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着盼着,冬去春来,时光来到了2025年。无疑,今年是充满希望的增收大年。除了退休人员钱袋子能鼓起来之外,在职工资也紧跟步伐,一系列政策举措正为居民的钱袋子“添砖加瓦”。
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费能力。
惜字如金,却慷慨激昂,这一次的定调明显是下了决心的。这几年,在职人员反而不如退休人员好过,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消费主力也从年轻人变成了退休人员。
这个时候出台政策,无疑是积极的,可期待的,令人翘首以盼的。具体该怎么解读?国家有政策,企业不执行咋办?

01,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发布企业指导线
有网友直接建议,应该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6000元。这倒是一个愿望,但是,很难统一执行。
今年以来,四川、山西、贵州、内蒙古等地已宣布提升当地最低工资,福建、广东等地也表示将提高最低工资。
这意味着那些领着最低工资标准的人直接受益,与企业无关,有政策的话,只能上涨。否则就是违法,因为这是强制执行。
而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是一个“风向标”,不具备任何强制性,但为企业拟定职工工资待遇提供了重要参照,尤其是对国企单位,是管理工资总额的有效手段。

02,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也是此次国务院定调的重点。
财产性收入涵盖利息收入、租金收入、专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当前,在存款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咱们想通过银行存款增值保值是不太可能了,五年利率也不到2%,低的可怕。
所以,重中之重是提振股市,激发股市的赚钱效应,让居民能够通过炒股、基金、银行理财等途径赚取更多财产性收益。
不过在这里提醒大家,投资须谨慎。同样是理财,有的人能赚,有的人亏的不行,建议投资之前先学习理财知识,并且用少量闲置资金来适当投资。

03,居民增收提升后,才能刺激消费,加强经济良性循环
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更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收入增加了,居民消费就更有底气,能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有消费了,各行各业才能繁荣起来,大家赚到了钱,自然会再次提高消费水平,所以,这种良性循环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反之,所有人捂紧钱包不消费,各行各业萧条甚至关门,老百姓赚钱十分困难,导致消费降级,进而更加影响市场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2025年,在国务院的有力定调下,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退休人员,都将切实感受到增收带来的实惠。
再说我本人,一直在消费之中。无论是网络还是现实,也给家里置办了不少大件,给自己春天衣服置办上,献出自己消费的微薄之力。
希望今年是真正迎来居民增收的大年,大家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欢迎留言讨论。
用户17xxx81
一笑而过
朋友的朋友
发工资了,到手不变,但公司确实给加钱了,加哪里了呢?加社保里啦[笑着哭]
ab6742 回复 02-17 17:17
那不是更好?
用户17xxx88
好多企业按当地最低缴费基数交社保和住房,未按工资全额为基数,更有大型企业大量用小时工,派遣工,两三月换一批,不用交社保和住房!!!为什么不跟个税一样,以工资全额为基数??
一米阳光
先把央企国企劳务派遣取消,全变回职工再说吧[呲牙笑]
(_少欺负ωǒ
3000
丽日蓝天白云
降物价,起码不让物价上涨,否则升工资也是数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