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窑器,以其古朴大方的造型和独特的玛瑙釉,在中国陶瓷领域独树一帜,深受收藏者青睐。然而,由于历史久远及战乱、天灾等因素的影响,现存的北宋汝窑器极为稀少。据有关统计,全球各大博物馆仅藏有70余件北宋汝窑器。遗憾的是,这些藏品均缺乏明确的考古发掘记录,其真实身份难以确定,是否源自北宋宫廷亦无从得知。
众所周知,河南汝窑自北宋时期开始烧造瓷器,曾为皇室进奉御用瓷。不幸的是,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占汴梁(现河南开封),北宋首都遭受重大损失,此事件被称为“靖康之难”。自此以后,北宋御用汝窑,窑毁火熄。
北宋“靖康之难”后,宋徽宗赵佶和其子钦宗赵桓、皇后后妃及国戚重臣等3000余人被金国俘虏,迁往北方。同时,北宋宫中珍宝被洗劫一空。金国将所掠财宝分半赏军,余者装车两千,水陆并进运回金国。由此,部分“北宋御用汝窑器”落于金兵之手,后散失于北方民间,另一部分则入金宫。
“靖康之难”是“北宋御用汝窑器”首次且最严重之劫难。此后,“北宋御用汝窑器”又历经七次劫难与迁徙,其受损毁程度不言而喻。
第二次劫难是元朝灭金。1272年,元朝定都北京。金国所藏的“北宋御用汝窑器”随之从金国首都迁至元朝首都北京。
第三次劫难是明朝灭元。1368年,明朝定都南京。元朝宫廷所藏的“北宋御用汝窑器”再次迁移,由元朝首都北京移至明朝首都南京。
第四次劫难是明朝初年。1399年8月至1402年7月,明燕王朱棣与其侄子明惠帝朱允炆因争夺皇位而爆发了“靖难之战”。最终,朱棣取得胜利,攻占南京后迁都至北京。因此,原藏于南京的“北宋御用汝窑器”又再次被转移至北京。
第五次劫难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导致明朝灭亡,并建立了大顺王朝。然而,大顺政权在北京的统治仅维持了40多天,便被清军和吴三桂的军队击败,大顺军随后撤退至西安。在逃离北京时,李自成将明朝宫中的珍宝洗劫一空,其中包括珍贵的“北宋御用汝窑器”,这些文物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第六次劫难是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860年(清咸丰十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并焚烧圆明园,致使清宫珍宝遭到掠夺。其中,清宫所藏的“北宋御用汝窑器”再次遭受严重损失。
第七次劫难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故宫失窃。1912年,满清王朝结束统治,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根据与清庭的优待协议,清朝小皇帝溥仪继续住在北京紫禁城,直至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才将溥仪逐出紫禁城。在这12年间,溥仪及其同伙盗取了大量北京故宫文物,其中可能包括“北宋御用汝窑器”等珍贵文物。
从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至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北京紫禁城,在这797年间,“北宋御用汝窑器”经历了七次毁灭性损失。虽然无法确切知晓损毁的具体细节与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灾难造成了大量“北宋御用汝窑器”的损毁和流失。随着时间推移,现存的“北宋御用汝窑器”数量逐渐减少,这是其存世量极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历代珍宝都有一个聚散的过程,“北宋御用汝窑器”也必然遵循这一规律。历经多次兵荒马乱,流落民间的“北宋御用汝窑器”都有一个再次向后朝皇室聚积的过程。基于此,笔者认定以下两点:
1.关于中国两岸故宫收藏的40件北宋御用汝窑器,应是前朝皇室遗物和民间征集物的混合体。目前,这40件汝窑器均为传世品,没有出土记录,且来源不明,因此难以称之为传承有序。实际上,在这40件汝窑器中,有多少真正出自北宋汴京皇宫,这一点无人知晓。
2.古董收藏既取决于权力和金钱,也取决于机会和运气,后者尤为重要。虽然清朝皇室拥有权力和金钱,但民间收藏家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和运气,他们更接近民众。
两岸故宫收藏有40件北宋汝窑器是不争的事实,而民间同样藏有一定数量的北宋汝窑器也是事实。对民间所藏北宋汝窑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全盘否定,是错误的做法。就北宋汝窑器而言,两岸故宫所藏40件仅是幸存于世的一部分,还有众多散落在民间。对于北宋汝窑的学术研究,无论是官方藏品还是私人收藏,其提供的证据都应被同等重视,并且这些文物的学术价值均需得到充分认可和尊重。
无论是清宫藏品还是民间藏品,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均为北宋汝窑研究的重要基础。如果只认定两岸故宫所藏才是真品,而民间所藏皆为高仿,这种观点实属幼稚可笑。
考古工作犹如“盲人摸象”,面对中国悠久而神秘的历史,由于古籍资料和文物的缺失,考古工作者在探索过程中往往难以全面把握。尽管他们努力还原历史真相,但完全弄清某一事件仍具挑战性。因此,明智的考古工作者在得出结论时会考虑多种可能性,留有余地。相反,不成熟的考古工作者可能因将局部视为整体而做出绝对化的结论,其学术观点的可信度自然值得商榷。
此外,笔者认为:将中国两岸故宫所藏“天青色汝窑器”作为“北宋御用汝窑器”的唯一标准物,是当前北宋汝窑研究中的一大误区。
火照本文认定中国两岸故宫所藏40件天青色汝瓷不能作为“北宋御用汝窑器”的唯一标准物,此观点基于两条确凿证据。
1.中国两岸故宫所藏的40件汝瓷中,没有一件是“卵白色汝窑器”。
历代古籍资料中有明确记载,在北宋御用汝窑器中存在一种“卵白色汝窑器”,且多位古代大家曾收藏过这种瓷器。然而,详查中国两岸故宫所藏的40件北宋汝瓷,釉面均为天青色,无一为卵白色。这一缺失无疑是一大遗憾。
火照插饼2.中国两岸故宫所藏40件汝瓷中,没有一件有“蟹爪纹”。
明曹昭《格古要论》、明高濂《遵生八笺》、明谷应泰《博古要览》、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清朱琰《陶说》、清梁同书《古窑器考》、清唐铨衡《文房肆考》以及中华民国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古籍文献中,均记载北宋汝窑器釉面有“蟹爪纹”特征。古代多位学者曾亲眼目睹此特征,并将其作为辨别真品的关键标志(类似于钧窑瓷器上的“蚯蚓走泥纹”)。因此,在中国历代收藏界形成了“有蟹爪纹者为真”的观点。然而,中国两岸故宫博物院所藏40件北宋汝窑器中,无一存在“蟹爪纹”。这一发现无疑给北宋汝窑器的研究带来了遗憾。
言而总之,在北宋汝窑研究中,确立标准物是首要任务。然而,仅将中国两岸故宫所藏的40件“天青色汝窑器”作为研究与鉴定的唯一标准物显然不足。这种以局部代全局的做法,犹如盲人摸象,容易导致错觉与误判。例如,当前学术界对“北宋御用汝窑器”烧制时间的误判就是一个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