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赵宧光云:“篆无隶法,不得飞动;无草法,不得古雅;无斯法,不得严肃。”这是赵宧光篆书风格的写照。
赵宧光一生钟爱篆书,其篆书独具面貌,既不同于历史的书风,也有别于时代面目,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被称之为“草篆”。
“草篆”的最大特点是以“草法”的融入篆书,即在篆书的书写时,大量使用草书的用笔方法。
而这种用笔方法的最大特征就是连笔意识。此外,隶变过程中出现的“草篆”是书体演变过程中的不自觉现象,其中的偶然性很多,赵宧光的“草篆”是对成熟小篆的有意识改造,主动性的背后势必有其必然性。
《蜀道难》
“隶意”并不是赵宧光“草篆”得名的缘由赵宧光“草篆”中常常带有隶书笔意,曾言:“篆之宛转处宜匀者勿论矣,其不必匀者,会须迭荡顿挫,始有笔意。”
赵宧光认为李阳冰、周伯琦二人篆书皆是俗书,其原因就在于“以圆为法”。而隶书笔法的吸收,也可矫正时代篆书尚“圆”之弊。
故而,其篆书用笔,于转折处多用折而少用转,取“方”为法,不欲流转而过,以顿挫之笔增加点画的厚重感。而这个“方”也是隶书的主要特征之一。
隶书笔法的融入,是赵宧光接近古法,并与今人拉开距离的手段。
观赵氏篆书,尽管用笔无隶书之波挑,却往往隶意十足,这一点从藏于苏州博物馆的赵宧光所书所书的《蜀道难》 可以看出。
此外他对隶书“飞动”用笔多有吸收,常常以微带隶意的用笔取代篆书传统的中锋笔法,以求得篆书的灵动,从而区别于传统小篆的庄重。
赵宧光篆书中的隶味,多少有些文徵明父子篆书隶写的影子,只是赵氏更多了草意与飞白的运用。
很多人因此而对“草篆”是否是赵宧光所创的问题产生了模糊的认识。如果隶意融入篆书就可以将其称为“草篆”,那么“草篆”显然不是赵宧光所创。
因为,仅仅就明代而言,在赵宧光之前有不少书家就是这样的风格。问题在于,“隶意”的融入不是“草篆”构成的主要成因。
篆书“飞白”
“飞白”也不是其“草篆”得名的缘由赵宧光对飞白情有独钟,并有意识地加以继承,从他传世的篆书作品看,除了隶意的融入,还大量运用了“飞白”,几乎字字飞白,如赵宧光所书的“水镜”。
张怀瓘《书断》云:“妙哉飞白,祖自八分。”又云:“汉灵帝熹平年,诏蔡邕作《圣皇篇》。篇成,诣鸿都门上。时方修饰鸿都门,伯喈待诏门下,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
按张怀瓘所言,“飞白”是发自隶书的一种运笔特征,并为蔡邕所创,这种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白痕的隶书被称为“飞白书”。
也许是这种成功的结合所产生的美打动了后人,其后,飞白被逐渐运用于各种书体。
至元代,更喜用飞白。除了在书写篆书时使用飞白,还应用于画石、画竹等等。
赵孟頫的篆书“在当时已成为一种众人仿效的风气”,影响了整个元代,对明代也有影响。其《光福重建塔记》前有其篆书引首,结字基本上是秦小篆一脉,笔画中锋,但含丝丝飞白。
这种样式一直延续到明代中期,没有大的突破。此类用笔严谨,仅仅是用墨浓淡差别的篆书,皆不可以“草篆”名之。
可见,“飞白”在篆书上的运用并非是赵宧光的首先创造。
仅就明代而言,在赵氏之前的篆书创作中就有不少人喜用飞白,而且,一度成为时髦。
故“飞白”参入篆书,并不是赵宧光篆书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特征。
另外,就“飞白”本身而言,它也不是“草篆”的主要特征,“飞白”与“草”毕竟有本质区别。
“飞白”只是赵宧光“草篆”的笔法元素之一。
《杜牧七绝诗》
“草篆”的真正属性是“草法”的融入篆书中加入“隶意”与“飞白”,可能会使篆书变得或厚重或灵动,但此皆不是“草篆”得名的真正缘由。
隶书笔法、飞白运笔皆非是“草法”的主流特征。
如《乙瑛碑》,尽管波挑飞动,隶意十足,但它却具有成熟隶书的典型特征,是十分庄重的隶书。即便我们假设《乙瑛碑》 是以“飞白”的运笔写成,也丝毫不会影响它的规整端庄,最多是较之石刻灵动些许而已。
可见,无论“隶意”还是“飞白”,都不是“草篆”的真正属性。
篆书之审美,结字崇尚婉转通达,笔画追求洁净圆整,气象则偏重庄严肃穆。《蜀道难》则大量使用连笔,风格迥异于前规。
赵宧光以篆书为体,以草书点画为用,书体的结构为篆书,而行笔则使用行、草书的笔法,包括点画、连笔映带、飞白、粗细变化等等。
另外,与传统篆书不同的还有,赵宧光强化了篆书书写的速度感、时序感。
首先是书写速度较传统篆书的行笔明显加快。其次,赵宧光在篆书的书写过程中,完全采用了行、草书的点画书写顺序。此两点与传统篆书书写的速度、点画书写的次序有明显区别。
赵宧光对“篆”与“草”的结合有其自己的观点,《寒山帚谈》云:书法止言真书须粗知篆体,余则以为岂惟真之取篆,即篆、隶不得真、草不成名家。
确实,赵宧光以草法参入篆书,使原本端庄典雅的篆书变得率意而富有个性,从而有别于历史上大多严谨划一的篆书风格特征。
正因为这个缘故,赵宧光以其“草篆”得名于世。
《张樗寮手书金刚经后叙》
结语:
赵宧光“草篆”的风格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草法的融入,表现出草书连笔、快写等草率的特征;
二是隶书的用笔取代了篆书的运笔,增加了点画结字的丰富性与厚重感;
三是飞白的大量运用,使篆书变得活泼灵动。有此三点,使原本稳重端庄为特征的篆书书体得以“草篆” 之名。
从表面上看,赵宧光的“草篆”是在这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独特风格,但真正改变传统面貌而成为“草篆”的因素则是由于“草法”的融入。
因此赵宧光自称其草篆“前无作者”,并非是自负之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