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生活里,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空气闷闷的,呼吸不太顺畅。就像我有个朋友,住在南方的一个小城里,那里气候比较湿热。她跟我说,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感觉卧室里像个小蒸笼,空气都是黏糊糊的,翻来覆去都睡不好。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扰,尤其是在一些气候比较特殊的地区,像南方的梅雨季节,或者北方的冬天室内有暖气的时候,室内的空气环境就变得很糟糕。
这时候啊,绿植就成了很多人的希望。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芦荟这种绿植。芦荟可不光是能治烫伤、放在脸上敷着好用的东西,在卧室养它还有很多好处呢。
芦荟是一种很神奇的植物。它特别耐旱,不需要经常浇水。一般来说,一周浇一次水就差不多了,要是浇水太勤,反而容易烂根。比如说在北方那种比较干燥的地区,一个月浇两次水可能都足够了。它的生长速度不算快,大概一个月能长几厘米的样子。芦荟喜欢温暖的环境,温度在20到30摄氏度之间它长得最好。如果温度低于10摄氏度,它就可能进入休眠状态了。
在卧室里养芦荟,有个很有趣的说法,就是芦荟夜间能供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植物不都是白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吗?其实芦荟有点特别。它在夜间的呼吸作用比较微弱,而且还能进行少量的光合作用,所以会释放出少量的氧气。虽然这个量不像白天那么多,但对于小小的卧室空间来说,也是有一定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的。
咱们再说说芦荟的控水控温小窍门。就像前面说的,芦荟耐旱,控水方面只要遵循“宁干勿湿”的原则就好。控温的话,在冬天,如果室内没有暖气,温度比较低,可以把芦荟放在朝南的窗台附近,那里能接收到更多的阳光,温度也会相对高一些。在夏天,要是温度太高,超过35摄氏度了,就得给芦荟适当遮阴,避免它被晒伤。
说到绿植,其实有不少品种都有各自的特点。像文竹,它长得文雅纤细,但是特别娇弱,需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且对光照要求比较高,不能晒太久。还有龟背竹,它的叶子很有特色,像龟背一样,但是它比较占空间,而且喜欢湿润的环境,需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再比如说虎皮兰,它的叶子笔直向上,很适合放在客厅或者书房,它也很耐旱,一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和芦荟比起来,虎皮兰虽然也耐旱,但是芦荟在夜间供氧方面可能更有优势。还有绿萝,它是那种垂吊的植物,看着很清新,但是它对水分要求比较高,不能太干,而且在温度低的时候容易黄叶。和芦荟相比,芦荟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
我有个网友,他住在重庆,那里夏天特别热,湿度还大。他在卧室里养了几盆芦荟,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抱多大希望。但是养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晚上睡觉的时候空气好像没那么闷了。他就坚持养着,大概过了三个月吧,他跟我说,现在他每天晚上睡觉都感觉很舒服,而且芦荟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长得也很好。他还会偶尔把芦荟剪下来一小段,插在另一个花盆里繁殖新的芦荟。
在居家场景里,芦荟可以放在卧室的窗台边,既能装饰房间,又能起到改善空气的作用。在办公室里,也可以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累了的时候看一眼,心情都会变好。在咖啡厅这种比较休闲的地方,如果放几盆芦荟,也会给整个空间增添一份自然的生机。
芦荟的生命力很顽强,对土壤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普通的园土就可以让它生长。但是为了让它长得更好,可以在土壤里加一些腐叶土或者珍珠岩,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在养护芦荟的过程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光照。芦荟喜欢充足的阳光,但是不能暴晒。特别是在夏天,中午的阳光特别强烈,得给芦荟遮阴。如果光照不足,芦荟的叶子就会变得发黄,生长也会变得缓慢。
再看看芦荟和其他绿植在美观性上的对比。比如说吊兰,它的叶子细长细长的,垂下来很好看,但是芦荟的叶片厚实饱满,有一种独特的质感。又比如说君子兰,它的花朵很漂亮,但是芦荟整株植物看起来更敦实,有一种质朴的美感。
芦荟在卧室里养,除了能改善空气,还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它的叶片形状独特,边缘还有小锯齿,看起来很有特色。如果把芦荟养得胖胖的,那放在卧室里就像一个小绿胖子,特别可爱。
在养芦荟的时候,还得注意病虫害的防治。芦荟比较容易得叶斑病,如果发现叶子上有斑点,要及时把有斑点的叶子剪掉,然后喷一些多菌灵溶液。还有可能会有蚜虫侵害芦荟,这时候可以用棉签蘸着酒精把蚜虫擦掉。
芦荟这种绿植,在不同的地域和环境下都能生长得很好。不管是在南方潮湿的地区,还是在北方干燥的地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养护方法,它都能成为家居或者办公环境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关于芦荟在卧室里的养护和作用,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比如说,不同品种的芦荟在夜间供氧量上会不会有差异呢?大家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芦荟养护经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