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吧,大家虽然穷点儿,可什么都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香儿喽。
那会儿啥都没有的时候真是的,一天到晚守着那饭锅做梦。锅里哪次能蒸点什么出来,要是能蒸出几粒米来那是巴不得的事儿。没米了还能蒸出马铃薯,可是如果连马铃薯都没了,那就剩下溜溜秫秸了。秸子蒸出来就是那么个鲜香味,这不,才一想起就让人垂涎欲滴啦。
再说锅里有没有粥,有的时候就是一桶热水煮着几棵菜叶子,那得多滋润有营养啊。过年的时候好不容易才能吃上块肉和几尾鱼,可那味儿嘞,越品越香啧啧。每吃一口都得细嚼慢咽,怕一不小心就吞下去了。那时候物资是多么的宝贵,哪儿敢浪费。
菜园子里就算是豆芽菜,我们吃起来也是酷爱的很。煮好了那豆芽炖的又嫩又绿,再往里撒点辣椒粉和花椒面,吃一口真是喷香遍地。吃到最后那豆渍子都得舔干净,留下一口吧,再吸溜溜的也是香。
俺家住的那地儿,离小卖部挺远的。买包烟得走好几里地,所以家里人都比较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也是为了省着钱。当时对咱们来说,挺崇洋气的一包烟就值几毛钱,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儿。更别说买些其他零食了,想吃点心得先掂量下家底够不够花。
买些蔬菜什么的,更是得盘算盘算。不过那会儿买菜也管够,种子一撒下去就能疯长。胡萝卜生菜,哪个不是硕果累累。摘一捆回来炖一锅,能配上一大碗干馍儿可香了。光那香味就得让人吞上几口唾沫。
衣裳嘛,能穿几年是几年。旧了总得给它打补丁再接再厉。没钱买新的,穿在身上虽说破了点,却也异常亲切舒坦。也不愁染色掉色这么一回事儿。
不太富足的年代,可有别样的温馨。就拿个过年来讲吧,收获了不多但很开心。拿着那两毛钱压岁钱,我是乐开了花儿。虽然第二天就又被要回去了,却也没太在意。压根儿就不曾奢望太多,只盼一家人热热闹闹团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