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家书》中,深度讲解其为官之道。每日更新,欢迎关注!
一个人总是走霉运、总是不如意,一个家庭总是贫困、总是颓废,问题一定出在自己的身上,一定要引起警惕。
什么样的人,才能总是好运?什么样的,才能安宁幸福?
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的家书中,进行了详细讲解。
一、曾国藩与弟弟们的目标。咸丰元年(1851年)七月初八日,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提到一件事:如何确保家庭幸运?

我们先来看看曾国藩家书中的原话:
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此八字者,能尽一分,必有一分之庆;不尽一分,必有一分之殃。其或休咎相反,必其中有不诚,而所谓改过修德者,不足以质诸鬼神也。吾与诸弟勉之又勉,务求有为善之实,不使我家高曾祖父之积累自我兄弟而剥丧,此则余家之幸也。
这段话的意思: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只有“迁善改过”这四个字是靠得住的;一个普通家庭,只有“修德读书”这四个字是靠得住的。这八个字,能做到一分,就一定会有一分的好报;做不到一分,就一定会有一分的灾祸。如果有人得到的吉凶祸福与这相反,那一定是因为他在其中有不真诚的地方,而他所说的改过自新、修养德行,也不足以让鬼神信服。我与各位弟弟要勉励自己再勉励自己,务必要求实际地去行善,不让我们家高曾祖父积累下来的德行从我们兄弟这里丧失,这就是我们家的幸运了。
总之,在曾国藩看来,只要真诚去“迁善改过、修德读书”,就一定能取得成就,家庭也一定会兴旺发达。
曾国藩为何有深刻的体会?
二、这是曾国藩的经验总结。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礼、吏、兵、刑、工部的侍郎,成为历史上十分罕见的“五部侍郎”,权倾天下。
这段话,也是曾国藩对自己能获得朝廷重用的总结。

从曾国藩不断获得晋升的过程来看,他就是在不断践行“迁善改过、修德读书”这八个字。
曾国藩初入官场,也是意气风发,为人傲慢,做事没有耐心,后受阳明心学影响,也立志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
关于曾国藩受阳明心学影响的内容,在客多写的《曾国藩心学》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链接订阅。
在不断修炼中,曾国藩不仅变得谦逊,还十分勤奋,工作异常努力。清朝官场腐败,很多官员过着尸位素餐的日子,瞒上欺下,根本不把工作当成一回事。
曾国藩则不一样,他对朝廷自始至终都忠心耿耿,凡事都从朝廷的利益出发,最终得到道光皇帝的赏识,让他仅仅用了七年时间,就从翰林院一名从七品官员,做到礼部侍郎的位置上。
另外,曾国藩还通过不断修德、读书,让自己无论晋升到任何一个位置上,都能游刃有余地胜任。
很多官员晋升到一定职位后,不是无法获得晋升,就是因为在名利的诱惑下,走上迷途。
在曾国藩看来,这都是德行不够的原因。如果一个人的德行不够,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殃及家庭乃至整个家族。当一个人有了德行,同时因为读书而学识丰富时,他的前途就会无限光明。

咸丰皇帝继位后,朝中的很多大臣要么被贬职,要么被强致仕,而曾国藩不仅未受到任何影响,还不断得到重用,成为大清王朝屈指可数的“五部侍郎”。
曾国藩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都是因为他在以上这八个字上用功取得的成绩。为此,他才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传给弟弟们,既是为了勉励自己,同时也是希望弟弟们真心去践行,让整个家族能长期旺。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或者AI生成,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