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瓦格纳,俄方交了底,事实证明:中国对普京的判断,没错

历史有小狼 2025-03-22 04:20:19

2023年6 月24 日深夜,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调解下,俄罗斯雇佣兵集团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任发布消息称,瓦格纳人员撤出顿河畔罗斯托夫前往其野战营地。至此,持续了一天的紧张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一、

2023年6月23日晚 10 时 30 分,普里戈任在其“电报”社交平台账号上,指责俄罗斯国防部向驻扎在后方营地的瓦格纳人员发射导弹,“导致许多战士、战友死亡”。他誓言对此反击,还同时声称俄国防部“无能”且“克扣”应发给这一组织的弹药。

之后,瓦格纳部队从乌克兰边境进入俄罗斯,抵达素有“高加索咽喉”之称的顿河畔罗斯托夫地区。这里也是俄南部军区总部和乌特别军事行动指挥中心所在地。在击落了一架俄军直升机后, 普里戈任称,瓦格纳控制了俄南部军区总部以及沃罗涅日州一边检站,共有180名俄罗斯边防军向瓦格纳投降。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瓦格纳兵变事件”。

瓦格纳兵变事件发生后,普京立即发表电视讲话中,称俄罗斯武装力量已经收到必要的命令,以消灭那些组织武装暴动的人。“在与乌克兰的战斗期间,任何恩怨都应当放在一边,现在俄罗斯民族的命运正面临抉择。”

普京讲话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以“号召发起武装叛乱”的罪名,对普里戈任启动刑事调查立案。该罪名一旦成立,最高可被判处12至20年有期徒刑。

面对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指控,普里戈任否认他的行动是“军事政变”,而将之称为一场“正义之战”,称他的目的是把俄罗斯从腐败等现象中解救出来。普里戈任还强调,他无意推翻俄罗斯政府,也无意引发任何流血冲突。

二、

外界普遍注意到,兵变发生后,普京一方面将事件定性为“武装叛乱”,称俄罗斯保留采取强力手段镇压的权利;另一方面,普京又称赞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作战的瓦格纳武装人员是“英雄”,将挑起叛乱者与一般人员做了区分,并通过卢卡申科之口,表明愿意给事件参与者提供出路的态度。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认为,普京之所以采取“高举轻放”的做法,表明普京不希望在与西方战略博弈的同时上演内部流血事件,因为这将伤及俄罗斯社会稳定,打击俄罗斯国际形象。因此,“普京想稳妥地解决严峻事态。”

普里戈任兵变的公开理由是“后方遭袭”,但其背后还有其他原因素。一是,乌克兰危机爆发、瓦格纳参战以来,由于作为雇佣军的瓦格纳与俄军方指挥体系相互不隶属,双方积累了不少矛盾。普里戈任也曾多次批评国防部弹药供应不足、缺乏军事配合等等。二是俄罗斯军方对瓦格纳的“收编”引起普里戈任不满。

但普里戈任清楚地知道,普京在俄罗斯拥有极高民意支持,瓦格纳与当局对抗并无胜算,因此也选择见好就收。在普京讲话后,普里戈任立即表示“意识到让俄罗斯人流血所需承担的责任”,语气里充满了妥协的意愿。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瓦格纳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帮助俄正规军控制了北顿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巴赫穆特等地区,虽然瓦格纳在此过程中赚取了不少利益,但也付出了巨大人员伤亡代价。

在攻打巴赫穆特的战斗中,由于俄罗斯军队配合上的迟缓,以及没有向瓦格纳部队提供足够弹药,导致瓦格纳虽然最后拿下了巴赫穆特,但自己的伤亡也很大。

2023年5月20日, 瓦格纳在巴赫穆特这场最惨烈战役中担任主攻任务。具有“绞肉机”之称的巴赫穆特前线,战争之残酷不言而喻,经过几个月的战斗,瓦格纳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也付出了阵亡 1 万人的代价。

随后,普里戈任公开发表讲话,攻击俄罗斯国防部的“无能”。普里戈任还威胁说,瓦格纳的军事行动,遭到了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的故意 “刁难”。绍伊古不仅故意不给瓦格纳及时补充弹药,还企图将瓦格纳的战斗成果嫁接到俄罗斯正规军头上,“窃取”瓦格纳的荣耀。

三、

真正导致瓦格纳发动兵变的直接导火索,是2023年6月初,绍伊古向普京提了一个建议:将俄乌战场上所有非正规武装,统一归俄罗斯国防部指挥,因为这样可以为雇佣军提供等同于军人的福利,这样能确保雇佣军得到与正规军人一样的社会保障。这个建议随后得到了普京的批准,并指示俄罗斯国防部尽快完成。

有了普京的支持,俄罗斯国防部于6月10日下发命令,要求在乌克兰的“志愿部队”必须在7月1日之前与俄罗斯国防部签署统一归俄罗斯国防部指挥的协议。

俄罗斯国防部的这道命令,遭到了普里戈任的拒绝。在普里戈任看来,俄罗斯国防部的做法,是绍伊古对自己的“报复”,是试图获得对瓦格纳的控制权。如果瓦格纳真的交给“低效”的国防部指挥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由于绍伊古的背后有普京的支持,所以他的这个命令一颁布,车臣的卡德罗夫等武装便与俄国防部签订合同。而不愿丧失对瓦格纳控制权的普里戈任,则选择“拼死一搏”,试图用发动兵变的办法,让普京收回成命。

幸运的是,在2023年6月24日上午,俄罗斯总统普京向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报了瓦格纳集团兵变一事后,卢卡申科表示愿意与瓦格纳集团负责人普里戈任举行会谈。

据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官方账号发布的消息,会谈持续了一天,双方就停止在俄罗斯领土上发生流血事件达成协议。普里戈任接受了卢卡申科的建议,停止瓦格纳武装人员在俄罗斯领土上的行动,调转方向返回营地。

四、

俄政治分析人士巴希罗夫认为,普京对这起事件的定性显示了他“为维护国家团结的坚定决心,极大震撼了叛乱参与者,动摇了参与者的意志”。其实部分瓦格纳组织成员“并非自愿参与叛乱”,“普京总统明确指出这是叛乱后,他们发现自己被误导,总统的讲话对解决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巴希罗夫还指出,来自社会的压力也是普里戈任最后妥协的重要因素。俄全国各地代表、政要、宗教领袖等都对这起事件强烈谴责,并明确表明他们站在俄联邦政府以及稳定和平一边。比如俄国家航天公司前总裁罗戈津在社交媒体上告诫普里戈任“不要助敌”,而“要全力支持前线”;俄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科热米亚科也发表声明,号召瓦格纳组织成员“清醒”,“不要犯下必将后悔的罪行”。

对于这起兵变,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亚当·霍奇称,美国总统拜登已听取有关俄罗斯国内局势发展情况的简报,美方正在关注俄罗斯局势,并将与盟友和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协调。无论结果怎样,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不会改变”。

2023年6月25日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就瓦格纳集团事件举行了记者招待会。面对记者的提问,中方表示这起事件是俄罗斯的内政,作为友好邻邦和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方支持俄罗斯维护国家稳定,实现发展繁荣。中方相信普京总统有能力处理好这一事件,因为在这一事件中,“所有主要因素——政党、公民社会机构、地区和联邦政府机构都聚集在普京总统身边”。

事实证明,中国政府对这起事件的预判一点也没错,普京很快便掌握了主动,迅速平息了这起兵变。

五、

瓦格纳事件平息后,普里戈任于6月26 日发布了一条长达 11分钟的讲话音频。在音频中,他称这起事件是一起“游行”,是为了瓦格纳免于被解散,但无意推翻俄罗斯政府,更无意引发任何流血冲突。

在事件发生半个月后的7月10日,俄罗斯官方也终于对“瓦格纳事件”向世人交了个底。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宣布:“早在6月29日当天,普京就在克宫会见了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戈任以及瓦格纳高层。包括普里戈任在内的瓦格纳成员在会见中都坚决表示要效忠国家元首和最高统帅”。

佩斯科夫介绍说,普京总统邀请了 35名瓦格纳高层来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持续了约 3 小时。普京总统对瓦格纳集团 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的前线行动给予了评价,同时听取了瓦格纳指挥官们的解释,并为他们提供了进一步的就业方案。普里戈任则强调,瓦格纳永远是“国家元首和最高统帅的坚定支持者和士兵”,如果需要,他们“愿意继续为祖国而战。”

俄罗斯新闻网引述军事专家罗津的话称,由于这起事件最终没有定性为“叛乱事件”,所以从法律上讲,普里戈任不是叛乱分子,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从政治角度来看,普京会见普里戈任和瓦格纳高层带来的影响也是积极的,因为这可以尽量减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损失最小化。

搞笑的是,美国和西方一些媒体却对这次接见捕风捉影,称瓦格纳“叛乱”事件是普京的“阴谋”。英国小报《每日星报》甚至报道称,普京在和普里戈任的会面中,下令要普里戈任刺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并绘声绘色地称,普里戈任保证会“把那个人的脑袋拿到克里姆林宫里来”,以此为自己赎罪。

在接见普里戈任后,普京于次日前往达吉斯坦共和国视察。俄媒称这是瓦格纳事件后普京首次离开莫斯科视察外地,此行将重申普京的权威,展现在其领导下,国家与军队的团结稳定。

达吉斯坦共和国领导人梅利科夫表示,达吉斯坦所有人都支持普京的决定。总统的到来证明他是一个强大的领导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这一事件不会妨碍他的计划和目标。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瓦格纳雇佣兵领导人普里戈任》

《解放日报》:《危局戏剧性化解,俄罗斯经历了什么》

0 阅读:524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