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台湾问题,无论是通过和谈还是采取行动,军事力量始终是最重要的后盾。
这些年大陆一直在增强实力,军费每年都在增加,武器装备也愈发先进。从歼-20隐形战机到东风系列导弹,甚至航母下水,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就。不过,要完整解决台湾问题,单靠这些可能还不够。
台湾隔着一条海峡,真是个天然的屏障。要想出手,可得保证海空的绝对优势。最近几年,大陆的海军可算是飞速发展。
不过,跟美国比起来,中国的航母数量和实战经验还是有差距的。再加上,台湾那边还有美制的装备,比如F-16战机和爱国者导弹,实力不容小觑。
要是真打起来,登陆作战可真是个关键。台湾的地形挺复杂的,海岸线的防守也是相当严密。
大陆的071型船坞登陆舰和075型两栖攻击舰确实厉害,但要搞大规模登陆,还得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相关能力。看看历史,两栖作战可不是小事,像诺曼底登陆,得提前做好万全准备才行。
等到两栖作战体系成熟了,解放军就能轻松把部队一波儿送上岛,还能确保后勤稳定。
现代战争讲究的是高科技,大陆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构建了全球网络,军用无人机也在大规模生产。不过,要应对台湾及可能的外部干预,电子战和反导能力还得进一步提升。
就像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一样,大陆也得加强自己的类似技术,这样在关键时刻才能稳稳当当地不吃亏。
解决台湾问题,不管是和平统一还是武力解决,都得花钱,而且是大手笔。
和平统一得花大钱拉拢人心,武力解决那钱就得更多,还要支持打仗和重建。大陆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非常快,GDP早就把台湾甩得远远的,但要真解决问题,经济还得更加强大。
大陆如今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过发展不均衡,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要是大陆真动手,国际制裁势必会跟着来,那经济得有点扛压的本事。想想俄罗斯打乌克兰后,制裁一到,卢布立马就跌了。
台湾的经济跟大陆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贸易上,大陆是台湾最主要的出口市场。2022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大约占总出口的42%。不过,台湾当局还是在推行“去中国化”,试图跟大陆的经济关系划清界限。
现在全球经济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陆是个“世界工厂”,不过在高端芯片和核心技术上还是有些短板。台湾有像台积电这样的顶尖企业,芯片可是供给全球的。要是出手的话,供应链一断,大陆也肯定会受到影响。
1997年,台湾的教育部门推出了“高中历史教科书调整方案”,这是个大动作,首次把“中国史”从原本统一的“国民历史”中剥离,独立设为“本国史”和“中国史”并排展示。
这个变化,成了后面“文化台独”的起点。
当时,在李登辉的领导下,“去中国化”的政策已经在台湾实施。他提出的“两国论”,不仅在政治上造成了隔阂,还在文化和教育上有意地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历史和文化逐渐割裂开来。
民进党继续并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策略。近几年,台湾修订的历史教科书里,明清时期台湾的发展被单独列成章节,且大幅度减少了自秦汉以来台湾与大陆之间联系的相关内容。
在2019年推出的新教材中,“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部分,被重新标记为“外来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这些操作让不少台湾的年轻人从小就接触到与大陆隔绝的历史观,导致他们对大陆产生误解,甚至心怀敌意。
蔡英文执政期间,推动了一系列“去中”的文化政策。在公共机构里,“中国”这两个字逐渐淡出,比如把“中华邮政”的官方宣传改成了“台湾邮政”,还在国际活动中强调“台湾代表”的身份。
这些看似微小的变化,时间一长,导致了台湾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如今,很多岛内的学生对《论语》《史记》等经典的认识,远不及对西方和日本文化的了解。
1990年代初,台湾曾经进行过一次“国族认同”的民调,当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的人占到了七成。
到2022年,台湾政治大学选研中心的调查显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已经超过六成五。这样的变化,背后是数十年如一的教育影响和媒体的默默推动。
特别是岛内的绿营媒体,长期以来在报道中把大陆形容为威胁和对立的对象,这样一来,就加强了“反陆”和“亲美亲日”的舆论环境。
比如在2023年大陆进行台海军演的时候,绿营媒体普遍炒作“大陆威胁论”,让和平统一的声音变得微乎其微。这种趋势,在赖清德的当选中也能看到一些反映。
赖清德被认为是个“务实台独工作者”,他一上任,岛内多数民众似乎对统一的热情已经逐渐消退。
即使在这样的局面下,岛内的蓝营媒体依然坚持理性发声。特别是在一些关键事件上,比如2022年疫情政策的讨论,蓝媒不怕冒风险,敢于质疑民进党当局的说法,给出了不同的舆论观点。
这种“清流”的存在,说明岛内社会里依然有一股力量希望能够保持与大陆的沟通和理解。
2005年,连战去大陆访问的时候,岛内关于和平发展的讨论热闹非常,这表明即使在“台独”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岛内的民众还是有理性的选择空间的。
随着大陆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增强,这种“客观吸引力”逐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岛内的民众态度。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通过短视频平台和跨境电商,亲眼目睹大陆的真实情况,开始不再依赖传统媒体的报道。
大陆近年来在科技、制造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成就,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现象。
等到这三个问题划上句号,大陆的优势自然显而易见。无论是在军事上能赢得胜利,还是经济上力挺得住,甚至在国际上承受的压力也少得多,和谈或者武统的成功几率都能大大提升。
反过来,要是现在就开打,虽然在军事上能赢,但经济上就得付出很大的代价,国际上可能还会遭受围攻,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大陆这些年一直在用“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慢慢消磨、积累实力。台湾问题拖了几十年,也不差这几年的时间。
等三个问题都处理好了,大陆在解决事情上就会得心应手,任何麻烦都不在话下。这种现实本身,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吸引力。
如果能在军事威慑、经济发展和岛内舆论引导这三方面一起发力,祖国统一的条件就会越来越成熟。不过,还是得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自我贬低。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关键时刻掌握主动权,顺利实现统一的伟业。
高山流水
你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什么事务都是相对的。台湾问题不可能等到所有条件都成熟了再去解决。如果让作者活在五十年代初,一定会有十足的理由反对抗美援朝。
古木
一是诺曼底登陆时有卫星、导弹、无人机、隐身战机吗?二是抗美援朝时国家钱袋子丰厚吗?
veeko
军事实力中美相差大约有20年的代差,你要完全没差距那可能是空谈,因为不可能人家停着脚步等你上来。经济实力上也不能没有差距,和军事实力一样的原因。至于台独问题,估计越往后拖台独问题就越严重,至于你想等这批台独分子死完估计还会再有一批台独分子,因为台湾的地理优势决定了他不可能会顺顺利利的和平回归。按你所说的三点总结出来就是“打不了”。
足球评判专家
标准的间谍逻辑,这就是分明在无形支持台独并同时延缓统一时间,待到台湾内的老一辈都死光了以后再想统一台湾会难上加难
用户10xxx74
这个小编是湾湾的说客![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周雪锋
只能说革命尝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用户16xxx98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