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便、止泻、健脾,白术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作用

慕梅评健康 2025-02-11 20:26:33

白术(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白术

在《神农本草经》中白术被描述为具有健脾胃、消除水肿、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的药用植物。白术的根茎,经晒干和研磨后,是制作中药的主要成分。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白术和苍术被明确区分,并在宋代进一步得到分类。

白术作为四君子汤的臣药,有补气健脾之功,但加工炮制之后功效有区别,今天给大家讲生白术通便、焦白术止泻、炒白术健脾的不同作用。

白术入药始于《神农本草经》。当时苍术和白术不分,统一为术。后来陶弘景将其分开,因其根干枝叶之形,又有如篆文的术字,根内为白色故名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白术因炮制方法不同,分为生白术、炒白术(土炒,麸炒)、焦白术。

以个大、体重、断面色黄白、有黄色放射性纹理、外皮细、香气浓、甜味强而辣味少者为佳。

白术味苦、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导致的胃脘疼痛,食少便溏,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等症。

用法用量:白术水煎服,一般用量6~15g,大剂量可用30g,白术可入丸、散、膏剂。

临床应用健脾燥湿利水时,宜用炒白术;

要补气健脾止泻时,宜用焦白术;

脾虚便秘时,宜大剂量用生白术30g。

注意事项:白术性温偏燥,内热盛、阴虚津亏者慎用。

0 阅读:29
慕梅评健康

慕梅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