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阳谋,至今无人破解,你知道几个?

顾雍聊历史 2023-06-10 04:10:03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比如有高就有低,有阴就有阳,有大就有小,有正就有反,显得是那样的井然有序,也折射出凡事都有自己的内在的必然联系。

就像今天我们的话题,中国的历史上阴谋繁杂难以枚举,其实阳谋也有很多的典型案例,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计谋远远重要于真枪真刀的拼杀。

那么在我国的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阳谋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难以破解?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事。

正国奇兵君子之道

在历史剧里,雍正获得皇位之后,连夜赶回潜袛想叫军师邬思道出山为国家效力,却遭到邬思道的婉拒。

按照这位军师的话来说,皇上用的是阳谋,光明正大,而他却用的是阴谋,是见不得光的,因此上也难上得台面。

其实邬思道的这番话道出了阴谋与阳谋的截然相反,的确,阴谋是见不得光的,就像诸葛孔明一生谨小慎微,却难成一统。

究其原因,就是这位诸葛先生是妥妥的阴谋家,比如火烧新野,火烧赤壁,演绎空城计,最后是点灯续命,全程的阴谋诡计,因而难登大雅之堂。

老子云,君子以正治国,以奇为兵,这里的正就是正大光明堂堂正正之意,也可以称之为正人君子的权术来治理国家,而不能用旁门左道。

至于用兵则不一样,这方面完全可以背离所谓的正道,兵不厌诈这个成语本身就说明,用兵需要出奇制胜,这里的奇就是阴谋。

也可以换个角度来说,君子以正治国是战略层面的事情,用兵以奇制胜则是战术层面的境界,二者实在是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在抗战时期,因为八路军新四军不按路数出牌,惹得侵华日军的最高首领直接给朱老总写信挑战,找个地方正正气气打一仗以见高低。

朱老总淡淡一笑说,你们侵略中国的地盘,我们想什么时候打你,想在什么地方打你,完全是我们自己的事,这有问题吗?

其实朱老总的回答很有哲理,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日寇侵略中国本身已经失去道义,而八路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这是用兵之道。

这就带出今天的话题,说我国历史上有四大著名的阴谋案例,至于这样的总结是从何而来,不得而知。

比如曹操的挟天子而令诸侯,再比如老孙家的后代孙膑发明的围魏救赵,此外还有意在削弱诸侯国势力的推恩令,这些都算是阳谋的典范。

至于说到晏婴的二桃杀三士,其实在我看来不能算数,或者说这样的计谋原本就是极为特殊的个案,实在不能与围魏救赵相提并论。

围魏救赵阳谋典范

还是先来说说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其实也反映出晏子的无能。比如说自己手下三个壮士都难以除掉,以至于想起这样下三滥的手段。

其实这样做的后果非常严重,直接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给带偏。更何况这三位但凡有一个清醒,晏子将会遭到反噬。

比如其中一个说这桃子我不吃了,晏子又该怎么办?再比如大家都要求再增设一个桃子,晏子又该咋办?

在这方面晏子确实应该学学后来的赵匡胤,弟兄们大喝一场,然后交出兵权,分点产业回家养老,非常温馨和谐。

再来说说曹操的挟天子而令诸侯,其实这个画面非常少见,毕竟汉皇帝资源紧缺,仅此一枚。

按照这样的节奏,曹操这一招确实是妥妥的阳谋,尽管大家都知道这一会的皇帝说话不算数,可皇帝的正统地位没人敢挑战。

于是不管是刘备还是孙权,甚至是袁绍或者是别人,也只好捏着鼻子听从曹操在那里发号施令,非常憋屈而又无计可施。

然而毕竟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画境非常罕见,因此也就很难效仿,毕竟 糊涂而又无能的皇帝比较紧缺。

再来看看汉武帝的推恩令,这个举措意在把诸侯国的势力一再划小,或者叫发起内讧,这样一来诸侯国越来越多,越来越小,很难形成合力来对付朝廷,也算是比较典型的阳谋。

然而在我看来,古代的阳谋最具典范的当属围魏救赵。就当时的情形而言,其实庞涓也知道这是齐国的一个圈套,因为他只要回援一定会落入围点打援的困境。

但问题是自己不回援就会失去魏国的支持与道义的绑架,即便是拿下邯郸又有什么意思?

而这才是阳谋的真谛所在,也就是说敌人明知道这样会中计,却因为诸多的原因不得不这样做。

这也就是说,阳谋的阳才是关键因素,是正大光明的,即便你已经意识到这样做不对,然而却不得不做,这才是阳谋的王道精髓。

0 阅读:57
顾雍聊历史

顾雍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