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招亲上联:白头翁牵牛耕熟地,书生巧对下联让女子以身相许

长风文 2025-02-19 04:39:06

"咚——"

随着铜锣声响,苏州城东门药铺前围观的百姓都屏住了呼吸。十七岁的沈晚晴一袭素色襦裙站在台阶上,乌发间别着银叶钗,在春日暖阳下泛着淡淡的光晕。

"今日小女子设下三副药联,若有哪位公子能在规定时间全部对出......"她声音清越如溪水击石,目光扫过门前众人,"自当履行先前约定,与君结为秦晋之好。"

一、悬壶世家的奇女子

沈记药铺门楣上悬着的铜葫芦在风中轻晃,这是沈老爷子行医四十载的见证。

”都是我耽误了你呀?“沈老爷子对女儿十分愧疚的说:"从下逼着你跟着我行医,如今我年纪大了,医馆没你照看还真不行,可这样一来却耽误你的婚事了,为父心中有愧呀!”

街坊们都知道,沈老爷子膝下无子,只有沈晚晴一位千金。老爷子为了能让沈家医术能传承下去,在女儿懂事起,就逼着她跟着自己行医。

这也使得沈晚晴五岁能辨百草,十岁随父出诊,《千金方》、《本草经》烂熟于心,成为了当地的女神医。去年春瘟肆虐,她连夜熬制"防风通圣散",救活城西十余户人家。

此刻她立在药柜前,纤指轻抚装着熟地黄的陶罐,檀木药柜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耳边听着父亲的唠叨,“没有合适的人,女儿宁愿不嫁人了,要一直侍奉在父亲的身边”。

二、巧用对联觅良人

“女大当嫁,不嫁人怎么行,要是能够寻到一个懂医理、知冷暖的良人就再好不过了!“

听到这里沈晚晴眼前一亮,计上心头。

”爹爹,我可以用对联来考核,我准备几个药材上联,如果能有人对上,那不就能说明对方既懂医理,又有才学!“

事到如今,沈老爷子听见沈晚晴的建议,觉得十分有道理,便同意对联招亲的方式,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第一联——"沈晚晴将洒金宣纸当众展开,上面用秀雅的小楷,书写着"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的上联。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蒲与桃皆是药材,葡萄虽非入药,却与前者谐音相扣。更妙在"草本木本"四字,暗合植物科属之别,这也太难了吧!

几个书生抓耳挠腮时,忽听人群后方传来清朗男声:"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众人回首望去,见一青衣书生执扇而立。有老者拍案叫绝:"梅桂皆木本,玫瑰亦是!这'春香秋香'既合花期,又暗喻四时流转!"

沈晚晴望向书生腰间悬着的青玉葫芦坠,那是医者常佩之物。

二、药香里的情愫

"第二联。"沈晚晴并没有多耽搁,点头示意书生下联不错的同时,指尖扫过药柜第三层说出了"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的上联。

此言一出,懂得医术之人便会心微笑。这三味药材组成的画面,恰似老农耕作——白头翁祛风湿,牵牛子利水肿,熟地黄补精血,暗喻医者当如勤恳农人。

那书生踱步至晒药架前,忽见红娘子(樗鸡)在竹匾上晒得艳红,脱口道:"红娘子相思配槟郎。"

人群爆发出喝彩。红娘子本是有毒之虫,需与槟榔配伍方显药效。更妙在"相思"双关,既指药材相思子,又诉衷肠。

沈晚晴颊边飞红,瞥见书生袖口沾着几粒决明子——那是明目安神的良药,看来此人确实是同道之人。

三、珠联璧合济苍生

"最后一联。"沈晚晴取来新收的金银花,花瓣在掌中宛如碎玉,"金银相携连翘首。"

这上联暗含金银花与连翘两味清热解毒的药材,更隐喻夫妻同心经营之意。

书生凝视着药柜最上层的珍珠母,那是镇惊安神的宝物,忽而笑道:"珍珠作伴合欢心。"

珍珠母需与合欢皮配伍治失眠,书生此对既合医理,又寓琴瑟和鸣,很好的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原来这书生姓萧,是隔壁镇的一个读书人,几年之前因缘际会之下,在路上碰见了行医济世的沈晚晴,从此便忘不了对方,为此这几年还特地在找了一处医馆当学徒,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帮到自己的心上人。

那天他在医馆听到沈晚晴对联招亲的消息,顾不上收拾就马不停蹄的往沈记药铺赶,并且凭借自己才学,连对三联获得了对方的青睐。

沈晚晴望着对方腰间晃动的青玉葫芦,想起父亲曾说:"良药要君臣佐使相配,良缘要心意相通相知。"心里下定了决心,就他了。

不久两人在众人的祝福下喜结连理,在这之后,常有百姓看见沈记药铺中沈娘子抓药时,她夫君总会在一旁轻声提醒:"这位阿婆气虚,当佐黄芪三钱。"

--END--

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155
长风文

长风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