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天成元宝铅钱探析

文锦汇 2024-11-10 21:08:40

“天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年号。“天成元宝”是其在天成年间(926-929年)铸造的货币,现所见多为青铜材质的小平钱。这些钱币形制仿“开元通宝”,但面文精美程度远不及“开元通宝”。从铸钱工艺来看,这些钱币钱文清晰,面文为“天成元宝”,隶书,旋读。其中面文“元”字右挑,现存数量稀少,被誉为“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枚铅质天成元宝钱,出土于广西桂林一带。其直径25.5毫米,厚0.7毫米,重3.2克。五代十国时期,后唐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铸造的天成元宝钱为青铜材质。那么,这枚出土于桂林地区的天成元宝铅钱是何人铸造?与后唐又有何渊源?

907年,朱温(即后梁太祖)篡位称帝,建立后梁,改元开平。而坐拥河东的晋王李克用仍奉唐朝为正统,直至其去世。923年,其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邯郸)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国号,史称“后唐”。同年,后唐攻灭后梁,夺取豫、鲁等地,之后定都洛阳。后唐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十国之前蜀也被其所灭。在南方诸国中,除南吴、南汉外均奉后唐为正统,并向其称臣纳贡。鼎盛时期的后唐,东接海滨,西括陇右、川蜀,北带长城,南至岭南。

926年,李嗣源与变兵合谋回攻洛阳,李存勖中箭身亡。同年四月,李嗣源称帝,改元天成,并更名为李亶。933年11月,病榻上的李嗣源得知次子李从荣武力夺位失败被杀后,受惊而亡。936年,洛阳守将开城投降,后唐末帝李从珂也自焚于洛阳城玄武楼,时年五十二岁。后唐的覆灭,在一场滔天的烈火之中,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此时南方地区有南唐、南楚、南汉等国并存。其中,南楚(907-951年)由马殷创建。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封割据湖南一带的马殷为楚王。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册封马殷为楚国王,楚国正式成立,史称“马楚、南楚”。马殷奉后唐为正统,使用天成年号,将潭州(今长沙)改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建宫殿设百官。930年11月,马殷病逝,次子马希声继位。951年11月,南唐趁南楚内乱之时,攻占长沙,将其灭亡。

全盛时期,南楚控制着潭州、衡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全州、桂州、梧州、贺州、柳州和象州等二十四个州,这些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南省全境、贵州省东部、广东省北部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区域。政治上,马殷实行尊奉天子、抚慰士民的保境安民政策。经济方面,他注重农业、茶叶种植和纺织业的发展,并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发展与中原及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为了促进商业繁荣,马殷铸造了铅钱和铁钱这两种笨重且不便携带的货币,在南楚境内流通。这使得商旅在出境前必须在楚地购买大量产品以销往各地,从而促进了南楚的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使其成为一个富庶的国家。

五代十国时期,除南楚之外,南汉也曾铸有铅钱。南汉(917-971年)是刘䶮在岭南地区建立的政权。他在917年称帝,改元“乾亨”,定都番禺(今广州),国号为大越,次年改为汉,史称“南汉”。南汉政权铸造了大量的乾亨和开元铅钱,这些钱币大多薄小且质量低劣。在两广一带曾出土过许多这类钱币,广东阳春至今仍保留有南汉政权的铸钱遗址。

那么,这枚铅质天成元宝政权钱究竟是谁所铸?首先,可以排除后唐,因为后唐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其铸造的天成钱为青铜质。从历史文献来看,当时占据过桂林的有南楚、南汉等政权,且都铸行过铅钱。因此,这枚天成元宝铅钱应是南楚或南汉所铸。

关于南楚、南汉政权使用年号情况,马殷受后唐册封为楚国王,并奉后唐为正统,使用天成年号。而南汉刘䶮称帝后自建年号,自称为长安贵族,不愿接受后唐封王,并蔑称后唐皇帝为“洛州刺史”。在南楚、南汉政权占据桂林之前,马殷就在开疆拓土中取得桂林。据史料记载,天成元年 (926年) 10月,后唐为静江军节度使(治所在桂州,即今桂林)、桂州管内观察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扶风郡王马賓(马殷之弟)加食邑实封。而南汉则于乾和九年(951年)趁南唐灭南楚之际,占领桂林等地。由此可知,天成年间占据桂林的是南楚而不是南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定这枚出土于桂林的天成元宝铅质钱,应是南楚政权在后唐时期所铸,铸期在天成年间,由静江军节度使马賨主持铸造,地点为桂林。该钱币的铸造主要是为了促进商业发展,使楚地经济繁荣。由于铅钱陋劣,且易熔作别用,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弥足珍贵。

0 阅读:38

文锦汇

简介:探索中华文明,以古玩为主、文玩为辅,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