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长问我,身为父母,想对孩子放手又不敢,怎么办?
我也是一个家长,我特别能理解她以及父母们对孩子成长的纠结和担心。
你说放手吧,父母心里总会不自觉地对孩子升起一种担心,担心孩子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担心孩子会不会走偏。
不放手吧,又总觉得老把劲使在孩子身上也不是个事,孩子总要长大,也总要离开家庭,如果不趁早放手,那只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再者,父母老是插手孩子的各种事务,管这管那的干涉过多,不仅会搞得彼此都很累,亲子关系也会愈发的不好。以至于父母总感觉左右为难,在不停地摇摆,不停地纠结内耗,放与不放都不行。
其实啊,家长们大可不必如此的纠结和担心。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只有一个方案、一条路,也并不是只有非此即彼的答案。
相反,它是可以灵活和多变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慢慢的有的放矢的去放手。
比如,在看到孩子往前走,有进步的时候,身为家长可以多放手一点;在看到孩子有点跑偏了,收回来一些,及时的做出调整,如此灵活地该放手时放手,该收紧时收紧,慢慢的父母就能够很清晰的知道该如何放手了。
再者,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做家长的你可以去思考一下自己的担心,问问自己在担心什么?
你真的是在担心孩子吗?还是在担心自己,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去教育好孩子?亦或是是觉得自己学历不够,没有什么文化,没有办法教育好孩子?
有句话不知道家长们听过没有,所有的担心其实都是一种诅咒。
当你充满担心,你的整颗心都是不安定的。一颗不安定的心是没有办法给出爱,给出祝福的。
你可以想一想,你担心的是否真的存在?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担心往往都是想得太多,它完全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它只是一个人头脑中的想法,仅此而已。既然是想法,那你是否可以选择往好的方面想呢?
所以,尽己所又能的往好的方面去想吧!
人们都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个想法一个念头的转变,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更好,可以问一些更为实用的问题,比如,我需要做些什么才可以助力到孩子?孩子真的就不行吗?我要如何去更好的成长自己等等,通过这样的深刻自问,你的心里自会有答案。
《郑渊洁家庭教育》一书中有言,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跟你一样有出息,你就当本色演员,你该怎样就怎样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比你有出息,那挑战就来了,你就要当演技派演员了。因为你平常的言谈举止导致你成为今天的你。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超越你,那你的言谈举止就要和自己不一样,成为演技派演员。
作为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归根结底,其实是教育自己,成长自己。唯有父母把自己教育好了,不再担心孩子,不再怀疑孩子,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把孩子教育好,那么,父母们自然能够放手让孩子去成长。
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