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评级机构如何操控全球经济?

财才单挑 2024-02-03 15:00:51

美国的金融霸权,除了掌控着美联储这台全球印钞机以外。很多人忽略了另一个操控全球金融的大杀器。那就是信用评级机构。

当美国想要做空一国经济时,通常评级机构早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从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开始,有一家国外的评级机构突然密集的围绕中国的主权信用大做文章,这家机构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12月5日,穆迪意外地下调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12月6日,下调了中国8家主要银行的评级展望。紧接着在12月7日,香港和澳门的信用评级展望也随之被调低。而就在此风波尚未平息之时,惠誉又发布预测2024年中国的楼价将会下跌。

这一系列的动作,不禁令人质疑这些国际评级机构的真的客观公正吗?

号称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标普,穆迪和惠誉就是一类什么机构?这一系列的下调会对我们产生哪些影响?

全球金融市场的运行就像是变幻莫测的全球气候,那么这三家信用评级机构,就好比是专业的天气预报员。他们的评级,就像是对未来经济气候的预测。这些“天气预报员”是如何影响着金融世界呢?

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家来自美国的公司,掌握着全球超过90%的信用评级市场。正如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数据来预测天气,这些机构通过评估经济和财务数据来预测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这里先科普一个知识点,全球证券市场中,交易量最大不是股票,基金,期货,交易量最大是债券。而债券最大的风险是违约风险。即使是被视为最安全的无风险资产的国债,违约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比如俄罗斯、阿根廷、希腊,很多国家的国债都曾发生过违约事件。

很明显,不同国家的违约风险是不一样的,像美国、中国、德国这样的国家,违约风险就比较小。

那么这些违约风险的大小高低怎么去判断呢?一般投资者,是很难精确地作出判断的。所以这就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估。这就是评级机构所做的工作——替市场上的企业、机构,国家的债券进行评级。违约风险高,评级就越低。投资人就会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

所以,一个靠谱的评级机构能够帮助好的企业和国家,以更低的融资成本拿到资金。这样就可以帮助市场更好地完成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如果评级机构突然不靠谱起来,那结果也将是毁灭性的。

2008年次贷危机

2008年的次贷危机,当时标普,穆迪,惠誉这三家同时给美国的房地产次贷产品打出了非常高的信用评级,但许多投资者对次级房贷债券的风险一无所知,凭着对评级机构的无脑信任疯狂购买,这些垃圾债券还被欧洲各大银行大量买入,垃圾终究还是垃圾,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灾难。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到了2010年,希腊突然爆发了债务危机,进而引爆了整个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三大评级机构在这其中也是“功不可没”,因为在09年之前,为了把希腊送进欧盟,这三家机构一致给予希腊很高的信用评级,而没有去准确反映其财政状况的恶化和偿债能力的下降。随着09年希腊政府财报的公布,这些机构迅速下调希腊的评级,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和债务融资成本的上升,对着希腊经济当头就是一闷棍。这招“捧杀”玩的是真绝。

你说这可能只是误判。评测机构相对还算得上独立客观第三方。下面这件事可能会让你彻底明白,独立客观只是理想,终究无法对抗金融霸权。

标准普尔硬刚美国政府

2011年,一个重大的事件震动了金融市场,那就是标准普尔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将美国联邦政府的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降至AA+。你知道,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为美国一直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债务发行国。

那么,为什么标准普尔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原因其实跟美国的财政状况有很大关系。当时,美国国会经过长时间的辩论和拉锯战,最终修改了预算控制法案,并提高了政府的债务上限。这个决定意味着美国政府将继续增加借债,而这对于评级机构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风险信号。

标普这次硬刚美国政府,开始让人们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到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而美国政府呢,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不满。

美国政府的反应来得非常迅速。就在标普下调评级后的第二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就开始了行动,对标准普尔展开了调查。这很明显就是一种报复性的反击。

到了2013年,这场纠纷进一步升级。美国政府正式对标准普尔提起了一项高达50亿美元的欺诈诉讼,指控其评级决定存在问题。而标普自然要强烈的反驳,并且声称这是对其2011年降级决定的一种报复。

不过,美国政府对标准普尔提起的50亿美元欺诈诉讼最终以和解告终。在2015年,标准普尔同意支付13亿7500万美元的和解金来解决这起诉讼。

看到头铁的标普如此下场,其他两大评级机构,惠誉和穆迪,乖乖的保持了美国的AAA评级。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种突如其来的评级下调更是带有一种带有目的蓄意打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在国内进行了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还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然而,评级机构似乎忽略了这些积极的因素,只是片面地关注了一些短期的、表面的经济数据。

这种评级调整对中国经济和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评级下调会直接增加中国企业和政府的融资成本,影响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这还可能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强烈质疑和批判国际评级机构的行为。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国家的信用评级的问题,更是对国际评级机构公正性和责任感的严峻考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客观、公正、负责任的评级机构,而不是满足于自身利益、忽略市场真实情况的所谓“专家”。

0 阅读:1

财才单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