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97年,罗马教廷上演了一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戏”——一位已经去世的教皇,被他的继任者从坟墓里挖出来,穿上教皇袍,坐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更离谱的是,这位“僵尸教皇”最终被判有罪,手指被砍掉,尸体还被扔进了台伯河。
听起来像是魔幻小说的情节?不,这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史称“僵尸审判”(Cadaver Synod)。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荒诞至极的“审判”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权力斗争和人性扭曲。
福尔摩苏斯:一个“外来者”教皇的崛起与陨落故事的主角之一,教皇福尔摩苏斯(Pope Formosus),并不是罗马本地人。他来自意大利南部的卡西诺山修道院,原本是个修道士。在那个年代,教皇的位置通常由罗马贵族把持,福尔摩苏斯的当选,无疑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蛋糕。
福尔摩苏斯教皇时期的插画
福尔摩苏斯在位期间(891-896年),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平衡各方势力。他先是与东法兰克国王阿努尔夫结盟,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压制罗马本土的斯波莱托公爵家族。然而,这一举动不仅没能让他坐稳教皇宝座,反而让他在罗马贵族中树敌无数。
896年,福尔摩苏斯去世,按照惯例,他被安葬在圣彼得大教堂。然而,他的死并没有让他的敌人们放下仇恨,反而成了新一轮权力斗争的导火索。
斯蒂芬六世:一个傀儡教皇的疯狂报复福尔摩苏斯的继任者斯蒂芬六世(Stephen VI),是斯波莱托公爵家族的傀儡。他对福尔摩苏斯的政策恨之入骨,尤其是福尔摩苏斯与阿努尔夫的结盟,直接威胁到了斯波莱托家族的利益。
斯蒂芬六世
于是,斯蒂芬六世上台后,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事——他下令挖出福尔摩苏斯的尸体,给他穿上教皇袍,戴上权戒,然后把他放在法庭的被告席上,进行一场“审判”。
是的,你没看错,审判一具尸体。
“僵尸审判”:荒诞至极的法庭闹剧897年1月,这场史上最离谱的审判正式开庭。福尔摩苏斯的尸体被摆放在法庭中央,斯蒂芬六世亲自担任法官,指控他“篡夺教皇职位”和“违反教会法规”。
为了让这场闹剧看起来“合法”,斯蒂芬六世还特意安排了一名执事为尸体“辩护”。然而,辩护人显然只是个摆设,审判的结果早已内定。最终,福尔摩苏斯的尸体被判有罪,象征教皇权力的三根手指被砍掉,教皇袍被剥去,尸体被拖过罗马街头,最后扔进了台伯河。
这一举动不仅是对福尔摩苏斯的羞辱,更是对支持他的派系的公开挑衅。斯蒂芬六世试图通过这场审判,彻底抹黑福尔摩苏斯的声誉,巩固自己的权力。
然而,斯蒂芬六世的算盘打错了。这场“僵尸审判”不仅没有让他赢得民心,反而激起了罗马民众的愤怒。几个月后,一场暴动爆发,斯蒂芬六世被推翻,关入监狱,最终被勒死。福尔摩苏斯的尸体也被打捞上来,重新安葬。
然而斯蒂芬六世的死亡并没有为这场闹剧画上句号。897年12月,新任教皇狄奥多二世(Theodore II)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僵尸审判”无效,恢复福尔摩苏斯的名誉。他还下令将福尔摩苏斯的遗体从台伯河中打捞出来,重新安葬在圣彼得大教堂,并为他穿上教皇礼服,以最高规格的仪式为他正名。
然而,狄奥多二世的统治极为短暂,他去世后,继任的教皇约翰九世(John IX)在898年再次召开宗教会议,重申“僵尸审判”无效。约翰九世在罗马和拉文纳分别召开会议,确认了狄奥多二世会议的结论,并下令销毁“僵尸审判”的所有记录,禁止将来对尸体进行任何形式的审判。
此外,参与“僵尸审判”的七名枢机主教被逐出教会,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们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