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48%!欧盟出台“最强关税”,透露重大信号

罗sir财话 2024-06-13 16:57:02

这是开始,不是结束。

本周三,欧盟表示,将对从中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征收最高48%的关税,领导称这是为了保护该地区的制造商免受不公平竞争的影响。

而在短短一个月前,美国刚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关税提高了四倍,达到100%;一个月时间里,土耳其、欧盟相继对我国汽车产业征收高昂关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重大信号。

随着双方的贸易分歧“难以调停”,欧盟此举为不断升级的对华贸易紧张局势开辟了另一条战线。

今天这个战线越拉越大,除了欧美和土耳其之外,隐隐间还有更多国家即将加入进来。

对我们来说,欧盟是最重要的汽车市场,没有之一。

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告,如无法与中方达成解决方案,7月4日起,将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三家抽样公司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反补贴税。

目前欧盟对所有进口车征收10%的关税,叠加反补贴税后,汽车关税最高达到了48.1%。

除了上面的三家车企之外,参与调查但未被抽样的车企也将平均加征21%的反补贴税,加上欧盟原有的关税10%,也就是31%关税。

这些公司包括特斯拉、宝马、奇瑞、一汽、长安、东风、长城、零跑、南京金龙、蔚来、小鹏、爱驰和江淮,这些汽车公司需要缴纳的关税合计达31%,而提出申请的特斯拉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至于其他未配合调查的车企,将要面对总计48.1%的关税。

欧盟这一举动,虽说没有美国加征至100%那么夸张,但对我们来说,也远远超出市场的预期,此前欧洲多家调查机构预计欧盟加征关税在10-25%,但实际上欧盟加征的关税比预期还要高。

这也表明,欧盟铁了心要和美国站在同一阵线。

和美国汽车制造商不同的是,欧洲的几家汽车制造商都和国内市场有着紧密联系,它们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也将被欧盟征收更高的关税,这些欧洲汽车制造商批评欧盟将关税上调,并担心会引发报复,以及增加欧洲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欧盟则表示,对其他在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车企,包括在中国拥有工厂或合资企业的欧洲公司,将面临21%或38.1%的关税,这些税率取决于它们对调查的配合程度。

欧盟也为这次加征关税进行了“辩解”。欧盟称,去年10月4日开始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大大受益于产业补贴”,因此受到补贴的进口产品以人为压低的价格涌入,对欧盟产业构成了明显可预见和迫在眉睫的损害威胁。

和美国不同,这次欧盟对我国汽车加征高昂关税,将会实质性影响到我国汽车的对外出口,因为欧盟是仅次于我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

欧盟汽车行业为27个欧盟国提供了近1300万个工作岗位,去年,欧盟从我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价值高达115亿美元,而在2020年,这个数字还仅仅只有16亿美元。

另外,上汽集团面临的税率更高,也可能跟出口欧洲的汽车销量最多相关,依托有欧洲背景的品牌名爵,上汽集团去年向欧洲出口了近30万辆新车。

欧洲是我国电动车出海最重要的市场。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我国向欧盟出口纯电动车为48.2万辆,占电动汽车出口总量的45.1%,这次欧盟加征的关税也预计会对我国汽车出口带来冲击。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向欧洲出口的纯电动车数量已经同比下滑8%。

目前,我国国产汽车品牌占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19%,根据荣鼎集团的一项研究显示,该市场份额一直在稳步增长,因此这次欧盟对我国汽车加征关税,可以说非常精准砍到了“要害”。

另外,欧盟官员还表示,其他寻求单独审查的公司有九个月的时间提交申请,以审查是否存在产业补贴,但除了特斯拉申请对其汽车单独计算关税之外,还没有一家公司提交申请。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上个月表示,欧洲正在采取一种“量身定制的方法”来计算在现有10%基础上增加的关税,这将与所造成的“损害程度相对应”。

而在欧盟周三的声明发布前,我国也警告,可能会对从欧洲进口的燃油车、农产品和航空产品提高关税,以此进行报复。目前我国已经从欧洲进口的所有电动汽车征收15%的关税。

未来我们一旦反制,那么这场中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可能会在一个周期内“无限拉扯”,进而又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

根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计算,将汽车关税提高至20%就会扰乱贸易路线,而这种程度的增税至少将导致价值38亿美元的中国电动汽车无法进入欧洲市场。

对国产汽车品牌来说,面对日益升高的关税壁垒,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出去”,如同当年的外资汽车进入我国市场一样:在当地建厂。

但没人能够预料到,相同的戏码,会在几十年后再次上演。

目前比亚迪已经将目标锁定到2030年,成为欧洲一流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去年年底,比亚迪还宣布计划在匈牙利建造欧盟的第一家汽车组装厂,比亚迪还表示,正在考虑在欧洲其他地方建立第二家公司。

除了比亚迪之外,奇瑞也在上个月宣布,作为和西班牙电动汽车公司EV Motors合资的一部分,将在巴塞罗那附近开设一家工厂。

曾几何时,国外的汽车品牌要想进来,也只能在国内建厂,且还必须是合资的方式,如今我们的国产汽车要想走出去,所经历的正如同几十年前外资汽车进来一般,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而欧洲欢迎我们吗?

没有人会拒绝在当地投资建厂,为当地创造就业和GDP的机会。

法国总统马克龙为吸引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电池生产企业到就业机会少的法国北部地区,就做了非常积极的努力。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甚至说,法国非常欢迎中国汽车工业。

而这次欧盟对我国汽车加征关税,法国就是持赞同意见的,在法国看来,对我国汽车加征关税,其目的就是倒逼更多中国企业在欧洲当地建厂、投资,为当地带去GDP和工作机会,以及加强欧洲自身的汽车供应链。

而德国,由于更多本土车企在国内市场拥有重要的份额,因此也就更反对这次加征关税。

德国总理肖尔茨说:“孤立和非法的关税壁垒最终只会让一切变得更加昂贵,让每个人更加贫穷,我们不会对外国公司关闭我们的市场,因为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公司也受到如此待遇。”

大众公司在周三的一份声明中也说:“欧盟提高进口关税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极具伤害性的措施和反措施,导致贸易冲突升级,我们认为,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将超过任何积极影响。”

这次欧盟加征的汽车关税将于下月初生效,除此之外,欧盟委员会还会在今年11月之前实施最终的关税,并为期五年。

换句话说,双方还有坐下来谈判的余地。

贸易争端,本来就是谈判的艺术,当年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本质上就是贸易逆差的结果,也是因为双方没有谈拢,最终才诉诸武力。

但今天,国际局势早已经不允许武力的存在,除非极端情况下;也正因如此,关税就成了非常好的替代武力的一种方式,但在这之前,谈判一定会贯穿其中,正如当年的特朗普单方面对我国加征关税一样,迫使我们坐下来经历数轮谈判,最终才达成“阶段性共识”。

但这一次,谈判的难度显然非常高,因为我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欧盟或美国,而是欧盟加上美国,甚至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肖尔茨说,“孤立和非法的关税壁垒”,孤立一词对今天的我们来说,非常之重要。

上个月,美国财长耶伦还说,美国和欧洲要在“抵制”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上携手合作,耶伦还警告,中国“大量的廉价商品”已经对全球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

耶伦是在德国的一次演讲中发表这番言论的,而上个月,恰恰是七国集团财长会议。

耶伦在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说:“中国的产业补贴对坐在这个房间里的我们来说或许看起来很遥远,但如果我们不战略性地、团结一致地做出反应,我们两国和世界各地的企业都会面临生存风险。”

耶伦这话看起来一派胡言,离经叛道。

但今天从欧盟对我国加征的汽车关税来看,美国是100%,欧盟最高是48%,看样子他们似乎已经站在了一起。

就在欧盟对我国汽车加征关税后不久,马上就会迎来七国集团峰会,和上个月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不同,这次峰会将是七国领导人齐聚一堂,更重量级的同时,也更重要。

这次峰会从6月13日开始,为期三天,首日议程包含中东和乌克兰局势,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出席;印太地区与经济安全议题则是第二天的重头戏,最后一天将举办各国双边会谈及G7会后记者会。

除了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领导人之外,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主席也将到场。

而这次会谈的重点除了中东和乌克兰之外,我们也在其列。根据日经亚洲、半岛电视台和美国之音等消息,目前美国正在积极推动G7各国领袖共同抗衡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毫无疑问,这次美国就是借助G7领导人峰会,“统一战线”,极力推动美国盟友把“产能过剩”纳入最后的联合声明内。

这个消息,要比汽车重磅的多;汽车行业单独拿出来,怎么说都不为过,但要提到“产能过剩”,那就是事关供应链的大问题,牵扯的面和贸易额都是天文数字。

去年的G7领袖峰会在日本广岛举行,当时的七国联合公报曾强调对华方针并非“脱钩”,而今年则更为直接,直接上升到了“产能过剩”上。

一旦上升到“产能过剩”这个命题,这就不是简单的汽车产业补贴了,而是要卡脖子了,只不过这次西方卡的不是高科技,而是我们更拿手的基础制造业。

在面对西方的围追堵截之下,我们能够给出的反制其实也并不多,尤其是考虑到尽量不伤害本国经济的前提条件下,我们的消费本就薄弱,对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来说,贸易关税卡脖子的威力,要比芯片大得多。

因为这直接关乎到背后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收入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

今年的寒冬,可能才是一个开始。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1 阅读:230

罗sir财话

简介:乐观的悲观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