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大吐苦水,说她四年级的儿子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碰到一点困难就往后缩,而且特别难以接受失败。
每天做作业时,总是不停地喊她过去帮忙:
“妈妈,这道题我不会,你快来帮我做做。”
“妈妈,这个字我不会写,你给我写一遍呗。”
学习上,一遇到难题就搁笔不写了,考试要是没考好,就再也不想学了。
跟他爸下棋也是,因为老是输,就不肯再玩了。
总之,稍微受点挫折就投降,完全没有迎难而上的劲头。
朋友也试着引导过,但都没有效果。
再看看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干什么事都斗志满满,不由得感叹:
为什么有的孩子受挫之后,很快就能满血复活,而有的孩子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灰心丧气,再也不想尝试了?
实际上,孩子的这种“知难而退,遇挫即哭”的表现,就是“抗挫力”薄弱的体现。
父母不经意的言行,有时会向孩子传递消极的信号,给他们设定无形的界限,从而让孩子变得脆弱。
尤其是以下这三种行为,作为家长真的要反思。
错把羞辱当惩罚
前段时间,看到一段视频:
商场内,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打翻了手里的粥,他的妈妈严肃地要求孩子趴在地上,亲手用纸巾清理,孩子一边擦一边哭。
这时,几位年纪稍长的阿姨见状,纷纷上前劝说这位妈妈,甚至抢过纸巾,想帮孩子一起擦。
此时,现场有人陆续围观,窃窃私语。
而这位妈妈则站在旁边看着,坚持让孩子自己擦,并认为孩子犯了错就该自己承担责任。
男孩脸上满是自卑和尴尬,加快了擦拭的动作。
当他擦完起身后,低着头坐回餐桌,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
这位妈妈的出发点虽好,却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自尊心。
这样的惩罚方式,只会让孩子对“犯错”有极大的恐惧。
那么在未来,即使他无意中犯了错误,也可能会因为害怕,而选择逃避责任、寻找借口。
真正的教育,要在责任与关爱之间找到平衡,让孩子承担责任的同时,感受到支持和鼓励,而不是简单地将错误与羞辱划上等号。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丽艾恩曾指出,承担后果与惩罚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行为本身,而非针对个人。
承担后果,更多意味着解决问题和责任教育,而不仅仅是让孩子承受痛苦。
错把捧杀当表扬
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
赞美、信任或者期待,能激发人的动力和安全感。
许多父母因此奉行“鼓励式教育”,认为夸奖孩子,会让他们更加优秀。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称赞都有益处,某些看似鼓励的话,也可能是一种打击。
看过一个案例:
一名初中女孩小文,在数学考试中突然昏迷,经医生初步评估,认为是过度紧张所致,并建议找心理科进一步咨询。
经过专业的心理诊断,确认小文患有重度焦虑和抑郁情绪。
尽管小文妈妈强调自己一直采用的是鼓励式教育,但咨询师在与小文深入交谈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来,小文曾因一次数学考试考得好,受到了父母热烈的赞扬和鼓励。
然而,父母在赞扬的同时,也对下一次考试表达了更高的期待。
这使小文开始对数学考试产生恐惧心理,担心自己无法超越之前的成绩,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其实,当孩子向父母“炫耀”自己的小成就时,往往只是渴望得到当下的认可与肯定。
倘若父母总是把关注点放在“下一次”的期待上,就会忽视孩子跟你分享成就时的情感需求,使得孩子的喜悦瞬间被对未来的担忧所取代。
这种看似鼓励的做法,实质上却在无形中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在他们的心头压上了重重的石头。
《被人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指出:
“不管批评教育,还是表扬教育,都不可取。”
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向导和伙伴,而不是发号施令、奖惩分明的“大老板”。
父母在表扬孩子时,应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仅仅看重结果,以避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不要用表扬或惩罚来框住孩子的行为,而是引导孩子去体验、去思考、去探索,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掌控自己的人生。
错把挫折当教育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差别感觉阈限”。
它描述了一种现象:
当我们习惯了某种程度的刺激后,对于更强烈或更微弱的同类刺激,我们的感知差异会相对减弱。
比如,长时间接触较凉物体后,再去触摸更凉的物体时,那种冰冷的触感就不会那么显著。
基于这一原理,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提前经历一些艰难困苦,会有助于他们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综艺节目《四大名助》中,有一位“虎妈”,安排了女儿跟随舅舅去沙漠进行为期三天两夜的“历练”,意图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女儿的意志力。
出发前,“虎妈”还叮嘱自己的弟弟,对女儿要严格。
在节目中,女儿哭着对妈妈说:
“今后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永远不会因为那三天两夜的痛苦变得坚强,我只会记得是你让我受了折磨。”
其实,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源自于父母。
困难面前,他们本能地渴求着父母的慰藉与力量,从而获取面对困难的勇气与自信。
所以,当孩子发现父母非但没有施以援手,反而让他们直面更大的磨难时,他们的内心可能会感到极度崩溃,开始自我怀疑,也难以再信任父母。
《教育的选择》中写道: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要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能够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孩子成长的路上,难免碰到一些磕磕绊绊。
千万不要刻意制造挫折。
孩子需要的,是挫折来临时父母温暖有力的陪伴与引导,而不是父母人为设置的艰难险阻,让挫折变成孩子无法承受之重。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说:
“父母如果在眼界格局上没法帮助孩子,那么请一定要相信孩子,真诚地欣赏孩子,这也是一种超强的养育力量。”
家庭,是孩子的起点,更是塑造孩子未来的摇篮,父母不仅是引路人,更是同行者。
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面临困难时,给予温暖和鼓励,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而不是子女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在他们心灵深处投下阴霾。
愿我们都能铭记这一点,共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