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欧洲是何关系?从求着入欧到脱欧,57年前戴高乐早道出玄机

WarOH虎哥 2024-12-16 21:49:57

“如果他们今天要离开欧洲,当初何必死乞白赖要进来?”

2019年,英国经过几次全民投票决定脱欧。2020年初,英国正式离开加入了半个世纪的欧盟。

面对英国的离开,欧洲大陆的政客都很不满。法国人、德国人密集吐槽英国,法国人更是想起当年戴高乐的意见——英国不属于欧洲大陆,没必要加入欧共体。

戴高乐是现代法兰西的第一伟人,以超乎寻常的大局观闻名世界。而戴高乐最不待见的就是英国人,他曾私下说:“英国对欧洲来说,破坏性不亚于苏联”。

要知道当时可是冷战,这话背后的敌意可想而知。

说起来,在冷战初期“欧共体”建立后,英国急得直跳。见欧洲抱团发展热火朝天,英国担心自己被甩下。

英国在1963年、1967年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欧共体大佬法国不同意,准确来说是戴高乐不同意。

戴高乐曾明确地在1967年底讲话:“英国还是美国的追随者,在他们真正回归欧洲前,不能加入欧共体。”

不仅戴高乐这么认为,欧洲的老牌政客都反感英国——这个岛国跟随美国,已经是“半个美洲国家”,他们进入欧共体可能在玩“特洛伊木马”,以拆散欧共体为目的。

当时,英国被死死挡在欧共体之外,最后直到戴高乐咽气,英国才得以进入欧共体。

回到冷战中期,东西方世界正在激烈竞争,法国人为什么还对邻居英国有敌意?戴高乐讨厌英国人,是私人恩怨还是国仇家恨?2020年,英国又为什么要脱欧呢?

【一】英美联合削弱欧洲,戴高乐呼唤团结

提起英国,人们总能想起“地球搅屎棍”的外号。

20世纪中期,在撤出全球殖民地时,英国到处埋地雷:乱分国境线、煽动种族和宗教矛盾、扶持买办代言人鱼肉百姓。只要能搞乱帝国时代吐出来的殖民地,英国无所不用其极。

细数英国的历史,他们好像对“混乱”有病态的追求。在英国人看来,大国要内乱,小国要外乱,英国就能左右开弓搜索利益。

近代面对欧洲大陆国家时,英国以海盗劫掠起家,大陆上谁强就和谁敌对,一拉一打,不讲情义,只讲利益。

大英帝国能在19世纪后成为世界霸主,靠的就这种冷酷和果断,英国人将其称为“大陆均衡政策”。

丘吉尔曾说:“大英帝国最近500年的政策,一直是防止大陆上出现超级国家,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大国,将是英国的灾难。”

所以英国一直在欧洲大陆上支持“老二”或者“老三”,谁强就孤立谁,谁强就打谁,这种战术百试不爽。

拿破仑时代,法国崛起,英国人联合全欧洲打败法国。俄国崛起,英法又联合去克里米亚打败俄国。普鲁士强大,英国支持欧洲各国削弱普鲁士。

一战和二战,英国也把“均衡”玩得炉火纯青。

一战胜利后他们支持仇敌德国,防止法国一家独大。二战后又再次和美国重建西德,不惜违背联合国规定,释放纳粹战犯重建国防军牵制法国,阻挡苏联。

欧洲大陆的政治家对英国的手段都非常熟悉,而继承英国血统的美国也喜欢玩这招。二战就是美国玩的一次大陆平衡:前期给纳粹大量贷款,给日本卖战争物资,后期下场参战摘桃子。

二战的破坏让欧洲大陆彻底沦为二流,被美国和苏联压着。戴高乐是最早看出欧洲危机的人之一,他认为欧洲要联合脱离美国的控制,才能完成复兴。

然而,当时美国牵头建立了北约,在其中拥有绝对指挥权,英、美隐形结盟,成为凌驾于西欧之上的阵营。

看着英国、美国联合的昂撒文明凌驾于欧洲大陆之上,戴高乐等人大声疾呼“欧洲要团结”。50年代初,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这是法德在千年来第一次抱团。

见西欧大陆已经团结在一起,英国在海外看着干着急。当时亚非拉殖民地都在造反,英国吐出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尤其是丢掉了印度、丢掉了苏伊士运河,让英国元气大伤。

此时,英国还在坚持先美国、次英联邦、最后欧洲大陆的外交政策,但随着本国的实力不断下降,英国发现自己日益变成“小透明”。

大英在海外的影响力不如美苏,在欧洲更是没有丝毫地位,只能在英联邦耀武扬威。英国急需在经济和政治上扩大影响力,所以回归欧洲大陆,也算是无奈之举。

【二】戴高乐:英国人上门,准没好事

在欧洲大陆抱团之后,英国作为前世界霸主,第一反应不是低三下四去求大陆国家让自己加入欧共体,因为美国也不会看着英国拥抱法、德。

英国把和英语国家的关系放在第一位,这是不会变的。所以英国想以“前世界领袖”的身份建立一个新联盟,对抗法国和西德,否则大英的面子没地方搁。

1960年,英国联系北欧的挪威、瑞典,欧陆的丹麦、葡萄牙、奥地利,成立了“自由贸易联盟”。

该联盟性质和法德带头的“欧共体”差不多,目的都是在国家之间打通贸易壁垒,让工业产品和原料自由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英国拉起这个摊子,可谓雄心勃勃,但组织内的国家实力远不如欧共体。把除英国之外的成员国GDP加起来,还赶不上英国GDP的一半。

显然,靠这个联盟和欧共体竞争是不现实的,所以英国麦克米伦政府还是于1961年向欧共体提交入会申请。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此举已经有点“跌份”。

而当时的法国总统是戴高乐,他对英国的申请嗤之以鼻。

戴高乐觉得若英国要加入欧共体,说得好听点叫“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得难听点,就是“夜猫子进门,准没好事”。

英国在50年代后期已经沦为美国的“附庸”,不可能脱离美国活动,尤其是两国在核武器方面合作后,英国连“命根子”都被美国攥着。现在英国要加入欧共体,难保不是帮美国探路的。

戴高乐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加入欧共体,可能是在玩特洛伊木马。无论是“大陆均衡”传统,还是现在的英美一体化利益,英国都不可能支持欧洲统一复兴。”

彼时,美国向英国输入工业成品和技术,甚至包括军事技术,非洲、东南亚的前殖民地送来廉价资源。

但和欧洲人抱团后,英国很难从欧陆得到资源,还得花钱维护大陆国家的利益,这对商业立国的英国来说是残忍的。

所以,戴高乐害怕英国加入欧共体,是要在内部爆破这个组织。例如在大团体中搞小圈子,拉小国孤立大国,最后把欧共体拆散。英国人几百年来干的就是这个,可以说驾轻就熟。

当时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意见,但眼下法德是联合的整体,戴高乐的意见分量很重。

1961年,英国提出申请,欧共体在1962年正式拒绝。1963年春,戴高乐直言不讳地说英国是“特洛伊木马”,是美国佬的间谍,这可让英美都很生气。

英国媒体恶毒咒骂戴高乐忘恩负义,因为在二战法国沦陷时,是英国接纳了逃亡的戴高乐,他建立的“自由法国”最初就在伦敦办公。

当年英国支持戴高乐复国,给钱给枪,还给地位,戴高乐多次表示对英国的感谢,没想到现在翻脸不认人,处处针对英国。

“戴高乐个人对英国有敌意,所以反对英国加入欧共体。”

这一说法不仅在英美流行,在法国也有人相信。戴高乐则坦坦荡荡,说自己的确对英国有意见,因为当初英国佬们没少嘲讽流亡的法国军人。

但他现在身为政治家,不可能以个人好恶决定国家事务,他反对英国加入欧共体是为了法国。

1967年,英国的威尔逊政府再次“叩关”,威尔逊亲自来法国找戴高乐谈,希望能接纳英国和丹麦等国加入欧共体。

戴高乐这时候威望正高,他在1964年和中国建交,在1966年退出北约,并访问苏联,让法苏关系得到发展,法国成为欧洲一个独立的“极”。

戴高乐和威尔逊的谈话很直接,戴高乐说英国入欧的条件不成熟,因为英国经济不太好,可能对联盟没有帮助。

戴高乐还提出,要给英国一个“联络国”待遇,相当于学校的旁听生。这可把英国政府气得够呛,英国叱咤地球几百年,哪受过这个气?

戴高乐当时身体不好,最后对威尔逊说:“你们别着急,我不在了,英国就能加入欧共体了。”

这话是戴高乐的肺腑之言,他知道欧洲还是拗不过美国,而当时他已经78岁,身体非常差。

1969年,戴高乐辞职,1970年他就去世了。法国新政府上台后,对英国加入欧共体表示欢迎,两方在1970年谈判,1972年让英国成为欧共体一员。

【三】脱欧时代,一个三明治也要收税

70年代是整个西方世界的低潮期,西方集团虽在战后高速发展20年,但进入70年代后整体出现“大停滞”。

西方国家本就经济吃紧,还要在军费上花大钱遏制苏联,此时美国也已经国力不支,在亚洲放弃南越,打了一次彻底的败仗。

同时,欧洲国家也被赶出了亚非殖民地,中东、马来群岛的独立扯下了英国最后的遮羞布,英国已经彻底失去世界争霸的资格。但英国的运气很好,它背靠欧共体,能向大陆要钱。

1973年,被经济问题折磨的英国开始向欧共体要更多优惠待遇。英国还于1974年开始“脱欧公投”,其实就是给欧共体演戏,目的是在农产品和货币政策上要优惠。

欧共体当时也不好过,大家希望英国留在欧共体,所以一致同意了英国的“再谈判”条件。此后英国一直挺安分,虽然在90年代拒绝加入欧元区,但总体上跟随欧共体或者欧盟的步伐。

直到2013年,英国再次就“脱欧”开始谈判,这次脱欧是动真格的,因为英国和欧盟彼此之间已经失去信任。

英欧产生离隙,是因为英国一直在欧盟里担任另类角色——不加入欧元区,不愿意统一财政调度,不愿意接受人口流动。

英国人民觉得外来人口抢走了工作机会,英国政府又觉得交了太多会费去养“欧猪国家”,这笔买卖不太划算。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直接拒绝交百亿英镑的会费,政府决定退出欧盟。

卡梅伦政府在2013年提出脱欧,2016年公投以微弱优势成功脱欧。但后来波折不断,英国到2020年初才真正从欧盟离开。

2020年1月31日晚上11点,英国正式脱欧。在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法国出口,法国警察拦住了英国卡车司机,从驾驶室掏出他们带的夜宵三明治丢掉。

脱离欧洲后,英国的蛋、奶、肉制品都要交税才能进入欧盟,这些卡车司机们都懵了。

脱欧容易,可背后的副作用却很大,英国政府发现国内的不少跨国企业正在离开伦敦和曼彻斯特、爱丁堡,因为他们必须在欧盟境内才能享受税收和补贴福利。

英国本土企业也开始破产,或者跑到欧洲大陆。几十年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他们习惯了欧陆的政策,适应了欧陆的市场,脱欧让他们活不下去。

最后,早已不复当年之勇的伦敦金融业再遭重创,三分之一的投资会离开英国,因为他们都是围着欧洲大陆转的。

英国为脱欧牺牲巨大,但支持者们认为这一决策在长期来看是对英国有利的,只要英国还想当世界大国,脱欧有利于让英国的核心产业发展。

实际上,在欧盟市场内,法国、德国、英国这些大国的产业不是互补,而是竞争关系。而且德国统一后越来越强,法国和其竞争都感觉吃力,英国更难支撑。

英国民族主义者和保守派都主张离开欧洲,走英国“光荣独立”的老路。大英走到哪,背后有英联邦和五眼联盟靠着,英国差不到哪去,这可是丘吉尔当年说的原话。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英国加入欧共体原因考》,姜洪明,郭月皎

2.《戴高乐强硬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李方恩

1 阅读:60

WarOH虎哥

简介:辑录热血历史故事,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