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在北京病逝,享年99岁,但关于他的一些谣言却突然广泛流传于网络,给薄家人和革命家的形象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为此,他的子女曾专门登报做了澄清,为父亲辟谣。
薄一波生前是怎样一个人?为何会在他死后流传出这样的谣言?在子女眼中,这位父亲的形象又是怎样的?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最后的政治元老薄一波出生于1908年,是最早的那一批开国元勋。他在世时,也被视为是最后的政治元老。
他17岁就加入了共产党,人生晚年则一直专注于中国当代史的研究,如他写作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就在学术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他的儿子薄熙成则说,自己最喜欢的是《领袖元帅与战友》。
在《回顾》一书中,他的写作思路很不同于一般的个人回忆录,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到了整个党的历史当中,过程中还查阅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因此整本书很有分量,质量也很过硬。
薄一波晚年的这些著述活动还得到过龚育之很高的评价,称其这样的做法在领导层里面是开风气之先的。
他在80岁的高龄拿起了笔,开始写作,一直工作到了将近百岁的年纪,留下的著作还都是大部头,加起来有200万字左右。这些作品虽然有助手在帮忙,但还是需要他口授和修改,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他修改起来的时候非常认真,总是戴着老花镜,又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句地推敲、斟酌、修改,花费了很多心思,如此才保证了写作的质量。
薄一波的这一写作活动,并不是突发奇想,也是对延安整风时期主席指示的一种承袭。
当时,主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要注意研究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
他是老革命家,在退居二线之后将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可以提供一份珍贵的研究材料,既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和现实,还不会干扰一线领导人的工作,是很有政治眼光和远见的。
人生暮年,薄一波对自己早年间的战斗生涯有着很深的感情,和家人在一起时,他经常聊起那些年的往事,讲起过去那些同自己并肩作战的开国元勋。
在薄熙成的回忆中,薄一波晚年谈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
他对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感情,觉得他们那一代人都是待文王而后兴者,是跟着毛主席走出来,如果没有主席,就不会有他们的后来。
薄一波和主席交往中最出名的,便是他第一次在延安见到主席时的情景。
主席听了他的名字后念叨着:“如履薄冰,如履薄冰”,这件事情让他记了很久。直到人生晚年,他还经常说,做事情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
建国之后,薄一波到了中央任职,在工作中与主席有了更多的接触,而主席的言行也对他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
薄熙成说,父亲对主席的表扬印象很深。主席曾夸他是对敌斗争最勇敢坚决的,这份夸奖比所有他获得的职务、任命和荣誉,都要让他感到高兴。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他还写过一些拥护主席的文章,如《毛泽东是真理的坚定探索者》《我们怎样纪念毛泽东》。他一直主张要将主席放在民族解放,让人民当家做主的大背景下去看,去评价。
在香港媒体的评价中,薄一波还被称为是“中共元老、中国第一代财爷”,这主要说的是他在经济阵线上所做的工作。
但是,他从不觉得自己是国内这方面的大管家,认为比自己厉害的大有人在,比如刘少奇、陈云、周总理和邓公。
他还说过一句话,说共产党的事业始于毛,成于邓,觉得自己只是在他们领导下做些具体工作的工作人员,言辞和想法中可见对他们的尊重之情。
言传身教薄一波对自己有严格要求,也很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告诉他们以后不管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先做一个好人。
薄熙成也说,父亲对他们几个做儿女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说让他们做一个普通人,普通的劳动者,能自食其力,本本分分地就好。如果还有能力,就为党和国家做点事情,做一个好党员。
他还曾经将孙中山的一句话写给孩子们,让他们“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其实,这句话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他自己之前就是这么身体力行的,现在不过是在把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拿来教育子女罢了。
回看薄一波的一生,大事的确是没少做,但说没有做大官,放在薄一波身上,可能会显得有些奇怪,毕竟他是在中央任职的。
不过,要说怪也不怪,因为他在中央担任的大都是副职,如晋冀鲁豫中央局的副书记、华北局的第二书记、中财委的副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常务副主席等。
薄熙成在回忆父亲的时候,还说过他虽然在经济口工作,和钱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是兜里面的钱却并没有很多,也没有自己的存折。
晚年的时候,他因为写书有了一些稿费,秘书想着帮他攒起来,但他总是有了一点就捐出去,不愿意自己留下来。
薄一波说要立志做大事,不是让子女们要为此谋求地位和权力,而是说要将其当成自己的责任。他曾说过,自己活过,还有一个责任,那就是要照顾好以前那些老战友的遗孀和孩子。
他还活着的时候,这些人只要有事情,给他写了一个条子,或是捎了一个口信,他都会想办法给他们去办。对这些人,他是有真感情在的。
薄熙成说,一些老同志的家属想让他给纪念册和书题字,他总是答应下来。他90多岁的年纪,眼睛都不太能看见,手都拿不太稳了,但他都坚持写。
在薄一波离世后,子女们对他的形象一直很是维护,还遵照过他的遗愿,在山西捐赠了一所小学——书存小学。学校位于山西省沁县册村镇尧山村,校名“书存”就来自于他学生时代的名字。
沁县对于薄一波的意义非同一般,这里是山西的抗战基地,也是决死队成长的摇篮。
在70多年前,薄一波和牲盟会决死队的队员们正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战斗,这里也被他们称为是“第二故乡”。
除了这所小学,薄一波生前对山西的教育事业就很关注。在他去世之后,山西多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也都表达了对他缅怀之情。
如山西规模最大的中学——平遥中学的副校长侯强就说,薄一波对学校发展表现出的热情和关心让全校师生都很感动。
还有一位老师回忆了薄一波在学校里种下的小树,现在已经长得很茁壮了,他很希望薄老能回来再看看。
在他的家乡山西定襄县,一位小学生还在日记中表达了对他的思念,说大家知道他离世的消息,都哭了。
学校还举行了相关的纪念活动,他们做了很多的小白花,老师不断讲述着他当年的故事,就像他还在他们身边一样。
澄清谣言在澄清关于薄一波十九次讲话内容的时候,他的子女主要是强调他从2005年10月开始就因为癌症住院了,5个月之后还陷入了昏迷状态,失去了表达能力,因此根本不可能发表什么十九次讲话。
他们也强调了薄一波有八十多年的党龄,对党和毛主席是热爱崇敬的,拥护改革开放,也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声明强调了,十九次讲话的内容明显是无中生有,刻意编造的。
而在给张子善说情这件事情上,天津市委书记黄敬找到他的时候,他说的便是:“中央已经决定了,恐怕不宜再提了。”
对张子善这样严重的贪污罪行,他很清楚主席的想法和做法。
最后,他只是将黄敬的意思转述给了主席,主席也确实没有对张子善网开一面,这或许早已在薄一波的意料之中。
在薄一波子女的澄清声明发布之后,还很快就有媒体做出了评论,称声明短短一百多字,但“微言大义”。
评论还说道,在信息时代,更应该让信息沟通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这是民主的进步。
关于薄一波的谣言,是薄家人的私事,也是重要的国家公共事务,因此其在网上的流传,是属于“捅了马蜂窝”的,事关重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甚至是可以让公权力来介入的,但最后却是由薄家人出面来解决,几句话便动摇了谣言的根基,使其瞬间变得苍白,这体现了政府的克制和理性,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资料
1、子女追忆薄一波:听父亲讲那些开国元勋们的往事
2、薄一波子女澄清:《薄一波十九次讲话》是谣言
3、薄熙成忆父薄一波:干了一辈子经济没有一个存折
4、薄一波子女声明的“微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