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晚清时期,清廷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就处于衰败状态——当然,历朝历代后期,地方割据情况都会出现,这倒不是清朝的特例。晚清覆灭后,中华民国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这意味着不论是北洋军阀集团还是后来的国民党政权,都无暇对边疆地区进行相对积极的经营。

而本文今天要说的,就是1930年代,新疆叶城一度出现一个西亚传统模式的政权(为了保证文章不被和谐,懂的都懂,别抬杠)。
那么,这个政权因何产生?并且最终结局如何?
1、叶城风云事情还得从1932年说起。
当时中华民国新疆省主席是金树仁。不过老金的统治力度和水平存在很大问题,加上国民党中央对于新疆的局势统治力度接近于0——要知道当时即便是内地,也存在川军、滇军这些军阀势力。因此金树仁只能依靠个人能力来维持中华民国对新疆的统治。
但是毫无疑问,金树仁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大概从1932年开始,新疆就出现很多动荡现象。
当时起源于和田的和田YSL武装比较强势,并且多次打败民国的军队。在1933年4月左右,和田YSL军队(下文简称伊军)占领叶城县,而后在当地建立了西亚传统模式的政权。

当然这是一个伪政权。这个伪伊政府建立以后,在叶城的统治四个字形容,那就是倒行逆施:比如掠夺民间财物,罗织罪名杀害当地百姓。当然,虽然伪伊政府是以宗教的名义,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强取豪夺才是核心。
比如有的老百姓家里财物颇丰,被伪伊的当家人看上以后,当家人就会罗织罪名予以没收,至于是否合理,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土匪会跟你真的讲理?而且,被霸占财产乃至杀害的,不光当地汉人,几乎是哪个族群的都存在。
不过,伪伊的这支实际上就是土匪武装的队伍,当时占领叶城的时间没多久就被赶走了——因为当时新疆各地的情况很混乱,很多反抗军处于各自为战而且互不隶属甚至存在严重矛盾的状态。比如当时和田还有一支武装就和占领叶城的伊军不对付,双方大打出手。同时,来自喀什的队伍趁机占领叶城。叶城伊军一度沦为丧家之犬。
2、马仲英进入叶城不过随后没多久,来自喀什的武装撤离叶城,叶城伊军在沙比尔汗的率领下重新占领叶城。而后没多久,和田方面出现讨伐叶比而汗的队伍(当然这支队伍也是伊军),叶比而汗在混战中被俘,最终丧生。之后叶城继续处于各路武装混战、争夺的状态。
这一动乱局面在1934年夏天出现转折。
这一时期,回族军阀马仲英带着部队出现在叶城一带,并且和占领叶城的伊军展开争夺战。最终马仲英的队伍暂时控制了叶城。

马仲英和盛世才争霸新疆失败后,逃到的叶城。而苏联人支持盛世才。所以苏联人派人联系马仲英,从中斡旋。马仲英在苏联人的压力下,决定把队伍交给部将马虎山,而马仲英本人去苏联(当然去了苏联以后,马仲英之后也神秘消失了)。
之后盛世才和马虎山爆发军事冲突,在苏联人的支持下,盛世才打败马虎山,接管了叶城。
3、结语可以说,1933年-1934年,叶城的伊军组成的非法政权,是被马仲英彻底消灭的。而盛世才的统治,杜绝了死灰复燃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