧上刘邦,坚称他未来大有可为,非要把闺女许配给他。
如此一来,吕雉糊里糊涂就嫁给了刘邦,成了他的老婆。当时情形或许有些莫名,总之,她稀里糊涂步入与刘邦的婚姻,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刘邦平日里就懒散惯了,当上亭长后依旧如此。成天总和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块儿。要是让他去种地,他直接回怼:“种地那事儿没门儿,这辈子都别想我去种地。”
最终,吕雉又得照顾孩子,还得打理田间事务。那日子,过得着实艰难,一边要管孩子吃喝拉撒,另一边田地农事也得亲力亲为,生活满是艰辛。
有回,刘邦受命押送囚犯前往骊山。可路上囚犯接二连三地跑掉,刘邦寻思这任务铁定完不成,便索性把囚犯都放走,自己也跟着他们一同躲进了山里。
刘邦拍拍屁股走人,看似轻松,却把吕雉坑苦了。官府逮不着刘邦,就把气撒在吕雉身上,直接把她关进了大牢,吕雉这下倒了八辈子霉。
在监狱里的日子有多难熬不难想象,吕雉可吃了不少苦头。好在后来萧何、曹参想办法打通关节,才把吕雉从狱中救了出来。
后来刘邦起事,自号沛公。吕雉留在沛县,每日都提心吊胆,就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她时刻悬着心,不知在外的刘邦情况究竟怎样,满心都是担忧。
秦亡后,刘邦获封汉王。吕雉听闻此讯,心头大石落下。她单纯觉得,往后能过上安稳日子。的确,吕雉早已厌烦四处漂泊的生活,一心就想安安稳稳地过活。
公元前205年时,刘邦差人把刘太公、吕雉等人接到身旁。吕雉见一群将士对她恭敬有加,一口一个王后地喊着,头一回感觉到,嫁给刘邦这男人,还真不赖。
没承想,她还没高兴多久呢,局势瞬间大变。项羽仅用三万骑兵,就把刘邦带领的五十六万诸侯联军打得落花流水,刘邦只能慌慌张张地逃跑了。
吕雉他们连刘邦的影子都没瞅见,就已经沦为项羽的俘虏了。在那种局势下,他们毫无反抗之力,稀里糊涂就被项羽给控制住,失去了自由。
【项羽是不会碰吕雉的】
吕雉曾被项羽俘获,好在项羽没怎么刁难她。仔细琢磨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局势复杂,项羽或许有自己的考量,没对吕雉下狠手。
最初,在项羽眼中,吕雉不过是跟刘邦谈判时能用上的一个筹码。对项羽来讲,吕雉在他的计划里,就是用于跟刘邦周旋谈判的工具。
项羽这人呐,虽说行事有时凭意气,但脑子可不傻。他把刘邦家人抓起来,就是想拿他们去要挟刘邦,好让局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荥阳僵持阶段,项羽拿刘太公的命威胁刘邦,逼他束手就擒出城投降。没想到刘邦使起赖皮,这招让项羽怒火中烧,气得不行。
如此一来,项羽虽心中愤懑,却还是强压怒火,没有对刘太公下手,把刘太公的性命给留了下来。
都到这份儿上了,项羽依旧保持着清醒,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肯定不会对吕雉有啥举动。
再者,项羽压根儿就瞧不上吕雉。在项羽眼中,吕雉或许并无特别之处,未能入他的法眼,这种轻视的态度,也是当时情形下一种较为明显的表现。
吕雉嫁给刘邦,说起来是有点亏。这倒不是因为吕雉貌若天仙,而是刘邦年纪着实偏大。即便吕雉不算委屈,这年龄差距也确实容易让人觉得她有所牺牲。
要是吕雉长得真有那么好看,吕家那早就是门庭若市,来提亲的人肯定多得数不清。
吕雉被项羽俘获时,她儿子刘盈都六七岁了。吕雉结婚不算早,估摸有20岁才成婚,那时她都快30岁,对项羽而言,自然没什么吸引力。
要知道,项羽身旁可是伴着虞姬这般倾国美人。以项羽的为人和性情,他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大家心里应该都有数,就用不着我再多说啦。
最终来看,项羽称得上是品行端正之人。他行事磊落,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在诸多抉择与行动中,都彰显出正直、有操守的特质,实实在在可被视为正人君子。
项羽此人,性情豪爽,为人仗义,在品德风范上,比起不少饱读诗书之人,反倒更具君子之风。
他这人行事重承诺,对人不设防易轻信。刘邦瞅准这一点,不讲信用,反复无常,让项羽毫无防备,打了个突袭,凭借此招,刘邦最终赢得胜利。
项羽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挥剑自刎,而非退回江东。这种抉择,展现出他骨子里那种坚守尊严的特质,如同君子一般,绝不苟且偷生,有着别样的风骨。
当初项羽和刘邦结拜成兄弟,从辈分来讲,吕雉算是项羽的大嫂,于情于理,项羽都不会对吕雉有什么不当举动。
【这两年多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过去这两年多,项羽似乎没什么动静,期间究竟发生了啥情况?
这里得说个人,叫审食其。这人虽说没多大名气,可在吕后掌权那会儿,是个极关键的角色。朝堂上都流传,能把审食其弄妥,就跟搞定吕后没啥两样,能看出他在朝堂地位相当重要。
审食其能够出人头地,是在吕雉他们被楚军围困于大营的那段日子里。
审食其和刘邦是老乡,刘邦起事之后,他做了舍人,就好比是那种给人出谋划策、跟在身边办事的角色。平时啊,审食其常帮刘邦处理些个人的事儿。
刘邦从沛县出发去打仗,就把家里老少都交给审食其照料。之后,吕雉跟刘太公被楚军围困在大营,审食其始终在他们身旁。
过去两年多,吕雉形单影只,全靠审食其在旁照料,关怀备至。铁石心肠之人,面对这般呵护也会动容,何况吕雉在刘邦那儿,向来没感受过多少温情与关怀。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俩在相处过程中,感情逐渐升温,心也不知不觉紧密相连。
正是这段过往,让吕雉看清了刘邦。她明白,这男人指望不上,唯有自身强大起来,才能护住自己和儿女。
打这之后,吕雉彻底变成让人胆寒的吕后。刘邦还活着那阵儿,吕雉就已开始使劲扩充自己的势力,一步步朝着令人畏惧的方向转变。
戚夫人与刘如意对刘盈太子之位构成威胁,吕雉竟能促使诸多朝臣帮刘盈发声。刘盈成功保住太子之位后,樊哙还想偷偷解决戚夫人和刘如意。由此可见,那时吕雉的势力已不容小觑。
刘邦一死,没了制衡她的人,她马上就临朝听政,把控了朝廷大权。满朝文武百官心里生气,却都不敢吱声,只能把不满憋在心里。
打这之后,吕雉很器重审食其,安排他做左丞相。审食其主要负责两项事务,一是对文武百官进行监察,二就是在吕后身边侍奉左右。
实际上,这事朝堂上下大多官员都知晓,连汉惠帝刘盈也有所耳闻。刘盈觉得丢脸,一度起了杀掉审食其的念头。
之后,审食其借助汉惠帝的男宠从中周旋,成功让男宠去劝说汉惠帝,最终使得汉惠帝放弃了原本的想法。
诸吕之乱被平定,汉文帝登基,吕氏家族彻底覆灭。照理,审食其该在劫难逃。可这人很会处事儿,即便身处高位,也常做好事,友善待人,故而未受牵连。
吕后一度想把功臣们都解决掉,可审食其认为此举太过狠辣,就苦口婆心地劝她。经审食其再三劝说,吕后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汉文帝能登基,多亏功臣拥立。当时好多人为审食其求情,汉文帝不好拂众人意,就听了大家的话,没为难审食其,只是把他丞相的职位给撤掉了。
很明显,审食其和吕雉才是真心相爱。跟刘邦的绝情比起来,审食其这种贴心男伴,没几人能抗拒。不少人喜爱刘邦,可要说人品,他和项羽比差很多,连重情义的审食其都比不上。
刘邦离世后,吕后一系列举动,说不定就是冲着报复他去的。吕后这些行为,极有可能是在刘邦死后,借各种举措宣泄对他的不满,达成报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