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佳节,吴月娘上坟回家之后,兴致勃勃地对留守家中的孙雪娥描述起今日的奇遇。自己一行误入永福寺,邂逅了从前家中的丫鬟,现在的守备府中的小奶奶——庞春梅。
其得意傲娇之色溢于言表,不过让我们读者看来却唏嘘不已。吴月娘说完,就该轮到孙雪娥说了。
孙雪娥也把她今天的奇遇,诉说一遍。“今日娘不在,我和大姐在门首看见来旺儿。原来又在这里学会了银匠,挑着担儿卖金银生活花翠。俺们就不认得他了,买了他几枝花翠。他问娘来,我说往坟上烧纸去了。”
众人正说话之间,奶子如意进来禀知月娘,孝哥儿回家之后,昏睡不醒,口中直出冷气,身上却烫烧火热。
吴月娘听了,责骂奶子如意照顾不周,更是把责任归到在永福寺中,奶子如意不听她的劝阻,一意“抱了(孝哥)往那死鬼(此处指潘金莲)坟上唬了他来了!”
那位不知名的绣像本的评点者,有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金莲未尝伤及月娘,月娘何绝之深?”
的确,看起来金莲似乎未尝伤及月娘,当然”未尝“这两个字说得未免有些绝对。其实就在西门庆死前不久,也就是在小说的第76回“孟玉楼解愠吴月娘 西门庆斥诉温葵轩”,潘金莲和吴月娘之间,就曾剑拔弩张地爆发过一次激烈的冲突。
但翻遍全书,在《金瓶梅词话》的绝大部分篇章当中,五娘潘金莲和大娘吴月娘基本上还是能够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毕竟吴月娘正妻”大娘“的身份摆在那,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五娘潘金莲苦心孤诣谋求上位,心怀“彼可取而代之”的这种“狼子野心。
所以,一言以蔽之,潘金莲和吴月娘之间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利害关系。那么吴月娘对潘金莲的这种莫名的刻骨怨毒究竟从何而来。田晓菲在其《秋水堂论金瓶梅》有过分析,有心的读者可以找来看看。
简而言之,潘金莲和吴月娘是不同的两类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吴月娘论貌、论才,论智商、论情商,都在潘金莲之下,其不待见潘金莲也是必然的,加上一点可怜的自大,走到反面就是自卑心理的作祟,表现出来就是“何绝之深”了。
因为有李瓶儿的小孩官哥儿的前车之鉴,现在孝哥儿又出现了这种类似的症状,也难怪吴月娘会如临大敌,惊慌失措。
急忙叫小厮来安连夜请来刘婆子,好在刘婆子来了看后,说并无大碍,只是着了些惊寒,撞见祟祸了。孝哥儿吃了刘婆子的药,到了半夜发了些冷汗,身上才凉了。吴月娘给了刘婆子三钱银子的出诊费,叮嘱她明日还来看看。
孝哥儿这么一闹,孤儿寡母的一家子开门阖户,整乱了半夜,总算把这个清明佳节度过了。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