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不恨废过自己的朱祁钰吗,为什么还要追封他为皇帝?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4-17 14:04:43

前言

大明自建立80多年过去之后,明英宗朱祁镇一场“土木堡之变”差点就断送了大明江山,幸亏有朱祁钰和于谦这对“救时君臣”力挽狂澜拯救了明朝江山。

但是朱祁镇恢复过来之后之后发动“夺门之变”,不仅杀了于谦这个千古忠臣,还削去了朱祁钰的帝号,仅仅让他在死后以亲王礼仪下葬。

朱祁钰登基之后,原本的太子也就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一度被废,但是朱祁钰亲儿子死后实在是生不出儿子,因此只能将朱见深复立为太子。

按道理说朱见深经过了废立之后好不容易坐上皇位,应该心里应该挺恨朱祁钰才对,然而朱见深继位之后竟然出意料地为朱祁钰平反了,这是为什么呢?

一、景泰年间的变故

朱祁钰和于谦这对君臣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为可惜的一对明君贤臣。

在“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后,明朝可以说是一个大厦将倾的危险状态,这个时候,朱祁钰和于谦临危受命,不仅将国家内外稳定下来,还让大明得到了发展。

在很多人看来,朱祁钰唯一的不足就是太优柔寡断,在朱祁镇被放回来之后就应该把他杀了,保证自己的皇位不受威胁。

但是朱祁钰不知道是因为兄弟情义心软了,还是因为顾忌礼法,担心朱祁镇如果死了之后,首先会被怀疑的就是自己,于是没有下这个手。

总之,就是朱祁钰一念之差让朱祁镇活了下来,最终导致了朱祁镇在蛰伏几年之后发动了“夺门之变”,将皇位抢了回来,复辟了自己的统治。

而朱祁钰在位期间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废了原本的太子,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没有哪个皇帝在自己有儿子的情况下,愿意让别人的儿子当太子,朱祁钰自然不能免俗。

但是朱祁钰的运气属实是不太好,立太子之后没多久,朱见济就夭折了,并且在此之后,朱祁钰始终生不出儿子,最终只能重新考虑将朱见深立为太子。

就在这个时候,随着朱祁镇夺门复辟,朱见深也理所当然地重新成为了太子,而朱祁镇复辟之后在位了没有多少年就驾崩了,朱见深继位当了皇帝。

继位之后,朱见深做了一件让人们难以理解的事,那就是恢复叔叔朱祁钰被父亲废除的帝号,并为他加了谥号。

很多人都对朱见深为什么要为朱祁钰平反感到好奇。

按道理说朱祁钰废过他的太子之位,朱见深应该相当恨朱祁钰才对,为什么反而忤逆父亲的决定,礼遇朱祁钰呢?

二、承认朱祁钰对朱见深有利

首先,最明显的原因就是朱祁钰的功绩实在是太明显了,这不是皇家不承认他的皇帝身份就能够掩饰过去的。

在景泰的八年之间,临危受命登上皇位的朱祁钰将大明从朱祁镇被俘虏之后民心涣散、朝廷群龙无首、大臣莫衷一是的情况中解救了出来。

要知道当时明朝的情况和北宋末年相当类似,都都是皇帝被俘,导致国家大乱,而宋朝的结果就是皇帝带着大臣们南迁,导致失去了大量国土。

而明朝当时也有很多人建议将国都南迁回南京,因为瓦剌拿朱祁镇当威胁,让明军非常顾忌,想打也不敢打,迟早被攻破北京城。

与其到时候被破城将皇室和朝廷一网打尽,还不如国家高层们南迁避难,这样即使会丢掉北京,但是至少保存下来了国家的中坚力量。

但是朱祁钰和于谦都坚决反对了这个决定,先不说迁都北京是太祖的决定,祖宗之法不可违,单说他们的骨气就还没有弱到这种程度。

当年迁都北京本来就是有着“天子守国门”的恢弘之气的,如果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弃都南逃,那和软骨头的南宋还有什么区别?

如果皇帝先跑了,那大明民心也就散了,于是于谦受命组织了“北京保卫战”,顶着巨大的压力获得了成功,将国本守卫了下来。

成功守卫国都对大明来说绝对是巨大的功劳,这一点即使皇帝想要将它抹消,但是挡不住百姓悠悠众口。

“景泰皇帝保住了国家”这件事终究是会在人们口中流传的,因此堵不如疏,与其死死瞒住这个现实,不如将公之于众,让人们了解守卫国家的事,这样还能增长子民对大明的忠诚。

更何况对朱见深自己来说,承认叔叔的帝号也没什么坏处,他继位之后需要巩固自己的地位,朱祁钰这么好的功绩就是最好的工具。

他承认朱祁钰的皇帝地位,不仅能向世人表现出他不计前嫌的宽广胸怀,还因为侄子维护叔叔符合儒家道义会被人称颂。

不仅如此,维护了朱祁钰在位期间保卫大明的正义性更能增长皇室尊严,让大臣和民众对皇室更加信服。

这么多好处摆在眼前,忤逆先皇圣旨这点小事甚至受不到什么阻碍,朱见深何乐而不为呢?

三、朱见深其实没有那么恨朱祁钰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朱见深其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憎恨朱祁钰。

他们之间一是没什么血海深仇,二是再加上还有叔侄这层亲缘关系,朱见深对朱祁钰的不满可能还没有对亲爹的不满大。

朱见深对亲爹的不满意可以说是相当大了,有这样一个好大喜功没事找事的爹,搁谁谁不糟心啊?

朱见深原本可以安安稳稳当自己的太子的,熬到老爹驾崩就行,但是朱祁镇这么一折腾,不仅自己被抓了,连带着整个大明都岌岌可危。

要不是他爹被抓了之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朱祁钰才临危受命登基当皇帝,朱见深这个名正言顺的太子爷不可能地位尴尬。

而朱祁钰改立太子这件事,朱见深也不是不能理解,甚至可以说当时他被废才是对他的安全最有利的,不然没准哪天他就因为占着朱祁钰亲儿子的太子位“被自尽”了。

而他被废之后虽然在宫里作为先皇的儿子过得也是胆战心惊,但是至少没人把他当个威胁,朱祁钰的儿子死后更是如此,大臣们还都指望着能复立朱见深呢。

朱见深不是个傻子,他之所以会有这样尴尬的处境,就是因为亲爹太不行了,朱祁钰只是顺势而为,但是朱祁镇可是真的逆天而行啊!

更何况朱祁镇这个皇帝做的也相当让朱见深感到丢人,被俘虏本来就很丢脸了,他还带着敌军去叫门,让守城将士开门迎接他。

北宋当年是怎么灭亡的?不就是宋徽宗大开城门,然后让敌军一路无阻地攻进城了么?住其中不吸取教训,还想让一城的子民给他陪葬不成?相当耻辱!

而复辟之后冤杀于谦和王文就更加让人眼前一黑了,谁不知道于少保和王大人是拱卫京师、安国为民的大功臣?

但是朱祁镇因为记恨他们,于是对两位大忠臣说杀就杀,于谦死后被抄家发现家中一贫如洗更是让人们愤怒,这么一个清廉的好官就被杀了,天理何在?

这么一比较,朱祁钰在位期间的功绩就更加耀眼了,朱祁镇胡因为私仇不承认朱祁钰,但是朱见深和朱祁钰之间没有什么私仇,朱见深理应善待叔叔。

于是朱见深不仅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还为他补了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虽然明朝皇帝一般都是17字谥号,但是这也足够表现朱见深为叔叔平反的诚意了。

0 阅读:66
陌闻上下五千年

陌闻上下五千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