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弟B21隐形轰炸机
在成飞和沈飞的第六代战斗机首飞之后,美弟也把自己的B21隐形轰炸机称为第六代战机了,企图抢占最早推出六代机的名头。如此行为在互联网上遭到了大家的群嘲。美弟这是玩不起了吗?因为B21并非是战斗机,而是隐形轰炸机。即使美弟额外赋予了其电子情报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但是将B21划分为六代机,很明显属于某种精神胜利法。这并不等于美弟现在就可以拥有一种可以抗衡我国第六代战斗机的先进战斗机,也不等于B21可以拿来和我国的六代机相提并论。但是将B21轰炸机归入六代机的范畴这件事在技术上是否合理,仍然值得探讨。这显然涉及到了六代机的概念。话说回来,仔细研究过美弟的六代机概念之后,我们发现还有点参考价值。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取笑美弟了,我们来讨论一下六代机的作战体系。
诺格公司把B21归入了六代机的范畴
实际上在美弟的六代机概念里,六代机并非特指某一型战斗机,而是第六代空中作战体系。也就是说六代机并非只是单独的一型战斗机,而有可能是几架不同型号飞机组成的一个系统,称之为能力簇。比如六代机及其无人僚机就是一个能力簇,共同组成争夺制空权的空战体系。推而广之,可以把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战略轰炸机、电子战飞机、战略侦察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战略运输机等都纳入同一个系统加以系统考虑,共同组成一个空中作战体系,可以称之为第六代空中作战体系。这就是美弟把B21隐形轰炸机归入六代机的理论依据。
战略侦察机使用民用飞机做平台有不隐形自卫能力弱的缺点
那么这样做都有什么好处呢?当把这些飞机都纳入同一个作战体系,并加以统筹考虑的时候,你就可以追求系统最优了。现代战争早就不是一两个作战平台之间的单打独斗,而是体系作战了。但是眼下的空中作战体系并没有真正进行深入的系统整合和优化。当作战体系中的一个平台实现最优的时候,可能并不等于系统最优。以前的各种作战飞机都有各自的发展路径和发展逻辑,某种类型的作战飞机比如轰炸机和电子战飞机之间就没有多大的关联。但是在B21隐形轰炸机的基础上增加电子侦察和电子战功能后,也就是将隐形轰炸机、侦察机和电子战飞机合体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一型作战飞机可以替代以前的三型作战飞机。
载机平台的性能限制了电子战能力的提高
首先是轰炸机自带侦查功能后,可以让轰炸更准确,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展开轰炸。而且无需和侦察机做各种复杂的协同工作。当轰炸机有电子战能力做掩护之后,轰炸时突防能力也更强了,生存概率也更高了。以前的战略侦察机使用民用飞机作为载机平台,虽然维护方便成本低。但是不隐形,自卫能力差,现在这些缺点都没有了。甚至可以在轰炸机上挂上空空导弹作为自卫武器,提高轰炸机的自卫能力。而以往的电子战飞机,比如EA18G电子战飞机,因为载机平台大小受限,其机载电子设备类型和功率有限。而在B21轰炸机平台上加装电子设备,发展潜力就要大很多。毕竟B21轰炸机体型更大,载荷能力更强,提供的电力也更充足。可以携带的电子战设备种类更齐全,功率更大。而且留空时间更长,可以代替更多的像EA18G这样的专用电子战飞机
使用运输机发射巡航导弹的美弟快速龙计划
其实这种类型的实践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系统化深入展开。比如在B1b轰炸机上安装空空导弹,让其有能力争夺制空权。使用运输机发射巡航导弹的快速龙计划等等。如果沿着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你会发现现有很多作战飞机的功能都可以重组。当以系统最优为目标,对现有作战飞机进行深入系统整合的时候。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作战性能,降低成本,简化后勤。所以美弟的六代机概念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