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出摊儿了吗?

百叶屋的主人 2020-06-06 11:21:41

“地摊”,最近很火爆的一个词,打开手机,每个app都充斥着关于地摊政策和引导的信息,全民地摊的情况下,地摊相关行业的股票也暴涨,不禁让人感叹,地摊,在这个月达到了巅峰时刻。

记忆中的地摊,应该是每逢集会的时候,在镇里的街道两旁,延绵几公里的摊位,让平时很少出村的我着实放纵一把,冰棍、炒凉粉、炸油条、套圈等等,那时候每次集会的时候,总是早早地起床,等爸妈或者爷爷奶奶带着去逛一圈,满足以下自己内心的小欲望。

后来,到县城上学后,在广场上发现到处都是这样的地摊,才知道原来县城这么好,天天都可以逛集会,买好吃的,玩儿好玩的。当然,每年都会有几次大的集会,比如每年的元宵节,我们县城的广场异常热闹,有戏台子、有踩高跷表演,最吸引大家的应该是抽奖,现在应该已经没有了。

再到后来,在学校门口摆摊卖饭的摊位,大部分是夫妻挡,两口配合,为附近学校的学生提供美味的饭菜。和几个老板熟络之后,了解到,他们在这个小摊位卖饭的代价很大的,转让费加上不菲的房租,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让这个小小的摊位有了更重的负担。

这时候,才发现地摊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他们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收入,就像今年的疫情影响,学校都没有开学,近半年的时候,他们是没有任何收入的。

@杜子建 说,地摊,不是经济。地摊,只是生计。

我不反对,但也不完全赞同。与其说经济,不如说是一种文化。毋庸置疑,有很大一部分的地摊,是生计,但不能否认,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从《清明上河图》、《货郎图》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时商贩沿街摆摊叫卖,到鸡毛换糖(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再到现在的“地摊”文化,地摊的存在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现在的地摊,很多人都有了新的理解。小区物业联合社区社会服务中心定期举办的跳蚤市场、公益市集等等,也是地摊的一种展现,只是比小时候我们见到的集会更加有生活趣味,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仅仅为了生计,对个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体验,对企业来说,参与到社区活动中,给居民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品牌效应。

神奇的六月,一夜之间,大家都在摆地摊。

0 阅读:108

评论列表

张凤云

张凤云

1
2020-06-06 13:58

都是为了生计

百叶屋的主人 回复 06-08 10:29
生活所迫,也挺希望好的地摊可以多存在一些,方便生活也让更多的人可以有收入来源。

百叶屋的主人

百叶屋的主人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