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叫溜须拍马。
拍马是说古代边塞牧民家家养马,大家见面了都会拍拍别人家的马屁股,说你这个马养的真好,不像我们家的,瘦,没精神。最开始大家是真心称赞,后来变成了礼节性问候。再后来,风格就彻底变了。
尤其是看到领导家的马,不管好不好都说好。这拍的不是马屁股,是领导的马屁。
说完了拍马,咱再说说溜须。
说寇准当丞相的时候,有个门生叫丁谓,官职是副丞相。
有一天中午吃饭,寇准的胡须上不小心粘了饭粒。寇准还没发现,丁谓就一个箭步冲上去,小心翼翼把饭粒摘下来,还贴心帮老师把胡须打理好。
谁知,丁谓这一番动作寇准不仅一点不领情,还嘲讽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
你的职位是参知政事,副宰相,难道就知道为领导溜须么?
周围哄堂大笑,丁谓一张老脸涨得通红,从此与寇准就结仇了。
后来寇准被一贬再贬,一直到被贬雷州客死他乡,都有丁谓在后面推波助澜。
这么一说,好像丁谓是个大奸臣,就知道溜须拍马,还小肚鸡肠,啥也不是。
其实,当奸臣也是需要智商的。每个皇帝都不傻,想走上高位,哪怕是奸臣也得有本事。
与丁谓有关的成语,不仅有溜须拍马,还有一举三得。
说是有一年,北宋皇宫突然起火了。灭火后,宋真宗看着被烧毁的宫殿心情十分低落,就提议重新修一下。
当时寇准是丞相,宋真宗就和他商量。寇准说修宫殿可以,但是得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重修宫殿的花费不能超过国库的百分之五,另一个是一年之内必须完成。毕竟北边的辽国还在虎视眈眈,西边也不太平,咱得速战速决。
宋真宗同意了,然后就是找相关人员商量具体操作。谁知主管官员一听,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他们说,金钱没问题,国库存款的五分之一也够了,咱不差钱。但是一年之内修完,绝对不可能。
这么大的工程,很多材料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路上就得走几个月。并且,有些建筑材料,大石头大摆件什么的,不仅要从外地运过来,陆路还走不了,得水路。咱们城内哪里有水路啊,这是个非常大的工程。
不说这些,咱就说最简单的,修建宫殿的土从哪里来?这个也得从外地运,是不是耽误时间?
即便是都修好了,堆积成山的建筑废料也是一大难题。把它们全都运出去处理好,也得几个月。
所以,一年之内完成,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宋真宗认为他说得也在理,但是被烧毁的宫殿也不能不修,怎么办呢?皇帝决定集思广益,于是在朝会上就提出来了,让大家积极参与,献计献策。
宋真宗说完后,朝堂上一点声音都没有。谁都知道这件事很难办,都低着头,唯恐皇上想到自己。丁谓,就在这时站出来了。
他说,自己愿意接下这份差事,把被烧毁的宫殿修好。
宋真宗特别开心,马上把这件事交给他。满朝文武都用看笑话的眼神看着丁谓,这是想出头想疯了,什么活都敢接,看你完不成怎么办。
但是,丁谓不仅完成了,还完成的非常好。
他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组织工人把皇宫中的大道挖开,从中取土。随取随用,这样就不用从远处运土了,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
第二件事,取出土后,地上出现了一条很深的大沟,丁谓命人把附近汴水引入大沟,这样船可以直接开进皇宫,用船运过来的建筑材料也就直接被送到了工地,再次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三件事,宫殿盖好后,丁谓命人把大沟里面的水排出去,把建筑废料填入沟中。水沟填满了,道路填平了,还不用费时费力处理废品。
《梦溪笔谈》中写道:一举而三役济,省费以亿万计。
丁谓就这样圆满完成任务,并且留下了“丁谓建宫”的典故和“一举三得”这个成语。
这个故事里,丁谓可是一个头脑机灵的正面人物。
大概是既能溜须拍马,又能一举三得,所以丁谓的职场之路顺风顺水,一直到宋仁宗继位他才失宠,后来也是被贬雷州,客死他乡,与寇准的结局特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