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三||龙年话洛阳

一轮明月皎洁如盘 2024-11-13 03:09:29

龙年话洛阳

文 /郭有三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是最为神秘的一种动物。它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贯穿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在洛阳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与龙有着不解之缘。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被称为“华夏第一龙”的绿松石龙形器,跟随它的脚步,一起去探寻洛阳与龙的故事。

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不仅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最重要、最精美、最独特的文物之一,还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国宝”,被誉为“华夏第一龙”。它由约2000多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2—9毫米、厚度仅1毫米。龙身略呈波状,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绿松石和白玉组成鼻眼,龙尾蜷曲。这件绿松石龙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有学者认为,它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这一出土于“最早的中国”“华夏第一王都”的碧龙,才是真正的中国龙。

洛阳的龙马负图寺,位于孟津县黄河南岸的雷河村。伏羲在洛阳观察"龙马负图",创立了阴阳八卦;大禹治水时在洛河观察"洛书",受到启发最终成功治水。“河图洛书”作为中国儒家经典之来源,蕴含着中国哲学最古老的原创思想和东方人高度的智慧,并由此生发出许多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周代确立以“敬天”“明德”为基本内容的政治教化思想、以宗法为根本的国家政治制度、以礼乐为核心的社会规范等,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国家运行机制,影响了中国以后数千年。这些传说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赋予了洛阳神秘的龙文化底蕴。

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期,迄今有1500多年历史。2000年11月30日,龙门石窟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河南洛阳的香山、龙门山在伊河两岸相对而立,远远望去就像天然的门阙一样。自春秋战国开始,这里就有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建都洛阳,因宫城的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将其命名为龙门。北魏时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唐代的潜溪寺、 万佛洞、看经寺、奉先寺等都是代表性的洞窟。奉先寺大卢舍那佛像龛的群像雕造,气势雄伟,精雕细琢, 表现了古代艺术大师的卓绝技艺。

我国古代民间有一个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很早以前,龙门还没有开凿,伊水流到这里便被龙门山挡住,在山南积聚出一个大湖。这时黄河中生有一群鲤鱼,它们听说龙门山的另一面风景非常美丽,就想去看一看,于是便沿着黄河支流洛河游进伊水,但游到龙门山前却被挡住了。鲤鱼们便商议跳过龙门山,其中一条大红鲤鱼特别勇敢,自告奋勇第一个跳。它使出全身力气纵身一跃,飞到半空中,置身于空中的云雨之间;它奋力前移,途中还被天火烧了尾巴;它历尽艰难,最终越过了龙门山,落在了山南的湖中。一落入湖中,这条大红鲤鱼便化为一条龙。它的伙伴们看到这个情形都吓坏了,不敢再去跳。这时龙飞到空中,对它的伙伴们说:“你们也跳过来呀!这样就可以成为会飞的龙了,再也不会被水所困。”于是,剩下的鲤鱼们便努力学着大红鲤鱼的样子,试图跳过龙门山;但结果只有极少数能跳过龙门山变成龙,其余多数都在半空摔下去,额头上还落了一个黑疤,这疤现在还能在鲤鱼头上看到。后来人们便用“跳龙门”比喻进士及第和金榜题名,暗指其绝高的难度和对考中学子的刮目相看。

龙的形象从朴拙到规范,不断融合、创新而日臻成熟,体现着先民们的审美情趣。它从天界降临人间,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世俗化的吉祥瑞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龙被统治阶级垄断成为皇权的象征,又被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作为图腾,引领我们不断前进。

龙腾盛世、鲤鱼跃龙门等词语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着在龙年,我们将迎来一个繁荣、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龙,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吉祥、开拓未来的美好憧憬,更凝聚着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作为龙的传人,让我们在龙图腾文化的凝聚下,弘扬历史文化和龙马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砥砺前行。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洛阳人民必将龙文化继续发展,成为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标志,激励我们自强不息,为建设美丽洛阳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

郭有三,笔名安乐书生,农行洛阳分行工作,现居住于洛龙区安乐镇洛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是一个有一定金融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工作者。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于客户营销、信贷管理工作,撰写的《信贷资产良性循环的实践与探索》一文,在河南省农行交流学习,关于信用卡、零售业务、信贷方面的工作心得在农行总行发表,在市级媒体发表宣传报道作品多篇,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写作是利用闲暇时光为人们留下有意义的美好故事。

​​​​​

0 阅读:3

一轮明月皎洁如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