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相信很多眼里掺不进沙子的小伙伴第一反应是义愤填膺:科技怎么这么不懂事?胆敢把我泱泱大中华不放在眼里?忘了2000多年前的一句名言吗: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头脑清醒、保持理智的小伙伴思索片刻会这样反驳:科技终究还不是人来驾驭的?虽然起步较西方晚了几百年,但凭借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传承而来勤奋、聪明的人文精神,当今我们国家的科技在很多领域都国际领先了,研制的国之重器一个接着一个……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追本溯源地理一理,“科技”和“中华古代文明”究竟是怎样的存在?题目中认为两种事物是“作对”关系,难道表明它们分属两极?
为何同属人类创造的名字,却各自走向自己的极点呢?这实际是一个“物质”和“意识”相互碰撞的哲学问题。
关于这个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哲学命题,古往今来诸多哲学流派都存在不同的意见,根据“物质”和“意识”孰轻孰重、孰叔孰伯的划分,哲学大体可分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大类,这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识。而我们熟知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唯物主义哲学,因为它的开篇即定了基调:物质决定意识,从根子上给“物质”压倒“意识”的优势性地位一锤定音。
且不论“物质”和“意识”谁与争锋这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谓之争,单从古往今来哲学家聚焦的这两点可知:这个世界由“物质”和“意识”全权负责应该是不存在争议的事情,这个世界看似花团锦簇、人情复杂,实际上就属于两大类:物质和意识。
何为物质?何为意识?哲学书、政治书上都给出了深奥难懂的解释,这里我想以众人熟知的东西做解释,相信大伙一目了然。
物质,哲学书上大致定义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的事物。比方说石头、墙壁这一类无生命、硬邦邦的东西,你怎么对它用心呵护、厉声呵斥,它都如木头一样不为所动,这就是物质,跟人半毛钱关系没有的东西。如果中华老祖宗了解了“物质”的含义,必然会对没有悟性、没有思想的它不屑一顾,将其与树木、石头混为一谈,再高点,顶多也是弓箭、长毛一类的作战利器了。
物质既然跟人半毛钱关系沾不上,那么意识就与人高度相关。古代帝王的臣子、现今领导的下属,都是意识在人世界的集中体现。帝王对臣子加官进爵,领导对下属升职加薪,都会收获臣子和下属的忠心和拥护;反之,边缘化臣子,给对手升职加薪,必然会遭遇臣子和下属的反目。意识的另一个代称便是:人心。
所以说“物质”和“意识”就是针锋相对的存在,一个完全依赖人的思想态度,一个劝诫人类一丁点儿都不要瞎掺和。如此不在一个频道,导致物质和意识这哥俩向来不和。
单从“物质”和“意识”代表的事物来看,很显然“意识”更胜一筹,试问:没有生命、没有思想的物质,如何能主宰诡计多端、不安分的人的大脑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中华文明自古就在薄“物”厚“心”的路上越走越远了,并将广大民众的“人心”之锁牢牢捏在了统治者手里。
但“意识”主宰“物质”的时代终究会终结,因为近代时期,对“人心”束缚力度远远不够的西方竟然开启了科学探索时代,并在众多实践物理学家的努力下,由力学之父牛顿总结提炼,提出了牛顿力学定律,强制推动西方进入了科技时代。
科技的力量毋庸置疑,在形式上实现了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上创造了比以往人类创造财富总和还要多的财富;与大自然的力量对比上,实现了人类由蝼蚁苟活的奴隶状态一跃翻身成为大自然主宰的巨大飞跃。而且有了科技之后,人类不再需要将全部时间耗在农田劳作养活自己,或者与人勾心斗角争抢资源,因为科技创造的财富足够多、效率还快。
但很遗憾的是,科技是“物质”,不是“意识”,与中华民族自古置于治国理政第一位的“人心”可谓一毛钱关系没有,因为藏在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举个例子,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只受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跟是不是君王掷的球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你李世民和乞丐掷的球,二者下落速度都满足自由落体速度定律;并不会因为李世民德行好、是明君,下落速度就温柔些,害怕将他砸到了;也不会因为司马昭窃取曹魏政权,德行差,球下落速度就急促些,目的是“代天行诛”,将司马昭砸死。
不仅如此,“人心”喜欢的“态度之别”、“君父之属”,对科技实实在在起着阻碍作用,换言之会与科技“作对”。典型的例子便是:你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科学和科技,必定如王阳明一样耗费七天七夜,却一无所获,反而还病倒了;只有像伽利略、开普勒一样的实践物理学家坚持用实践去检验真理,才能发现科学这个巨人般的存在。
这就是科技,一个不会看人脸色、用不着拜山头的纯物质的特别存在。
反观中华古代文明,因为自古就秉承着人多力量大、人多才可以“服狡虫、制禽兽”的群体生存原则,导致君主和君主专制应运而生。也正是因为将目光完全聚焦在了君主专制之上,导致“人心”这一与科技完全不合的“意识”提上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并以此构成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内核。
“人心”占据了中华古代文明的主体内核之后,“认祖归宗”、“认人做父”的思想氛围就很浓厚了。在中华古代文明的体系框架下,似乎只有跟定某个组织、认定一个君父才是个体该做的唯一的事,个体的行为也必须唯组织、君父的意志马首是瞻……
在这种唯“人心”论的人文认证体系下,科技这种无君无父、无父无母的自由派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不值得提倡的,并且在被敌人所用之后,还可以上纲上线批评一番:科技这是“认贼作父”。
所以说,眼中没有长辈、心中没有君父的科技真是处处与中华古代文明“作对”,最可恨的是,近代时期居然被我泱泱大中华所不齿的蕞尔西方所用,开启了光荣革命,助推西方一跃领先并且实力碾压天朝,反过来进攻天朝,科技真是“认贼作父”,不知廉耻。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科技“不看脸色、不拜山头”,是纯物质的存在,这与中华古代文明倡导的“君父”观念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导致表象上看起来科技与中华古代文明处处“作对”。
不是科技跟你作对,是你跟科技工作者作对。
科技不管主义。
汉之前的墨家,各种机关层出不穷。自从刘彻独尊儒术后…华夏大陆就再蜗牛前行了…
农工士商,商排末位。中国古代抑商相当严重,这是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当代中国商业中,小农思想仍然严重,表现为喜欢低价倾销,实为抑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科技会破坏财运[得瑟][得瑟][得瑟]
《考工记》还分析了与弹道有关的技术。它在《矢人篇》中说:“水之以辩其阴阳,以设其比,夹其比以设其羽,参分其羽,以设其刃,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这就是说,为了要使箭在飞行中保持稳定,采取了把箭上的羽毛按一定比例对称地安排,然后加上箭头,则在飞行中就不怕风的影响了。接着又说:“前弱则俛(俯),后弱则翔(仰),中弱则纡(纡絗旋转之意),中强则扬。”“羽丰则迟,羽杀则。”这说明了箭杆如果前轻后重,或前重后轻,都会影响飞行的高度;中间轻重配置不当,会影响飞行的稳定性;羽毛太多,则飞行速度慢。而羽毛太少,则箭容易落向旁侧,射不到目的物。
孔子是文科男,墨子是理科男。秦始皇杀光了墨家子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华民族没有理科了。没有理科,哪来的科技?!!!!!!!🤔🤔🤔🤔🤔🤔
胡言乱语,农耕文化不是科技,四大发明不是科技。自己不行不能总怪文明,公知的丑恶嘴脸让人心寒
谢谢你为清朝辩护 [笑着哭]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