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辈去世了,办完葬礼后,亲友坐在一起谈到这个长辈的过往。
在我们家族,这个长辈是个传奇人物,他十来岁就敢背个包当走街串巷的货郎,后来更是独自外出打工,做生意发了财。
“45岁之前,他是从来不着家的,整天都是在外面跟朋友喝酒,所以他朋友多,到处都有熟人,但在45岁之后,他就几乎天天在家不出门,到了临终前也没有朋友来看他……”
这是另一个长辈的感叹,大家都觉得出门在外朋友多了是本事,碰到场合很热闹,显得人多势众,如果一个人连朋友都没有,那算是顶没出息了。
而这个去世的长辈后来之所以不出门,别人说是因为大病所致,但我认为还有别的原因。
人到中年,为何朋友稀少?我自己的体会就是人到了一定岁数、有了一定经历后就“玩不动了”,江湖注定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年人天天在外面觥筹交错、泡夜场,画风也不对啊,而且身体也吃不消了。
朋友由少到多,再由多变少,这是一个彼此筛选的过程。大多数人到了中年后都是朋友稀少,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成本因素。
要知道,朋友关系的维护是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成本的,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生意。
另外,交朋友还会分散心思,消耗感情,所以某企业家都曾指出,做事业要尽量避免交朋友,特别是在创业时期,交朋友会分散精力,是不智之举。
所以人到中年朋友变少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和取舍,谁也无法兼顾很多人。
中年人往往凉薄?人性凉薄,感情淡漠,这是我小时候对很多成年人的印象,我曾厌恶和痛恨这类人,直到后来我也变成了这样。
其实并非是漠然对待曾经的朋友,而是身不由己,该走的人你想留也留不住,感情不是没有了,而是缘分尽了,只能看着一些朋友渐行渐远。
少年时期不会考虑“朋友会失散”的事,我以为在一起就会一辈子在一起,但后来我发现人是会变的,人还是那个人,“情”已经不一样了,过去的“记忆和情义”都停留在了光阴的长河中。
成年人的友情跟少年人的友情有明显的差异,前者必然会掺杂很多东西。
对此,我们必须客观看待才行,时移世易,谁也无法刻舟求剑。
中年分水岭:一个人什么样,都刻在了脸上!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在年轻的时候大家的相对差距没有那么大,彼此也会有一种“同类”的错觉,谁也不服气谁,都以为自己聪明有能力。
然后20岁过去,30岁过去,40岁过去,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基本就刻在了脸上了。
什么叫老于世故?就是一见面就能看出这个人是强是弱,是贫还是富。人生而平等,但现实中确实又可以分为三六九等。
所以,中年就像是分水岭,有钱有势的人身边不缺朋友,他们反而要避免交无所谓的朋友。而无钱无势的人就很难有朋友,不是他不想,而是别人会觉得他“用处不大”,自然就疏远了。
大家都很忙的,谁也不想装下去了,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如果不是一路人的话,终究是走不到一起快去。
“你看那雄狮,最终也是独自走向荒凉”偶然看到这句话,颇为感慨,谁说人不是存在于“动物世界”?
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成长,年幼时候是受大人的支配,长大后要跟同类争斗,为了利益,为了权力,为了男女情,最后爪牙松弛,牙也掉落了,就跟衰老的雄狮一样最终独自走向了荒凉之地。
人都有其兽性,在最为本质的层面,人和野兽的逻辑差相仿佛。
这个世界是舞台也像是斗兽场,中年之后,人就越来越边缘化了,不得不让出舞台给年轻人,他们很多人在别人眼中就显得“无用”了。
而人心是势利、功利的,谁愿意在一个无用的人那里浪费时间和心思呢?所以老人往往寂寞,这时候曾经的壮志雄心都消磨殆尽了,原以为自己是特别的,肯定能出类拔萃,而现实会迫使他们清醒,承认自己不过是平庸之辈。
当然反过来说,中年到老年这个阶段也是趋于真实的阶段,人心不再浮躁,更能体会人生的奥秘,思想会成熟有智慧,从而少犯错误,尽量让自己过好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