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疼爱林黛玉,为何全书里只和林黛玉有过一次对话?

大白话曹雪芹 2025-01-23 12:40:42

· 读红楼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除了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那一次,贾母与林黛玉之间有过对话。除此之外,直到八十回末,贾母和林黛玉之间再无直接的对话。

· 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 在这一回,贾母和黛玉进行了几次对话交流,把黛玉的情况掌握全面,把黛玉安顿好,让她认识了贾宅的重要人员。此后贾母便与黛玉再无直接对话了。要知道,在所有表达爱的方式中,语言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毕竟人都是社会性动物,要交流才能促进感情。就像林黛玉和贾宝玉一样,就是在日复一日的交流和对话里,俩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那么对于贾母和林黛玉的相处模式,作者为什么将她俩之间的语言交流给省略了呢?我想这可能就是源于黛玉和贾母的矛盾和相似之处吧,因为太矛盾了,所以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又因为像了,所以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 第一,林黛玉和贾母在思想上是不能沟通的。

·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黛玉是仙界里最典型的代表人物,而贾母是凡世里的代表人物,两界是不能沟通的。我们发现,在大观园的众女儿里,林黛玉是最特殊的一个存在,她的模样、妆容、甚至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凡界里的女儿谁都模仿不了她。

· 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所有女孩儿里,只有林黛的穿衣打扮没有具体写过,作者从没有写过黛玉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品,就连她的眉眼,作者描写出来的样子都是很抽象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 眉尖若蹙,有如一缕轻烟,两眼含情,略带喜悦而又略带幽怨。这样超凡脱俗的样子,想必凡人很难模。这样仙子一般的气质,任何衣服和妆容可能都很难和黛玉般配。所以作者不写她的服饰和妆容想必也是不想把黛玉超凡脱俗的气质弄俗气了。

· 黛玉的脱俗不仅仅是样貌和气质,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性格。黛玉的“刀子嘴”和“小性”还有各种做事的与众不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其实正是她仙子的思维和凡人不相合的碰撞。黛玉对俗世的不屑以及俗世对她的不包容,在日常的碰撞中都显得那样格格不入,而贾母却是大观园俗世的最顶级代表人物。

· 贾母是封建礼教最顶级的维护人,也是贾府规则的顶级维护者,她与黛玉在思想上是有非常大的不相合的地方的。然而她又很疼爱林黛玉,是黛玉唯一的依靠,也是掌管黛玉后半生命运的人。所以她对黛玉既有真情又有真爱,但她们之间又有如此之大的沟壑,想必语言是跨越不了这个鸿沟的。

· 第二,林黛玉和贾母在语言上是不能互相交流的。

·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林黛玉是从来不劝贾宝玉走经济仕途的。但是除了林黛玉,贾府里还有一个人从来不劝贾宝玉走做官这条路,那个人就是贾母。

· 林黛玉不劝贾宝玉走这条路,是因为黛玉的思维根本不在俗世里,贾宝玉是民是官,是贫是富根本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她所在乎的,就是她和贾宝玉之间最纯最真的那一份情,那一份不食人间烟火,不为俗世所玷污的爱情。至于俗世里那些所谓的“富贵显达”、“光耀门楣”,这些对她来说都无所谓。

· 这一点也是她和贾宝玉之间最相似最默契的地方。贾宝玉为这个怼过袭人、怼过史湘云也怼过薛宝钗。这些她都曾爱慕的姑娘们,但凡思想上和他不在一个频道,他就不会容忍。所以贾宝玉自始至终都觉得,林黛玉才是他的知己,是他精神世界的伴侣。因此他才会对众人说:

·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是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 贾母这一点和黛玉是非常像的,她也从来不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这条路,为此还和贾政之间闹了很大的矛盾。贾政为贾宝玉不成器暴打了他一顿,在贾母面前给出的理由是“为了教训好儿子光宗耀祖”,但贾母根本不吃这一套,这个理由对于贾母来说根本不管用。因为贾母自始至终对贾宝玉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 贾母不要求贾宝玉读书做官倒不是因为林黛玉的“仙界思维”,而是通过她多年的人生总结出来的经验。贾母出身于四大家族最辉煌的时代,到现在已经四世同堂了,亲眼目睹了朝堂之上无数变故,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

· 如今四王八公集团江河日下,四大家族的日子都是一天不如一天。山雨欲来风满楼,贾母岂能没有觉察?在新老皇权交接这样一个微妙的时刻,作为老牌势力的贾府,怎么可能在新的皇权更替交界的时候,代替那些新晋势力呢?就算老皇帝对贾家还有情谊,新皇帝也是不愿意这些绊脚石再继续壮大的。

· 所以有时候,大势已去之时,像贾政这样一味的执迷不悟也并不见的是好事。事物的新老更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没有任何的人和事是一直辉煌的,就像秦可卿临终前劝告王熙凤一样,“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大势已去的时候,只一味地想扭转乾坤,也只能徒劳。

· 贾母正是看懂了这种规律,所以安心的享乐,不希望贾家在这种时候还有出头的人,以免招致祸乱。所以宝钗和湘云这种没有任何人生经历,只是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把社会生活教条化、简单化的人,只是人云亦云,拿这种大道理来教育宝玉,不但贾宝玉反感,连贾母也是根本看不上的。

· 但是贾母和黛玉这点相似之处又不能明说,这种与世道“叛逆”的事情,在语言上是根本沟通不了的,也是根本不可能互相交流的。所以黛玉和贾母之间语言少也是必然的。但是就算她俩之间不沟通不交流,也阻挡不了贾母对黛玉的疼爱,也不会疏远黛玉对贾母的依赖和敬重。

0 阅读:0
大白话曹雪芹

大白话曹雪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