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一位妈妈的求助。
妈妈跟我谈起她跟女儿的沟通,她觉得女儿在沟通表达方面存在问题,认为女儿缺乏很多必要的生活常识,就连最基本的与人沟通都有障碍,她希望我能够和她女儿聊聊。
在我确认不是妈妈要求,而是她女儿想要跟我聊聊后,我和她的女儿约在了一个下午。
那是个下着毛毛细雨的下午,我们是以线上视频的方式见面的。
第一眼见到女孩,满屏青春洋溢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看到在女孩的柔美中带着稚气,在女孩的笑容中隐约夹杂着淡淡的忧愁。那一时刻里,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孩子。
在和女孩沟通交流的整个过程,除了我在问到她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时,她才会卡住,大多数时候都是很流畅的,她表达得也很清楚。
我确信,女孩的与人沟通,她的表达能力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她在面对她的妈妈时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总是沉默的话,那其实不是问题,只是她不想说,又或者不敢真实的表达自己。因为她曾有过在表达自己时被妈妈拒绝的体验。
这种体验带给她的感受非常不好,以至于她在面对妈妈,和妈妈沟通时,总是会无意识的收缩压抑自己,自动化的回到那个被打断被拒绝的状态里。
并且,女孩今年上高一,在这之前,她和妈妈有四年的时间都分隔两地。妈妈忙着学习,完全忽视了女儿。爸爸虽在同一个城市,却难得见一面,即使见一面,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四年过去,爸爸妈妈同时发现女儿似乎有了一些问题,意识到自己需要陪伴女儿,妈妈也想要把女儿重新养育一遍。
在这样的意识能量之下,妈妈觉得现今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女儿与人的沟通互动和自我表达。
我陪女孩做了个游戏,带着她穿越了挡在她和妈妈自由表达之间的两个障碍。而这两个障碍,一个是对妈妈的烦躁,另一个则是对妈妈的爱。
在穿越过后,女孩说,原来沟通和表达也没有那么的难。
是的,与人沟通和表达自我,并没有什么难的。只在于你想不想,你愿不愿意去沟通和表达。
我们每一个人天生都会与人沟通,也会自我表达。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我们说话,想要表达自己的心声时,总会被打断、被拒绝,我们的话从来不被父母和我们的重要他人听见和重视,以至于我们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不好,便开始向内收起了自己的声音,封闭了我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如果一个孩子不愿表达自己,也拒绝跟父母沟通,多半因素在于父母曾经在他想要说话,想要表达自己时被拒绝了。
所以,身为父母的你看到了吗?孩子并不是不会沟通,不会表达,而是他们的内心里有了障碍。只要去除了内在的障碍,沟通和表达便不再是问题。
最后,在这里给家长朋友们播报一个好消息:
我现在正在征集公益个案,如果有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情感关系等各种关系不顺和痛苦,都可以来找我。
我是书研,一名印心疗愈导师,师从国内疗愈界顶流——施威先生,学习了一整套多元印心意识疗愈技术,助力他人往前移动个案疗愈50+,用心守护着每个生命的自我成长。
另外,针对8-16岁青少年提供公益心理援助。下方图片里之印心即可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