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陈赓获授开国大将,他在功德林感叹:若无意外,我也会是大将

花开半夏千古 2024-12-22 10:30:42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好坏。关于这一点,在很多历史人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1955年新中国举行了第一次大授衔仪式,陈赓将军凭借赫赫功勋也被授予了大将军衔,然而作为昔日的同窗、战友,韩浚此时却已身陷囹圄。

而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他,听闻陈赓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后,亦是不无感慨的说到:“要是没发生意外,我如今也应该是大将!”

韩浚的这句话,从他的个人经历上来看,倒也颇有几分道理。只是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

韩浚是湖北黄冈人,1894年出生。

早年他便投身于民主革命之中,30岁的时候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也成为了黄埔军校建校后培养的第一批军事人才。

也是在黄埔学习期间,他认识了日后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并结为好友。两人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还曾一起前往苏联学习军事知识,并共同参加了北伐战争。

组织上也特别看重他们两人,两人在北伐部队里都很受重用。北伐结束的时候,韩浚已经担任了张发奎部队的警卫团参谋长,而该团的团长为卢德铭,指导员为辛焕文。

卢德铭后来担任过秋收起义总指挥,是毛主席的好搭档,但不幸在战斗中牺牲。

正是因为该团的团长和参谋长都心向革命,所以当南昌准备起义的消息传来后,他们带领警卫团决定前往南昌。不料在前往南昌途中,张发奎的两个团包围了他们,导致他们无法按时抵达,错失了参加起义的机会。

卢德铭与韩浚只好率部转战到江西修水一带,改编为工农红军第1军第1师。随后两人前往武汉联系组织,准备参加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没想到在这一过程中,韩浚意外被敌人逮捕,自此他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在被关押两个月后韩浚被保释,等他再到武汉时组织早已经转移。与他不同是的卢德铭则回到了部队,参加了毛主席的秋收起义。

而后的韩浚几经波折,辗转来到广东,在陈铭枢手下工作。不过蒋介石却电告陈要求羁押韩浚,好在陈铭枢颇有同情心并没有执行,但韩浚也不得不离开了广东,来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也当起了“黄埔革命同学会”的组织部长。不过中原大战后蒋介石获胜,也让黄埔军校的反蒋活动解散。

1931年,为了“围剿”红军,蒋介石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已经穷困潦倒的韩浚面对校长的招抚欣然应诺。

此后韩浚参加了多次“围剿”红军军事行动,并整肃了麾下军纪较差的国民党所部,抗日之中也有湘西会战等战例。

1944年,韩浚已经升任73军军长。抗战胜利后,73军更是猎装了美式武器,是妥妥地嫡系部队。

全面内战打响后,73军被调往济南。1947 年,莱芜战役打响,韩浚率部同解放军作战,结果战败被俘,先是在后方的解放军官教导团学习,后被送进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进入功德林后,与很多国民党将领的不积极改造不同,韩浚每日积极反省,努力学习,表现是比较突出的。

而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中,这些国民党军官对于国家、国际大事也很是关系。

当1955 年新中国大授衔的消息传来后,他和其他一众战犯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这份复杂的情感,不只是成王败寇的挫败感,也有着

对当初选择的后悔。

而当他得知陈赓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后,他也终于抑制不住感情,说了一句:“要不是曾经那场变故,我如今也应该能成为大将。”

是啊如果没有那场变故,没有参加国民党,和陈赓一样信念坚定,他的资历地位在,想必获得大将军衔也未尝不可。

但历史没有如果,人能顺应历史,也更能在历史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作用。而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也是擅长在历史大趋势中寻找机会,通过积极的作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再加上一些我们称之为运气的因素(更多的其实是他们基于自身学识,对未来的判定),最终成为了屹立潮头的大人物。

韩浚显然缺乏这个运气,缺乏对革命信仰的笃定。而这样的决策背后也只能接受其所带来的代价。好在由于他在功德林积极改造,表现颇佳,1962年他便被特赦。

而离开功德林后,他回归平凡生活,政府也考虑到他的意愿,给他安排了湖北省政协文史专员的工作。之后,他还当选了政协委员、常委等职务。

1989 年,95岁的他病逝。

0 阅读:959
花开半夏千古

花开半夏千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