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开发文,敦促泽连斯基尽快采取行动以配合美俄谈判。他写下一句话,“这场战争对欧洲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我们有一片美丽的海洋作为分界线。”
毫无疑问,存在80余年的跨大西洋联盟正走向破裂,大西洋变成了美国摆脱欧洲纷扰的屏障。
乌克兰的结局决定着欧洲的命运,谈判的权力却不在欧洲手中。在美俄谈判前后,法国总统马克龙连开两次紧急会议,邀请欧洲多国领导人商讨对策,但都无功而返。“慕尼黑阴谋”的乌云似乎正再次笼罩欧洲,而这一切在一周前的慕安会上就已拉开序幕。
慕安会召开前,有消息人士称美国将提出“俄乌和平计划”。出人意料的是,传言中的计划没有出现,欧洲得到的只有冷嘲热讽,以及背弃。
“我最担心的并非俄罗斯或中国这样的外部力量,而是来自欧洲内部的威胁。”美国副总统万斯14日登上会场舞台,他意气风发地指点道,“欧洲自身正在背离一些最重要、最根本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正是美国与欧洲的共同根基。”
万斯演讲全篇回避俄乌战争、美欧安全合作等外界预想的议题,转而抨击欧洲在移民、言论自由和政治正确等方面的内部问题,并暗暗为即将参加大选的德国极右翼政党站台。这种不留情面、带有上位者口吻的“说教”无疑是让跨大西洋联盟陷入动荡。
欧洲多国政要震惊于这通点名批评。从欧洲角度来看,美欧裂痕日渐扩大确为不争的事实,但万斯直接将分歧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这是欧洲所无法容忍的。
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上台后,当场作废原来准备的演讲稿,反击称万斯的演讲“不可接受”。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直言不讳道,万斯的演讲“试图挑起与欧洲的争端”。
双方的当面互呛预示着美欧之间信任的削弱。这种分歧在俄乌战争的谈判问题上尤为明显——美国只允许欧洲坐在谈判的“小孩桌”。
15日,特朗普的俄乌问题特使基思·凯洛格在慕安会上被问及欧洲是否会直接参与谈判,他否定称:“我信奉现实主义,我认为这不会发生。”13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后暗讽所谓“价值观”的虚无缥缈,“我们可以畅谈价值观,价值观很重要,但你无法用枪打价值观。只有硬实力才是无可替代的。”
两人表态一目了然,欧洲不具备硬实力为自己博得谈判中的一席之地。
欧洲不想要硬实力吗?并非,只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0世纪50年代,欧洲曾提出过建立防务共同体的想法,但都不了了之。欧洲老牌强国因二战元气大伤,高国防开支和高福利政策相互掣肘,将防务问题交给美国成为最简单的解决方案。
比利时国防部长西奥·弗兰肯表示,欧洲大部分关键防御系统都来自美国。此外,欧洲军队80年来的组建和训练都是依靠美国的支持,而取代这种支持需要时间和数十亿欧元。
欧洲本不用担忧这些设想,但随着特朗普的重返,一切都变了。
有北约官员表示,北约已经在着手调整防务计划,减少从美国获得的军事资产,将负担转移给欧洲。尽管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驻欧美军人数增加25%,但赫格塞斯认为,“由于美国必须直面全球范围内的众多威胁”,未来驻欧兵力很难保障。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向欧洲盟友发出如此明确的信息:现在是投资的时候了,因为你不能假设美国的存在会永远持续下去。”赫格塞斯14日在华沙与波兰防长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道,他夸赞提高国防开支的波兰为“模范盟友”。
如果美国真的撤军呢?欧洲安全由谁保障?“赫格塞斯的言论让人深感不安,”伦敦皇家联合服务智库高级研究员杰克·沃特林称,“但如果这能迫使欧洲团结起来——那么这可能是我们所需要的一记重拳。”
17日晚,在美俄会谈前夕,马克龙在巴黎召开紧急会议,邀请德国、英国、波兰、荷兰、丹麦、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领导人,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重点商讨乌克兰局势和欧洲防务等议题。
会前,法国外交部长让-诺埃尔·巴洛表示,“团结之风正吹遍欧洲。”遗憾的是,欧洲领导人在战略模式和具体方案方面各有打算,尤其是就战后向乌克兰派兵一事发生分歧。
马克龙一直强调“欧洲战略自主”,主张欧洲不能再单纯依赖美国,应在防务层面走向独立。会议期间,他提议欧洲派遣一支“维和部队”,驻扎在未来的俄乌停火线附近。
英国首相斯塔默虽同意派兵,但仍希望推动美欧合作以继续支持乌克兰。他会前发表文章警醒道:“我们正面临欧洲大陆集体安全史上百年不遇的时刻,这不仅关乎乌克兰的未来,也关乎整个欧洲的存亡......尽管欧洲国家必须加大力度,但美国的支持仍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美国才能阻止普京再次发动攻击。”
德国总理朔尔茨则不同意派兵,也不愿美欧关系彻底破裂。他在会后称,“现在进行这样的讨论为时过早,而且时机不对。”朔尔茨认为,欧洲和美国在安全责任上的划分不应该存在分歧。
波兰、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明确表示,不愿战后向乌克兰派兵。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认为,波兰与俄罗斯及其军事盟友白俄罗斯接壤,派兵可能会导致波兰陷入危险。
欧洲众多国家在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将建立共识的过程复杂化,在推动改变时更多是有心无力。但更紧迫的现实摆在眼前,在大国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欧洲必须在依赖美国与挣脱束缚之间做出选择。
“我真的相信,现在是时候建立一支欧洲武装部队了,”泽连斯基在万斯演讲次日登上慕安会舞台呼吁道,“说实话,在威胁到欧洲的问题上,我们现在不能排除美国可能会对欧洲说‘不’。”
被特朗普质疑无能、被普京质疑合法性,无法加入谈判的泽连斯基能依靠的只剩欧洲。问题是,赫格塞斯说的话虽残酷但不无道理,硬实力才是通行证。可乌克兰没有,欧洲也没有。
去年慕安会结束后,主办方在总结报告中写道,“跨大西洋联盟须免受孤立主义的影响,欧洲应立即采取行动,重新构想全球秩序,以及全面寻找一线希望。”事与愿违,这丝希望在今年慕安会结束后彻底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