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也好,计划经济也罢,上世纪那个强大的“工业美国”都难以迅速重现。
很多时候,“逆全球化”被等同于贸易保护和国家干预,被视为与“全球化”相反相成的另一面。准确地说,逆全球化也可被视为美国主导并认可的供应链近岸化、友岸化。
全球化在新世纪伊始随着中国加入WTO迈进黄金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将全球化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在全球金融危机前达到巅峰,随后步入平稳期,隐隐有滑落的态势。因为即便是在全球化的黄金时期,贸易壁垒也只是有所降低而不是被完全打破,利益分配终究没有极致的公平,相关各方的怨气都在一点点积压中,随着脆弱的全球金融体系在金融危机中崩塌而被渐次点燃,贸易保护的回旋镖被再次频繁祭出。
而且,这一次,因为种种原因深陷“去工业化”,如今想要“再工业化”的美国,挥舞的更加起劲。
早在2010年左右,众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已经出现了反对全球化的浪潮,美国及英国不过是最后下场并且动作最大的主要经济体。
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到最大反对者,美国仅用了不到20年时间。2008年,美国企业海外盈利近万亿美元,接近国内盈利的2倍,彼时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与修订尽在美国之手。(全球押注的日本企业某种程度上很像此前的美国企业,海外利益重大,但日本企业并没有完全的主导权)
对于美国来说,逆全球化的具象就是墨西哥北部的汽车装配厂、美国东南部到东非的港口、加拿大的矿山,越南和印度的工厂也可以算上(友岸化)——有了这些,美国才会对始终居高不下的对华逆差稍稍放松一些。
美国的逆全球化,针对中国的意图非常明显,但中国并非唯一的目标,对全球化信心的下降使得美国开启了无差别模式,与欧洲的钢铁、铝关税纷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谈等,甚至英国脱欧,都是围绕美国利益优先而推进,美国利益至上的光环下,一切盟友无所遁形,都可以谈、都可以出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亚洲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占比和发展势头叠加及紧密度,远远超过北美地区的影响力。
美国主导的逆全球化之下,中国仍然是不少跨国公司争相布局的中心市场,虽然与此前相比,中国市场的分量已经被大幅削弱,但这让美国依然很是不开心。
逆全球化是对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地缘因素成为关键,但与消费者建立密切联系仍是主旨,本地化供应链的成本,即便是美国,也不能完全无视。
按照美国金融机构和智库的预测,如果将所有不用于本地消费的外国制造业转移出中国,那么需在五年内耗资约1万亿美元才有望实现,而且这需要原有企业主体的坚定推动,以及中国方面的积极配合。
对资源的争夺、对尖端技术的封锁,对关键地缘节点的掌控,所有的对抗与合作瞬息即变,不变的是,全球经济始终是互利共生的生态圈,只是主导权会易手。
当全球贸易从效率模式转为安全模式,美国、中国、欧盟、日韩、印度,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难言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