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在所有癌症中位居第三,死亡病例数位居第二,分别占癌症发病和死亡总数的 10% 和 9.4%。

靶向药物的出现,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靶向药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疗效,能够更精准地打击肿瘤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下总结了 10 种结直肠癌靶向药的用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药物名称
药品信息
帕博利珠单抗
适应症:适用于单药治疗KRAS、NRAS和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直肠癌。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200mg/次,每3周一次,或400mg/次,每6周一次,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肝炎等。
注意事项:治疗前需进行基线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心肌酶等,治疗中定期随访。
替雷利珠单抗
适应症:既往经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200mg/次,每3周一次,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发热、甲状腺功能减退、体重增加、瘙痒、白细胞减少症、上呼吸道感染等。
注意事项:第一次输注时间应至少60分钟,如果耐受良好,则后续每一次输注时间应至少30分钟。
瑞戈非尼
适应症: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VEGF治疗、抗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160mg/次,每天一次,口服。
不良反应:手足皮肤反应、肝功能损伤(高胆红素血症、ALT升高、AST升高)和高血压。
注意事项:建议在低脂早餐(脂肪含量30%)后随水整片吞服,用药3周停药1周。
恩沃利单抗
适应症:适用于既往经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150mg/次,每3周一次,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发热等。
注意事项:注射速度不应快于0.05ml/秒,注射时间不应少于15秒。
斯鲁利单抗
适应症:适用于既往经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3mg/kg,每2周一次,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永久停药。
贝伐珠单抗
适应症: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5mg/kg,每2周一次,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皮肤反应、出血等。
注意事项: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终浓度1.4~16.5mg/ml,不能与右旋糖或葡萄糖溶液同时或混合给药。
呋喹替尼
适应症: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宜接受抗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5mg/次,每天一次,口服,连续服药3周,随后停药1周(每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
不良反应:胃肠道严重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穿孔、胃肠道瘘形成、腹腔脓肿等。
注意事项:与食物同服或空腹口服均可,需整片吞服,若漏服无需补服。
西妥昔单抗
适应症:RAS、BRAF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与FOLFOX或FOLFIRI方案联合用于一线治疗;与伊立替康联合用于经伊立替康治疗失败后的患者。
用法用量:初始剂量400mg/m²,之后每周250mg/m²,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皮肤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痤疮样皮疹。
注意事项:用药前需进行保湿和防晒皮肤护理,使用H1受体阻滞剂和糖皮质激素预处理。
伊匹木单抗
适应症: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3mg/kg,每3周一次,静脉输注,最多4次。
不良反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肠炎、肝炎、皮炎等。
注意事项:使用前需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用药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纳武利尤单抗
适应症:联合伊匹木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3mg/kg,每2周一次,静脉输注。
不良反应: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肺炎、结肠炎、肝炎等。
注意事项:用药前需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器官功能,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结直肠癌靶向药用法详情
口服靶向药服用要点
服药时间与频率
口服靶向药的服药时间和频率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瑞戈非尼为例,推荐在每天同一时间,于低脂早餐(早餐热量含量 30%)后用温水整片吞服。固定时间服药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保证药物在体内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如果服药时间不规律,血药浓度波动较大,可能影响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甚至导致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严格按照医嘱的时间和频率服药,如瑞戈非尼通常为每 28 天为一个周期,前 21 天服药,每天一次,能够确保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相对稳定,从而更好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剂量调整原则
口服靶向药的剂量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进展和不良反应等因素进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和身体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瑞戈非尼导致的 3 - 4 级手足综合征、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等,医生可能会考虑暂停用药或降低药物剂量。一般来说,首次出现不良反应时,可将剂量降低至 120mg/d;如果不良反应仍未缓解或再次出现,可能进一步降低至 80mg/d。若不良反应持续且严重,可能需要永久停药。
同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要根据肝肾功能的受损程度调整剂量,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剂量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静脉输注靶向药注意事项
输注流程与时长
静脉输注靶向药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循规范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在输注前,医护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有效期等,确保准确无误。
同时,要评估患者的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和穿刺工具,如中心静脉导管或外周静脉留置针等,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外渗的风险。
不同的静脉输注靶向药有不同的输注时长要求。
例如,贝伐单抗在初次给药时,静脉输注时间需持续 90 分钟;如果第一次输注耐受性良好,第二次输注时间可以缩短到 60 分钟;若对 60 分钟的输注也耐受性良好,随后进行的所有输注都可以在 30 分钟内完成。
西妥昔单抗首次给药时,滴注时间建议为 120 分钟,滴速不得超过 5mg/min,后续每周给药的滴注时间为 60 分钟,滴速不得超过 10mg/min。严格控制输注速度,是为了避免药物快速进入体内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过敏反应、低血压等,同时也有助于药物在体内的均匀分布和有效吸收。
输注过程监测
在静脉输注靶向药的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等进行密切监测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
例如,在使用贝伐单抗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高血压、蛋白尿、胃肠道穿孔、出血等不良反应;使用西妥昔单抗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以及痤疮样皮疹、输液反应等其他不良反应。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血压急剧升高、过敏反应等,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减慢输注速度、给予对症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严重过敏反应、胃肠道穿孔等,需要立即停止输注,并进行紧急救治,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而言,积极配合治疗至关重要。相信在医学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共同努力下,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