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京剧院院长:国内不再有一个京剧剧院能养活自己了

文山聊武器 2024-12-14 06:44:37

杨赤与袁世海的艺术之旅

1982年,杨赤怀着对袁派艺术的仰慕和追求,正式拜入袁世海门下。袁世海作为京剧界的泰斗,对杨赤的第一印象极好,认为他音质清亮,嗓音条件出众,学戏勤奋,天赋颇高。在收徒仪式上,袁世海庄重地将自己的折扇递给杨赤,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得下苦功夫,才能挑得起这份传承。”杨赤双手接过折扇,郑重表示一定不负师恩。自此,他们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师徒生涯。

袁世海非常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他常常对杨赤说:“唱念做打,没有一样可以马虎,基本功是京剧演员的命根子。”每天清晨,袁世海总是早早地来到排练场,亲自监督杨赤练声,从发声到吐字,从行腔到换气,每一个细节都要一遍又一遍地纠正。有一次,杨赤在练《将相和》时,袁世海发现他的台步不够稳健,当即停下排练,亲自示范,讲解步伐的力度和节奏。随后,他让杨赤反复练习,直到动作达到标准。

生活中,袁世海对杨赤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他常常邀请杨赤到家里吃饭,为他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演艺经历和台上台下的趣闻轶事。有时,袁世海还会亲自下厨,做一桌家常菜,师徒二人边吃边聊,讨论京剧的表演艺术以及如何传承发扬。

杨赤的舞台生涯与国际交流

1984年,杨赤调入大连市京剧团,正式开始了他职业生涯的新阶段。进入剧团后,他迅速以自己深厚的艺术功底和扎实的基本功引起了同事们的注意。无论是日常排练还是舞台演出,他都保持高标准,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从1980年代末开始,杨赤的名声逐渐走出国内,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他所在的大连市京剧团也因他的出色表现,多次受邀到海外进行文化交流。在英国演出时,杨赤用流利的英语向当地观众讲解京剧中的唱、念、做、打,还亲自演示一些经典片段。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都纷纷起立鼓掌。

在法国的演出中,杨赤挑战了一出高难度的折子戏《四郎探母》。他用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和细腻的身段表演,将杨四郎的矛盾和复杂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演出结束后,当地媒体在评论中高度评价他的艺术造诣,称他为“中国京剧艺术的杰出代表”。

随后,他又随团前往德国,带去了改编后的袁派剧目。这些剧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戏剧冲突和情感层次,特别符合西方观众的欣赏习惯。演出期间,一位德国戏剧评论家在后台采访杨赤,对他的表演技巧以及他对角色的深刻理解表示赞叹,并称他为“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在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杨赤演出了京剧经典《群英会》。他细腻的表演将曹操的权谋和狡诈表现得惟妙惟肖。演出结束后,日本的京剧爱好者对他的演出大加赞赏,甚至有日本年轻演员向他请教表演技艺。

在中国台湾的演出活动中,杨赤则以一出《龙凤呈祥》惊艳全场。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充满感染力,尤其是他在唱腔上的细致处理,赢得了台湾观众的一致好评。演出结束后,台湾的戏迷团体主动与他交流,邀请他在京剧研讨会上分享表演经验。

深造与艺术创新

1996年,杨赤决定在艺术上更进一步,选择入读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进行深造。在课堂上,他系统学习了京剧的理论知识,包括剧目创作、表演艺术史以及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相互关系。杨赤格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次听完课后,他都会结合自己的表演经验,深入思考这些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表演。他的导师经常在课后与他讨论这些问题,认为杨赤的见解独到,对艺术有着很深的理解。

1999年,杨赤完成学业后,决定把袁派剧目重新整理和改编。他着手挑选了几部经典剧目,其中一些戏长期以来因为难度较高或者剧情稍显单薄而较少上演。杨赤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整理出关于这些剧目的背景信息,并根据观众的欣赏习惯,对剧本的情节进行了调整。

在北京建国五十周年献礼演出中,杨赤带领团队演出了重新改编后的袁派剧目。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引人注目,每一个身段和唱腔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群英会》中,他饰演的曹操将权谋与威严展现得十分到位,尤其是几个关键唱段处理得恰到好处,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同年,杨赤带着这些改编剧目参加了在江苏举办的中国艺术节。演出结束后,许多业内专家称赞这些剧目为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结合的典范。一位戏曲评论家特意撰文提到,杨赤在保持传统艺术核心的同时,赋予了袁派艺术新的生命力。这些改编后的袁派剧目获得了多项艺术大奖,包括全国戏剧表演一等奖和优秀剧目奖等。

大连京剧团的发展困境

虽然杨赤带领下的大连京剧院在艺术质量和剧目表现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整体发展仍然陷入困境。剧院曾尝试通过排演经典剧目吸引观众,却发现无论内容多么用心打磨,来看戏的观众依然有限。门票收入几乎无法覆盖演出的成本,尤其是在场租、灯光、服装等各类开支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剧院的财务状况变得越发紧张。

过去,京剧的观众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对传统艺术充满热情,会主动买票进剧院支持。然而,现在的观众群体却在不断缩小。杨赤多次观察到,剧场里的座位大多被白发苍苍的老人填满,他们认真听戏,还时不时跟着轻声哼唱;而年轻人却极少露面,就算偶尔有一些,也是因为陪同家人,表情大多显得茫然或无聊。剧院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年轻人,比如降低票价、提供学生优惠,但成效有限。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杨赤组织了多场社区推广活动,希望能够通过近距离的互动为京剧吸引新的观众。活动结束后,有老人特意上前感谢杨赤,直言已经很多年没看到这么好的表演了。然而,他也注意到,整个场地中,年轻观众寥寥无几。杨赤无奈地说:“如果连这种机会都吸引不了年轻人,那以后剧院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未来京剧的发展方向

杨赤对此并没有坐视不管。他开始向政府部门积极建言献策,希望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来推动京剧的发展。他强调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推广和创新。他提议政府增加对戏曲院团的资金支持,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年轻演员的培养以及剧目的创作与传播。

与此同时,杨赤还提出了将京剧艺术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议。他认为,要让更多年轻人接触京剧,就必须从学校抓起。他组织剧团开展了多场“京剧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小学生走进剧院,近距离接触京剧。他亲自担任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介绍京剧的历史和特点,并现场示范经典唱段。

为了让更多偏远地区的群众能够欣赏到京剧,杨赤还组织了“送戏下乡”活动。他带领剧团深入农村和小城镇,将经典剧目带到这些平时难以接触高水平戏曲表演的地方。除了直接与观众互动,他还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京剧艺术。他组织剧团录制了多部经典剧目的高清视频,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这些视频让无法走进剧场的观众也能感受到京剧的魅力,一些年轻人通过观看网络视频开始对京剧产生兴趣。

与杨赤也关注到其他剧院在传统剧目挖掘和整理方面的成就。2024年6月,北京京剧院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以《水淹七军》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剧目。这些剧目由“红生泰斗”李洪春的嫡孙李孟嘉主演,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杨赤对此表示赞赏,并特意研究了这些剧目的改编思路和表现方式。他认为,北京京剧院的这种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的方式,为传统艺术的守正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资料:[1]刘亦恒.“美好的”应有更多“被看见”的可能——一个戏曲传承者对京剧艺术现状的思考[J].东方娱乐周刊,2023(11):148-150

0 阅读:237
评论列表
  • 2024-12-15 12:50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158
    2024-12-16 07:50

    没有创新,还是几百年扮相,现代人根本就分不清谁是谁了。没有创新新的剧目,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古代的戏剧都是现实中生活的表演。现在还在演几百年前的剧目。不被淘汰才怪呢。

文山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