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为礼部侍郎时,俸禄是多少?

客多文史啥 2025-03-17 05:42:34

从《曾国藩家书》中,深度讲解其为官之道。

曾国藩是一个清官,是不是他的收入很高?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曾国藩能成为清官,与他的收入并没有关系,尤其是他成为礼部侍郎后,有很多可以捞银子的机会,但他依旧靠自己的俸禄以及从钱庄借钱过日子。

曾国藩的俸禄到底是多少?难道不够养家糊口,需要借钱过日子吗?

曾国藩的俸禄,随着职位不断提升,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我们这里要讲的是,他成为礼部侍郎后的俸禄。

礼部侍郎是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官员,是朝廷大员,收入自然不少。

曾国藩成为礼部侍郎后,关于他的俸禄,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不过,我们可以从他的家书中,推测其俸禄的数量。

一、曾国藩家书中提到的收入问题。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一月初五日,曾国藩在给家中几位弟弟的家书中,提到了关于自己俸禄的事情。

我们先来看曾国藩家书中的原话:

余于十月初五起至十一止在围较射,十七出榜。四月共中百六十四人,余围内分中五十二人。向例武举人、武进士复试,如有弓力不符者,则原阅之王大臣每一名罚俸半年。今年以张字围不符者三名,王大臣各罚俸一年半。余围幸无不符之人,不然,则罚俸年半,去银近五百金,在京官已视为切肤之痛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我从十月初五起到十一日止,在考场较射,十七日出榜。四个考场一共考中一百六十四个人,我的考场内考中了五十二个人。按照惯例,武举人、武进士复试,如果有弓力不合格的,每有一人,那么原来检阅考试的大臣要被罚去半年的俸禄。今年只有张字考场有三个不合格的,五位大臣各罚去一年半的俸禄。我的考场幸好没有不合格的人,不然,就罚去半年的俸禄,将近五百两银子,对京官来说这已被认为是切肤之痛。

这是曾国藩被钦命为顺天武乡试较射大臣后,对武举考试的一些介绍,也把他的俸禄讲解清楚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半年的俸禄将近五百两银子,一年就是将近一千两银子。

按照当时的物价,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300至400元,我们由此可以推算,曾国藩的收入还是非常不错的,俸禄为30至40万之间。

那么,曾国藩为何还常常需要借高利贷过日子呢?主要原因是他除了租房、养家外,还必须给佣人们发放工资。

曾国藩作为二品大员,他的身边除了引路官、两名护卫为朝廷的正式官员,拿朝廷俸禄外,他需要雇轿夫、请管家、厨子、丫环等等。佣人的费用为曾国藩自己负责支出,朝廷没有任何支持,这是曾国藩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

二、曾国藩是否有敛财机会?

京官们的生活艰苦,但并不表示曾国藩没有敛财机会。

作为礼部侍郎,曾国藩有很多敛财机会,他除了可以从皇家的各种祭祀活动中捞到好处外,也可以利用管理教育的机会,从中接受他人的贿赂。

曾国藩为官有原则,就是绝不做一个贪官,因此,他除了自己的俸禄,绝不会贪污一分钱,也不会接受他人的任何贿赂。

其实,曾国藩不仅是一名朝廷大员,他还是当时的文章大家,书法高手,只要他愿意,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获得额外收入。

比如,曾国藩可以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拿到古玩店进行售卖,以获得银子。

清朝时期,有很多收藏者为了获得暴利,会大肆收购高级官员们的墨宝,以待价而沽。

曾国藩前途无量,他的墨宝在当时很受欢迎,比如他的弟子李鸿章,见恩师生活艰苦,就曾为其联系买主,希望恩师能把自己的书法作品放在古玩店售卖。

对于李鸿章的好意,曾国藩最终还是拒绝了,他深知一旦陷入这种敛财的泥沼,就会违背自己的为官之道。

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贪图不义之财。曾国藩正是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原则,才让他在宦海的起伏中,总能安然无恙的原因。

曾国藩的为官方法,在《曾国藩心学》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或者AI生成,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0 阅读:27
客多文史啥

客多文史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