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采纳司马懿之策,定汉中后即攻西川,能不能提前统一?

史说新读 2023-11-09 16:08:16

215年,曹操击败张鲁,夺取汉中。

此时,司马懿、刘晔指出:可以趁机南下进攻西川,必能一举而胜!

然而,曹操却留下一句佛系名言:既得陇,复望蜀乎?人心苦不知足。

最终,曹操浪费了这次机会。

曹操,当然不是“人心苦不知足”的佛系之人。

为何他不去把握这样的机会呢?

如果曹操采纳司马懿、刘晔之策,会不会加快统一呢?

司马懿之策

215年,曹操亲征,击败张鲁,夺得汉中。

此时,司马懿提出趁胜继续攻打刘备的建议。

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指出了刘备可击的三个理由。

1、刘备以诈术和武力夺取西川,人心未附。

刘备以欺骗手段入川,夺得西川,此时过去不过才1年,蜀中人心本就未附,许多人不过是畏惧刘备的兵威才暂且归附!

2、刘备主力已离开西川。

由于孙权、吕蒙袭取荆州南三郡,因此,刘备亲率5万军队,东下公安,与孙权争夺荆州南三郡!

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引军还江州——《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是在得知曹操已经夺取汉中的情况下,才与孙权讲和而还的,所以曹操刚夺取汉中时,刘备及其主力确实不在西川,西川也确实空虚!

既然西川人心未附,不过畏惧刘备兵威诈术而归附刘备,那么,曹操以更大的兵威临之,自然很容易取胜!

如此,司马懿提出此策!

此外,另一位智者刘晔,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不过,意思差不多,因此,咱们就不另介绍了。

然而,司马懿、刘晔之言,到底没有被曹操采纳。

曹操只是“佛系”说了一句:既得陇,复望蜀乎?人心苦不知足····

曹操,自然不是“佛系”之人,历来是当机立断之人,这次,为何不采纳司马懿、刘晔之策呢?

“佛系”背后的无奈

一般认为,曹操不及时南下,在军事方面主要有3个顾虑。

1、张鲁未降,汉中不宁。

曹操攻破阳平关后,张鲁逃到了三巴地区,仍然没有归附。

我们知道,张鲁治汉中,以“五斗米教”在精神上领导汉中百姓。

因此,张鲁未附,即便曹操得汉中之地,但汉中人士仍然会依附张鲁,不但不会与曹操配合,还会继续抵抗!

而汉中不能配合曹操,则曹操要继续南下是极为困难的!

2、军力、国力皆疲。

张鲁虽不强,但曹操征汉中,却打得十分疲惫,甚至是透支了军力和国力。

征汉中之战,粮食消耗巨大,运输道路又远又艰险,沿途皆是山路,即便从中途武都算起,也是“山行千里”。运夫在路上也要消耗粮食,使粮食需求进一步加大!

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可谓耗尽了全力!

关中的京兆尹郑浑、河东的太守杜畿,都以杰出的才干一面安抚人心一面全力输送,但仍然不够!

因此,曹操又让雍州刺史张既进攻叛变的氐人,收割氐羌麦供应军食!

即便如此,曹操的军粮仍然不够!

当张鲁的弟弟张卫坚守阳平关时,曹操“军食颇乏”,“吾军少食,不如速还”,几乎放弃!

而谋士刘晔,则认为“粮道不继,虽出,军犹不能皆全”,军粮缺到及时现在撤退,仍然不能保全全军的地步了···

3、陇右初平,羌人初附。

陇右地区的羌人,仍然是后方之患!

曹操征张鲁时,武都、阴平氐人就塞住通道,不许曹军通过,氐王窦密更是率宛人据险不服!

曹操是在奋力攻击、屠杀窦茂部后,才得以通过!

但是,羌氐人心仍然未附,仍然是曹操侧后方的心腹大患!虽然他们因各自独立而实力有限,但仍然随时威胁着曹操的后方运道!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曹操是非常侥幸才夺得汉中的!

曹军已经部署撤军,刘晔、夏侯惇的后军在撤退时误打误撞进入防御已经松懈的张卫军营,又趁实击数千麋鹿导致张卫军营混乱的情况下,曹军才侥幸击破阳平关!

赤壁之战前,曹军连胜,诸葛亮称曹军是“强弩之末”,那么,此时,曹军的“强弩之末”之势比当年可要严重得多呀!

所以,曹操感叹“既得陇,复望蜀乎,人辛苦不知足”,自然不是真正的“佛系”,而是:能够拿下汉中已经很侥幸了!实在没有余力继续南下了!

必要的侦察、准备

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问晔:“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三国志.刘晔传》引《傅子》

七日后,蜀中来的降者报告: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就是杀了闹事者也不能安定下来!

于是,曹操又询问:现在还有机会进攻吗?

刘晔答:如今已经小定,不可击了!

由此可见,曹操虽然口头上“佛系”,但仍然时刻关注着蜀中情况!

大军刚刚结束一场艰苦的战役,要立刻进行下一场战役,当然要进行必要的侦察,总不能拍脑袋想当然地决定!

赤壁之战前,曹操不听贾诩建议,急切攻孙权,后人称曹操胜而骄;夺得汉中后,曹操不听司马懿、刘晔之言,不急攻刘备,后人称曹操畏难···

这样的指责,当然是事后诸葛,自然是没有意义的。

对曹操这样的当局者而言,只有详细侦察,精心准备,才能确定进退战守!

而在侦察后,刘晔指出:今已下定,未可击也。

元代胡三省认为:七日之间,何以小定?刘晔不过是发现刘备“守蜀有不可犯者”罢了。

个人以为,胡三省的观点是靠谱的。

前面提到,曹操继续南下,余力十分有限,因此,要趁胜南下,需要蜀中大乱!如此,曹军才可能在不费太大力气的情况下取胜。

汉中虽得,但是,依托大巴山,西川尤可利用剑阁之险,葭萌关之固。

虽然刘备主力已转入荆州,但是,曹操攻汉中也攻了不少时间了,无论是刘备,还是留守的诸葛亮、法正,都不少泛泛之辈,当然是会在葭萌关、剑阁等地加强部署!

曹操强攻阳平关时,“山峻难登”,难以施展,要攻剑阁、葭萌关、白水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刘备大军虽尚未归,但只要几个险要不出现大问题,仅仅只是“蜀总一日数十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关键重点:争取张鲁

曹操没有立刻对西川进攻。

而刘备,在回西川后,也只是驻于江州,并没有抓紧时间来到对汉中的前线。

曹操没有立刻进攻,刘备似乎也不畏惧曹操立刻进攻···

因为,大家都知道:此时,争取张鲁,有着关键意义。

汉中、三巴地区的人民,多信奉张鲁的五斗米教,追随张鲁。

所以,任何一方得张鲁,则得汉中之民。反之,无论谁得了汉中之地,皆不能得汉中之民。

曹操如不能得张鲁,即便得汉中之地也站不住脚,更不可能以汉中为基地攻蜀,甚至不能如后来一样迁徙汉中之民北去。

刘备不能得张鲁,即便得汉中之地也不能得汉中之民!则汉中需要较长时间的经营方能成为北进基地。

因此,此时,双方的争夺重点,都是张鲁!

后来,法正说: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三国志.法正传》

这也说明,只有“降(服)张鲁”,才是真正地“定汉中”,才可能“因此势以图巴、蜀···

张鲁十一月降曹操,曹操十二月回军。这进一步说明:只有张鲁归降,汉中才算是拿下来了!

当然,正如法正所言,曹操不愿立即取巴蜀,还因另一个原因:内有忧逼!

内有忧逼

自213年五月称魏公开始,曹操已经开始了”代汉“的流程,其”代汉“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因此,许都、邺城的拥汉派人士,都已经开始了最后的反抗,企图阻止汉祚之移。

我们知道,即便在曹操最信赖的人物中,荀彧因之而”忧死“,钟繇因之而一度受到牵连···

内部这些蠢蠢欲动的拥汉派人士,虽然不及孙权、刘备兵力雄厚,但是,孙刘是在外面威胁曹操的肢体,而这些人是直接威胁着曹操集团的心脏,威胁一点也不小!

况且,曹操年纪也不小了,如果在政治地位上不能打好基础,则后代接班时名义不顺,也将造成政治上的动荡、被动。

因此,曹操在得取汉中之功后,更需要借功回去”再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事实上,曹操次年二月还邺后,三月亲耕籍田,行天子之仪;五月进爵为威望;先后赐死中尉崔淡,将尚书仆射毛玠下狱;四月又“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陛”····

除了许昌、邺城的潜在威胁外,在东线,孙权的威胁也在加剧。

为了征汉中,曹操将东线军队大量抽出,只留下张辽等人率领不多的兵马守在东线。

当年八月,孙权率领号称十万的大军攻合肥时,张辽与乐进、李典商议:曹操远征在外,等他来救,城早就破了!

虽然张辽威震逍遥津,大破孙权,但是,曹操不可能长期将国防安全寄希望于这样的“奇迹”上,必须要加强东线的实力!

因此,曹操自然不愿再大举征发,立刻转入对西川的征服战!

如果曹操采纳司马懿之策···

如果曹操采纳司马懿之策,立刻转入征西川的作战,会如何呢?

1、难以趁势取得实际进展。

刘备大军虽然远出,但诸葛亮、法正尚坐镇成都。曹操攻汉中攻了不少时间,诸葛亮、法正不可能不做防备!

剑阁之险,葭萌关、白水关之固,不在阳平关之下;西川山地军(刘备与孙权争南三郡,当然主要带的是水军为主的原荆州驻军)的实力,不在张卫之下···

曹操攻张卫的阳平关都只能侥幸取胜,又哪里有把握能连破雄关呢?

“蜀中一日数惊”,并不是土崩瓦解之势!

2、军士疲惫,粮草难继。

曹军自东线调集而来,“山行千里”,翻山越岭,登险行峻,已经疲惫不堪。

好不容易取胜,大家正等着回去领赏!

这时候,突然又要大家继续翻山越岭,对付比张鲁更对付的对手···军士之疲惫,可想而知!

而且,曹操征张鲁时,想尽各种办法,粮就将尽了。

入南郑后,缴获了张鲁的仓库,但张鲁仓库以“宝货”为主。

如果张鲁未降,汉中之民抗拒曹操,曹操也在汉中征粮将很困难!

如此,兵疲粮尽,曹公哪里还能有所作为呢?

3、难以想象的连锁反应。

倘若曹军陷入窘境,张鲁未必肯降。

张鲁不降,则曹操既不能得汉中之民,也不能在汉中之地久持!

倘若曹操大举征发以推进伐蜀作战,则民变必起,连锁反应,后果难料!

当然,我们相信:以曹操之明,大约就是浅尝辄止,最多也就是无功而返,那些连锁反应,多半是“想多了”。

当年,曹操征荆州,迫在眉睫。

诸葛亮“激进”,劝刘备立刻攻打襄阳,抢先占据襄樊!

后来,诸葛亮自己领军,“一生唯谨慎”。

司马懿为随军出征的主簿时,也很激进,劝曹操破汉中后即刻南下,深入平西川!

后来,司马懿自己领军,诸葛亮去世,司马懿尚不敢追击,闹出“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笑话。

出主意的时候,各个都很激进,都很有冒险精神!

真到自己负全责的时,大家就都谨慎起来了!

像司马懿、诸葛亮这样的智者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一般人呢?

0 阅读:244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