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时,实施高额的赋税和劳役,百姓民不聊生。七月,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这次起义引发了连锁反应,各地农民纷纷加入到起义中去,秦国的政权遭受到动荡。
殷通信任项梁,商量起义事情当时会稽(kuài jī)郡太守叫殷通,他看到全国各地起义已成燎原之势,他判断了局势,觉得秦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始终会溃败,与其等待着被起义军所杀,不如顺应趋势早早起义,或许还能谋得一个官职。殷通有了这个打算以后,第一时间找了项梁,说:“如今大江以西的旧贵都起兵造反了,这也说明上天要亡秦。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现在正是我等起兵造反的最佳时期,我打算用你和桓(huán)楚二人作为我方统帅军队的将领。”不过此时桓楚正在逃难,于是项梁禀告:“桓楚在逃亡,其他人都不知道他的下落,唯独我侄子项羽知道。”于是项梁便假意出去召唤项羽,并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侯,听到传唤后再进来。其实项梁此时已经跟项羽合计好了要杀掉殷通。
项梁和项羽背信弃义,杀害殷通项梁进去与殷通一起坐下,并请求殷通传唤项羽,并打听桓楚的下落。项羽进来后,项梁对他使了个眼色示意‘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羽便拔出剑来斩下殷通的脑袋,此时府内手下大惊,出现混乱,项羽趁机又斩杀数十百人,剩余人都不敢再上前。项梁于是召唤吴中的豪吏,纠集吴中子弟八千人起义反秦。为什么要杀害殷通首先,殷通是秦朝的一郡之首,算得上是秦朝的暴政统治的代表者。杀掉殷通就能向当地百姓显示项氏反秦的决心,能更好的号召当地的豪杰跟他们一起反秦,所以说,杀殷通也算是为起义祭旗,最能增强号召力。其次,项氏叔侄不肯居于人下。如果跟着殷通起义,就是帮助他人打天下,那最终项家也不会有更高的地位。项氏一族毕竟是楚国的贵族,肩负着复兴国家的重任,怎么会跟随着一位秦朝官吏打天下呢?令人不齿殷通坦诚告诉项梁自己要起义反秦,并让他担任将军。起义这种事情,如果被泄漏,那可是杀头的罪。可以看得出殷通是非常信任项梁的。但项梁和项羽为了自己的“宏图大志”,毫不犹豫斩杀了他,实属不仁不义之举,为后人所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