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在国内农村各地,随处可见。每一个村子里,日常只有老人和孩子在家,成年人都外出打工,只有春节的时候才会回家一趟,有很多甚至很多年都不回家一趟,只有每个月不断地往家里寄钱,这样才能保证一家人的正常开支。
易老师办学校,是根据江西农村真实事情改变,影片所有人物都不是专业演员,而是村里非专业人员。从开始为幼儿园贴海报招生,有村民调侃易老师为了挣钱,到最后幼儿园在政府部门支持下重新开园,并且招生数量也增加了,我想这是我们想看到的结局,也是所有人期待的结局。
想起小时候,我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学校教室不够,一年级和三年级在一个屋子里,二年级和四年级在一个屋子里,育红班在一个屋子里,五年级需要到邻村去上,六年级需要到乡初中去读。到邻村读书,中午需要回家吃饭,每天奔波在路上的时间已经很长,安全问题也是很大的问题。
影片中,坨坨跑丢了,易老师很担心。最后在村口坨坨和爸妈分离的树下找到了。很多人不理解农村教师的心理和价值观。可能在今天看来,易老师的举动就是多管闲事,但在农村,一个村子里,老师是最受人尊敬的人,家里办喜事,需要写点东西,都是会把村子里教书的请过来。
我爸爸在我小时候,在我们村子里教学,一个月工资应该不到50元,那时候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困难,教师非常困难。最后因为是民办教师,没有钱去转正,然后不能教学,外出打工。
易老师,开办幼儿园,每个人每个月收费60元,在很多人看来是在做生意,图钱,但真正开始的时候,大家发现,这是错误的理解,可以赊账,甚至可以全托,易老师办幼儿园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村子里的小孩子。
听弟弟说,他高考结束,去了周口淮阳,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灵,就是这样在家乡办学的人,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开始办学,学校没有书给学生看,在假期的时候,到大城市收书,城里孩子不用的书,这时候成了村子里孩子的香饽饽,这是一种差距,但也是一种改变。总会有人像易老师一样站出来,这就是留守儿童的希望。
南方,是个很模糊的词语,也是一个很空洞的概念。在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说,谁谁谁去南方哪里打工了,回来时候带回来了什么东西,这在村子里就是最大的关于南方的新闻。
《遥望南方的童年》,等到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