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汉时期,有一位皇帝他的功绩堪比秦始皇,但晚年间却做错了许多事情,不仅逼死了自己的女儿,而且还要追杀自己的儿子。
这个皇帝就是刘彻,而作为他的皇后的卫子夫,却也难逃厄运,在女儿去世后,便选择了自缢身亡。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刘彻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毕竟“虎毒尚不食子”,刘彻又怎么会对自己的孩子痛下杀手?
要追杀的人还是身为太子的刘据,那么刘据做错了什么?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汉朝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而这一切离不开刘彻的努力,但也离不开手下大臣的付出。

尤其是在刘彻执政期间,他手下有一名为他南征北战的卫青大将军,“北击匈奴”,平定祸乱,这为西汉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卫家能够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除了卫青战功赫赫外,还有一个当皇后的姐姐—卫子夫,在后边为他站台撑腰。

但同样对于卫子夫来说,卫青作为她的娘家人,也是她最坚强的后盾,二者之间可以说有着很大的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那么卫子夫又是如何坐到皇后的位置上的?卫子夫其实出身贫寒,根本是与皇室无缘的,更别提成为皇后了。

但卫子夫能够成为皇后,还是因为平阳公主。卫子夫的母亲卫媪曾是平阳侯中的家僮,还有一种说法是平阳侯的妾室。
卫子夫年少曾习歌舞,后被送入平阳侯府担任教习,汉武帝建元二年的时候,此时十八岁的刘彻刚即位一年。

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赈灾,在回宫的途中顺路去平阳侯的府邸看望他的大姐—平阳公主,平阳公主见汉武帝如今已经即位一年,还没有一儿半女,不免有些担忧。
因为刘彻在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娶了太子妃,十六岁的时候即位,然而在这期间汉武帝并没有子嗣,于是平阳公主便为刘彻挑选许多良家子女。

准备让刘彻从中挑选一下,而且又恰好碰上刘彻在平阳侯府短暂的休息,平阳公主趁此机会,将挑选的十几名女子让刘彻过目,看有没有相中的,这些女子都是经过精心打扮的。
在拜见过刘彻后,刘彻并没有看中的女子,对这些女子都不是很满意,于是平阳公主见此,便让这十几名女子先退下。

在宴席开场后,侯府的歌女鱼贯而入,到堂厅进行演唱,卫子夫在人群中尤为出落,受到汉武帝的注视。
二、得到宠幸因此卫子夫被汉武帝一眼看中,而卫子夫也随后去侍候汉武帝更衣,在尚衣的轩车中卫子夫第一次得到汉武帝的宠幸。

在汉武帝回到宴席后,给平阳公主许多赏赐,表明自己对卫子夫非常满意,也仿佛是在对平阳公主说:“这事办的不错啊。”
平阳公主自然知道刘彻这是看中了卫子夫,便顺着刘彻的意,将卫子夫送入宫中,汉武帝也欣然答应。

在卫子夫坐上前往宫中的马车的时候,与平阳公主分别之际,平阳公主对其劝告道:“去吧,到宫里也要好好吃饭,好好努力,若是将来富贵了,不要忘了我举荐的功劳。”
然而卫子夫虽然进了宫中,但在一年的时间里却再也没有被汉武帝宠幸过,这让她备受冷落,而第二年汉武帝让宫中一些老人和闲杂人出宫。

卫子夫通过这次机会见到了刘彻,认为自己在宫中也确实没有用处,便请求刘彻放她出宫。
汉武帝见卫子夫这般模样,心生怜爱,于是又宠幸了卫子夫,这才打断了卫子夫出宫的念头。
卫子夫此次过后便有孕了,都说母凭子贵,这对于一直没有子嗣的汉武帝来说,确实是一件幸事。

但是好景并不长,因为彼时汉武帝已经有皇后了,是馆陶公主刘嫖的女儿陈氏,当初汉武帝还是胶东王的时候,刘嫖为了帮刘彻得到太子之位出了许多力。
因此陈氏便借着自己母亲当年的功劳居高自傲,非常的骄横高贵,如今听到卫子夫因为受到汉武帝的宠幸,还有了身孕。

这对于一直没能为汉武帝生下一儿半女的她来说确实打击非常大,而且还极其容易动摇她的皇后之位,因此陈氏对卫子夫怀恨在心。
于是陈氏便找她的母亲刘嫖帮忙,去抓卫青,此时卫青还在建章当差,还没成为赫赫有名的大将军,想要通过杀掉卫青来威胁卫子夫。

幸好当时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着一千多人及时营救,才让卫青免遭一难。汉武帝后来得知这件事情后,不仅认为越发看不惯陈氏的做法。
为了安抚卫青等人,便封卫青为建章监,并担任侍中,同样升官的还有卫子夫的兄长卫长君等人。

卫子夫受宠被晋升为夫人,被刘彻宠幸十余年,为其生下了三女一男,她背后的卫家也成为了朝中的显贵的家族。
三、巫蛊之祸 自尽而亡就在卫子夫受宠十余年的时间里,也是在汉武帝称帝12年,终于有了第一个皇子,可以说卫子夫身份变得更加尊贵,而这个皇子就是刘据。

同样也是在七岁那年,被立为皇太子。陈皇后此前曾因为媚道害人邀宠的事情被察觉,便派人查处此案,最后确实查处陈皇后所施巫蛊之术,进行诅咒,实属大逆不道,陈皇后最终被废。
卫子夫因为生下第一位皇子,其品行端正被封为皇后。时光催人老,刘据成长的过程中,卫子夫的容颜也被岁月所摧残,尽管如此,卫子夫却宠辱不惊,她深知盛极必衰的道理。

随着卫青和霍去病先后去世,母族势力衰弱后,她仍然能够得到汉武帝的礼遇,就足以见得卫子夫是一个德行有加,聪明睿智的女人。
但要说起卫子夫受宠十余年的时间,为什么最终还会落得自尽的结局,其实这最重要的还是和太子刘据有关。

一方面是汉武帝和刘据之间因为脾气秉性不相投,父子二人办事风格不同,刘彻对刘据的办事风格不喜欢,认为他不像自己,这也就导致二人之间出现分歧。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巫蛊之祸,两个女儿都被刘彻腰斩,卫子夫遭受巨大打击,而刘据起兵想要同刘彻讲清事情的真相,却受到刘彻的猜忌,最终败逃。

这件事对卫子夫打击非常大,卫子夫不愿受辱,于是以死明志,而刘彻并没有选择放过刘据,于是大手一挥:“立即处死她的儿子刘据”。
能说出这种“大义灭亲”的话,可见刘彻内心对刘据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刘据起兵并非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铲除刘彻身边的江充。

因为在“巫蛊”之祸中江充陷害刘据,而此时进入晚年的刘彻生病,只能在甘泉宫静养,而刘据又不能自证清白,于是刘据便在母亲的 支持下起兵,想要为自己辩白。
但最终兵败,刘据败逃,汉武帝回宫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卫子夫问责,因此不愿受辱的卫子夫最终选择了自尽。

她始终为刘据能够逃走而感到庆幸,但最终刘彻还是不曾放过刘据,最终还是被刘彻派人杀死,一同遇害的还有出逃的皇孙。
结语在这件事情过后,汉武帝其实也发现了巫蛊之祸中的冤案,也知道太子起兵只是因为惶恐,并没有要造反的意思,所以后来的汉武帝还是为刘据平反了冤案,并处死了参与巫蛊案、陷害太子的人。

汉武帝晚年丧子,对刘据无辜遭难感到怜惜,并为他修建了思子宫以表达哀思,但这个时候早已为时已晚,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