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安静离职”吗?早在2022年初,它便已在西方社交媒体上迅速走红,堪称竞争年度最热网络词汇的一匹黑马。究竟何为“安静离职”呢?它崛起的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心理动因?
“安静离职”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用语,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在互联网上,人们普遍将其描述为:上班打卡,仅仅完成职责范围内的规定任务,随后打卡下班。
没错,“安静离职”就是如此直白,员工无需承担超出自身工作职责的额外任务,除非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
那“安静离职”背后究竟有哪些心理因素在悄然作祟呢?其实,这一词汇的诞生、运用以及在短时间内火速席卷网络,其中一个极为关键的社会原因便是近年来疫情的持续影响以及金融环境的衰退。
在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员工在工作中开始拒绝额外的奉献,只求满足最基本的工作要求,然后按时下班。许多职工都已厌倦在工作中付出过多努力,却得不到任何加薪或升职的回报,一个人承担三个人的工作量以及无偿加班的情况,实在让他们难以忍受。
抛开近年来的这些社会因素不谈,职业倦怠这一社会心理学现象,也是“安静离职”能够形成新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职业倦怠,指的是人们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压力。它于1974年由赫伯特·弗罗伊登伯格在《职业倦怠:高成就的高成本》一书中首次提出,被定义为工作动机或兴趣因长期过度投入而未能达成预期结果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
职业倦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身心的疲惫、对所从事工作认同度的下降以及职业能力与效率的降低。
出现职业倦怠的员工甚至会对上班产生恐惧,无法从工作中获取任何满足感与成就感。部分职工还会因长期重复相同的繁琐工作,导致无暇顾及工作之外的人生意义与目标的探寻,或是人际关系的培养,诸如与亲朋好友共享生活乐趣、参与提升幸福感的活动等,进而致使压力不断累积。
据统计,大多数选择“安静离职”的职工,都是在亲身经历或目睹因职业倦怠引发的身心健康严重受损、婚姻家庭出现裂痕等事件后,做出了理性的“躺平”选择。
这里所说的“理性”,意味着他们并非考虑更换工作或直接离职,而是坚守自身原有的权利以及身体和心理的需求。简单来讲,便是拿多少报酬就干多少活。“安静离职”犹如一把双刃剑。
事实上,数据表明国外有84%的从业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依据国内2021年的《职业倦怠自制手册》显示,中国目前有70%的从业人员呈现出各种程度的倦怠症状,其中在政府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企业职员等职业中尤为严重。
多伦多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Michelle认为,当人们为某事付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时,便会愈发珍视此事的过程与最终结果。同样,员工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越多,从工作中收获强烈满足感的概率也就越大。
过度的“安静离职”行为会大幅削减职工在项目中的参与度与使命感,降低对工作和自我价值的满足感。
工作满意度本身已被证实对职工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缺乏努力投入和工作满意度,可能会使部分职工觉得自己多数时间都在虚度光阴,导致自我存在感低下,对自身感到失望,这些均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抑郁。
设想一下,倘若习惯忙碌的你突然闲下来,或者上级将原本交给你的额外任务转交给他人,你或许会暗自欣喜,但不久之后便会开始思索,是否自己近期哪里出了差错。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会让你措手不及,反而加重内心的压力,甚至滋生出一种即将被解雇或不受重视的焦虑情绪。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安静离职”只有弊端而毫无益处。偶尔主动放弃工作中的额外任务,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调整或缓解职业倦怠与压力。
同时,学会明确划分工作与个人生活的界限也至关重要。下班后两小时切换至生活模式,例如减少回复邮件、电话或短信。在假期和病假期间尽量不查看工作信息,这些都有助于维持生活与工作的边界感,从而提升幸福感,平衡压力与个人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那些在上班期间能够保证2小时午休且完全不考虑工作相关事务的职工,相较于其他职工,拥有更积极的工作心态、更高的工作效率以及更为健康的心理健康水平。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社会心理教授克里斯蒂娜·马斯拉奇在《职业倦怠黄金标准与工作生活领域调查》的研究中发现,团队风格和工作环境也是致使职工压力急剧上升的重要因素。
当团队中出现沟通不畅、交流中断或层级现象过于分明时,职工便很难感受到归属感或被支持的信任感。
因此,在工作中主动与主管或成员探讨具体问题,加强团队建设,寻求妥协或解决方案,也是应对工作压力的有效诀窍。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工作与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契合自身习惯与心态的平衡状态,才是最佳的选择。
“安静离职”现象虽难以彻底杜绝,但针对这一现象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往往能够收获更为理想的效果。
我们可以合理利用上班期间的休息时间进行情绪调适,下班后通过情绪锻炼,并在周末多尝试自己喜爱或向往的日常活动,保持与亲朋好友的互动与沟通,从而主动发挥“安静离职”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另外,无论你最终是否有“安静离职”的打算,当察觉到自身出现职业倦怠以及过度投入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时,都可以积极向心理健康专家寻求咨询,借助专业力量深入剖析压力来源,制定应对策略,明确界限划分,以便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状态。文本来源@返朴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