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那个年代,许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很少有外公外婆带外孙;但现在完全不一样,外婆外公反而成了带娃的主力军。
可是令外公外婆意外的是,自己从小带大的外孙,长大以后反而跟爷爷奶奶更亲近一些,他们难免会伤心。
像我女儿小时候有个玩伴叫乐乐,他就是外公外婆带大的。
乐乐每天有消耗不完的体力,一到外面就像脱缰的小野马肆意地奔跑,还上蹿下跳,两个老人在后面追着他真的很吃力。
而且乐乐从小不睡午觉,晚上也睡得晚,我感觉两个老人一起带乐乐都有点体力不支的感觉。
但两个老人照顾乐乐很用心,带娃时从来不看手机,也不会分心去做其他事情。
后来,乐乐4岁的时候,外婆出了车祸,伤到了腿,没办法外公只能带着外婆回了老家休养,而乐乐只能由奶奶带了。
我们当时以为乐乐很难适应奶奶,没想到才一个星期,他就跟奶奶很亲近了,还抱着奶奶亲呢。
有一次他还跟我女儿说“我奶奶可好了,天天给我买玩具,买零食!”
乐乐的奶奶对孙子确实也挺好,有求必应,但似乎乐乐的妈妈有点不满意。
她说:“孩子自从跟了奶奶后,都不愿意跟外公外婆视频了,有时候打电话,他一句话也不肯说,两个老人在老家都心寒了”。
“孩子由外公外婆带大,长大后跟爷爷奶奶跟关”并非个例,像我小时候许多同学也是如此,长大后更愿意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很少去看外公外婆。
而我的粉丝也经常有老人跟我吐槽的,说“自己外孙突然跟自己不亲了,真是白养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背后的原因既现实又无奈!
(一)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爷爷奶奶在血缘上可能更亲
父系社会传承已久,孩子通常是跟父亲姓的,也是跟着父亲这边一起生活的。
而爷爷奶奶作为父亲这边的长辈,在心理上会被认为是“真正的一家人”,比外公外婆显得更重要一些。
等孩子长大后,“家族姓氏和血脉传统”的观念会逐渐影响孩子,让孩子更亲近自己的爷爷奶奶,而逐渐疏远外公外婆。
另外,从称呼上也能看出亲近,一个是爷爷奶奶一个外公外婆,加了一个“外”字,就会有天然的疏远感。
而且老人对待外孙和孙子也是有区别的,一个是“亲孙子”,一个是客人,还有老话说“外孙狗,吃了就走”的言论。
像我自己也是外婆带大的,外婆对我很好,但自从她有了亲孙子以后,我还是能感觉她更偏心孙子一些。
我能感觉到差别对待,心理虽然会有些不舒服,但我也明白,他们受传统观念的“亲疏有别”影响,也是正常的反应。
当然我自己还是更喜欢外公外婆一点,因为爷爷奶奶基本没带过我和我妹,当时他们的孙子孙女太多了。
如果你家孩子越来越亲近爷爷奶奶,可能是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个传承了几千年,很难一时间就改变,而且他们也并非不喜欢外公外婆。
(二)
孩子长大后,跟外公外婆的接触频率变低了
孩子跟谁接触得多,自然会跟谁更亲近一些。
就像上面第一点说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始终是要跟父亲这边的人一起生活的,那么他跟爷爷奶奶自然接触得更多,如果爷爷奶奶对孩子很好,孩子自然更愿意亲近爷爷奶奶了。
而外公外婆也得回到自己的家中养老,接触孩子的频率就变低了,自然孩子就不和他们亲近了。
像我小时候只要一到寒暑假,就会立马去外公外婆家里玩,但后面慢慢长大,学业变得繁重,就去得少了。
像现在我一年才回老家一次,待在自己家里的时间比较多,不怎么想走亲戚了,每次基本看看外公外婆、吃顿饭就回家了。
如果当年我爷爷奶奶对我和我妹好一些,也有可能我们会跟爷爷奶奶更亲近一些。
当然除了上面两个原因,还有可能跟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的氛围有关,爸爸想要孩子更亲近爷爷奶奶,多跟爷爷奶奶沟通情感,这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还有些外公外婆可能会在孩子面前抱怨奶奶或爸爸,或者表现出对女儿婆家的不满,这些都可能让孩子产生疏远感。
如果父母想要孩子跟两方的老人都亲近,还是得付出一定的努力!
比如无论哪一方,都要多通电话、多走动,有条件可以经常搞个家庭聚会,让孩子和两方的老人们经常联络感情,自然不容易有亲疏之别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观念要超脱传统,不要认为外公外婆是“外人”,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总之,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他们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都是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
sd小鱼儿lhy
别乱说了,谁带谁亲的,我家外公外婆带大,和外公外婆最亲,除非养了白眼狼
用户17xxx48
因为孩子大了,小时候外婆为了孩子好不让吃的东西,奶奶让吃,所以感觉奶奶好,养大姑娘不但去别人生,孩子还要自己父母带,你品,种树没的乘凉
用户15xxx94
我也觉得,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