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做对了1件事

谢安迪说情感 2025-02-11 08:37:18

我读过很多人物传记,发现每一个成功的人,无一不是特别注重情绪管理的人。

就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厉害的人看待问题从不被表象迷惑,而是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你可能听别人说过失去理智的人智商为零。

是的,一个人要想拥有真正的智慧,就要学会控制情绪,因为智慧只藏在平静的心里。

记得南怀瑾先生就说过,有大智慧的人,都特别注意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南怀瑾先生说:“有一个办法很简单,你做到的话,包你有用处。当你要发脾气的时候,你赶快做个气功,把嘴巴一张,先吐一口气,再用鼻子吸一口气,咽下去,再说要不要发脾气。……那真有气耶!人生气时,硬是有一口气,不是假的。”

南怀瑾先生这句关于处理脾气的话,你觉得是不是很简单?

其实当你生气时,是不那么容易做到的,不过多试几次,你就能学到这个实用的办法:你想发脾气时,先张嘴吐气,再用鼻子吸气咽下去,然后再想想要不要发火。

只要你真的尝试这样做了,慢慢地你就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然还有自制力。

我最近看到一个视频,某公司高管在会议上暴怒砸桌子,结果导致几个骨干员工离职。

这位高管事后懊悔不已,说那一瞬间他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假如他当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哪怕先做个“咽气”的动作,也许就不会酿成如此后果。

为什么南怀瑾说这是个很简单的办法?

因为人在发怒时确实是有一股气在往上冲,人们常说的“怒气伤肝”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把这口气吐出来再吸回去,就像给沸腾的开水浇了一瓢冷水,能立刻让心平气和下来。

这个方法背后,其实有几层意思。

第一层是认知智慧。

当你意识到自己要发脾气时,这份觉察本身就是智慧的体现。

很多人发脾气时就像着了魔似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能意识到“我现在要发脾气了”,这已经是修养的开始。

第二层是控制智慧。

通过调节呼吸来平复情绪,这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个人再有才华、再有本事,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么这些优点都会被脾气给毁掉。

知道调节呼吸的人,就掌握了控制情绪的钥匙。

第三层是反思智慧。

当你平静下来后再想想值不值得发火,这就是一种理性思考。

很多事情过后回想,根本不值得发那么大火,但当时就是控制不住。

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再说要不要发脾气”,这句话特别有智慧。

我认识一位小公司的老板,他性格暴躁,动不动就对几个员工发火。

后来他不知道从哪里学到了控制脾气的办法,每次想发火时就先深呼吸几次。

慢慢地,他不仅脾气变好了,跟员工、包括家人的关系也好了很多。可见管理好了情绪,就等于管理好了人生。

这也让我想起佛教讲的“一念之差”。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大的成就,往往就是栽在了控制不住情绪上。

一个小小的呼吸法门,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

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是靠压制情绪,而是懂得用方法来疏导和化解。

南怀瑾先生教的这个方法,正是一个化解情绪的妙法。

0 阅读:9
谢安迪说情感

谢安迪说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