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八年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还能苦撑150年之久?

史新说 2022-07-08 12:00:34

公元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联合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用了长达八年的时间,最终在公元763年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

不过,虽说叛乱得以平定,但却给大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最明显的,是唐朝中央的权力被严重削弱,而地方上的节度使权力却越来越大,不仅如此,受战乱的影响,导致人口锐减,而人口锐减后又造成了大量土地荒芜。

这还不算完,当初曾参与叛乱,但事后归降唐朝的几个将领,如安禄山部将田承嗣,在归降后并未被解除兵权,反而担任了魏博节度使一职,仗着手里有兵,便割据一方,不听朝令。

而面对这些人的割据一方,唐代宗(肃宗之子)却实行了“姑息之政”,对其大加笼络,这就为日后藩镇反叛朝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另外,当时唐朝的边境也不安宁。

安史之乱时,唐朝为平定叛军,将安西、北庭等地的军队相继抽调,这就造成了河西、陇西等地兵力空虚。

而这里,恰恰就是大唐的门户,如今兵力空虚,刚好给了吐蕃一个绝佳的机会。

因此,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吐蕃就开始逐渐向北蚕食大唐,而到了公元763年,吐蕃更是大举入侵唐边境。

而就在吐蕃入侵、边将再三告急的情况下,宦官程元振却压下不报,这就导致吐蕃尽占唐朝的河西、陇右之地,一度还将战线推至灵州、凤翔一带。

甚至,在公元763年,投降吐蕃的泾州刺史亲自带队,引吐蕃军入关中,更是造成了吐蕃军直逼京师长安的危急局面。

还有,在公元765年,原大唐名将,且在安史之乱中立有大功的仆固怀恩举兵反叛,他计划联合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三十万人,自华阴直取长安,消息传出,一时间京师震动。

这还没有说在安史之乱后,在浙东地区接连不断发生的起义。

总之,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不仅元气大伤,同时也因为安史之乱的缘故,各种内忧外患不断,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当时唐朝的局势,那就是活脱脱一派末世之象。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来说,大唐到了这种时候,基本上就离灭亡不远了,即便是能撑,最多也不过十年八年的光景。

但实际的情况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且内忧外患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大唐居然又撑了足足一百五十年,并且,在这期间,大唐还几度出现“中兴”,大有起死回生的势头。

那么,唐朝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综合来说,大致有三个原因:

首先,唐朝中央朝廷的合法性依旧还存在,仍具备很强的政治号召力,这是唐朝能续命的一个基础

众所周知,在唐玄宗在位的晚期,由于他本人的怠政,唐朝从开元盛世步入奢靡之期,再加上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人上位,整个唐朝开始混乱起来。

而玄宗对于当时已经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却选择了回避和视而不见的态度。

于是,当时的唐朝,表面上歌舞声片,但背地里却是矛盾重重,并且各种矛盾还在不断激化,而“安史之乱”,就是矛盾彻底爆发的最好证明。

不过纵然如此,但有一点却不能忽略。

那就是唐朝还处于“人心向唐”的阶段,并且,哪怕是发生了安史之乱,大多数人,依旧是心在唐室。

为什么会如此呢?有两个原因。

其一,唐玄宗在位前半阶段时期的功绩,是不可否认和磨灭的,他登基之初,面临的局势也十分不乐观,朝中暗流涌动,太平公主虎视眈眈,总之,刚开始玄宗的日子也不好过。

而最终,他通过雷霆手段,平息了宫廷内乱,重新掌握了皇权,但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朝廷也因为兵变大伤元气。

正是因为如此,在平息内乱的那一年,玄宗将年号改为了“开元”,以示自己要励精图治,再创伟业的坚定决心。

在他接下来的人生里,玄宗确实实现了这个愿望。

她先是任用贤才,大力提拔像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这样的人,并且虚心接受谏言,比如姚崇向他提出的“十事要说”,另外广开言路、重视民生等等。

不仅如此,玄宗还倡行以法治国,另外整顿吏治,这就使得朝堂上下一片清明。

还有,玄宗在军事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比如接受宰相张说的建议,将原有的府兵制改为雇佣兵制,另外颁布《练兵诏》,让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得到了一个明显提升。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唐朝在他手里,正式开启了一个堪比“贞观”的盛世,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开元盛世”。

而开元盛世的到来,不仅标志着大唐国力的提升,同时也标志着当时大唐子民的生活富足,总之,当时是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劳有所得,边境稳定无战事。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官员将领,还是士兵小民,绝对是心在大唐的。

毕竟,一个繁荣稳定的国家,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最高的追求,有道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当时的大唐和玄宗皇帝,确实得到了天下绝大多数的人心。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前提,所以,在玄宗后期,以及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虽说面临有不少问题,但整体上,人们的心仍在唐室。

另外,安禄山叛军的所作所为,也是促使人们依旧愿意心在唐室的一个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所到之处,不是劫掠就是屠戳,屠城更是常有的事,比如在抵达陈留时,安禄山因长子被杀,悲痛之余命令已经投降的官军自相残杀,前后足足有七千多人死在现场。

而对于普通百姓,叛军更是毫无人性可言了,“杀人如刈,焚庐若薙”,就是叛军所到之处最真实的写照。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安史之乱后,曾经有200万人口的京畿地区,被叛军掠杀后只剩下不到1000户人,而京畿之外,更是惨不忍睹。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

这就是安史之乱中叛军对唐朝造成的巨大损伤,而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再或者是将领士兵,在对比安禄山叛军的行为后,更加会向往曾经的开元盛世。

大多数人都认为,叛乱终将平定,大唐会重归繁华。

所以,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才会有了著名的睢阳保卫战,也会有不少像张巡这样的人,去为了恢复大唐繁荣而和叛军血战到底。

从张巡的例子中其实就能看出,当时还有很多人,愿意承认李唐王室,也愿意听其号令,而这就意味着,唐朝在当时,政治合法性和号召令,依旧还处在一个很高的阶段。

最起码,比东汉末年以及明朝末年时,朝廷完全无力控制地方的局面要强得多。

所以,正是有了这种高度的政治合法性和号召力,唐肃宗和唐代宗父子,才能最终平定了安史之乱。

同样的道理,在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这种合法性和号召力不仅存在,并且更为稳固,因此,即便是经历了藩镇反复叛乱,以及各种内忧外患, 但唐王朝却一直能以中央朝廷的姿态,号召出队伍平定叛乱,稳定统治。

所以,在大多数人都愿意承认唐王朝的中央朝廷地位,并接受其统治的情况下,唐朝自然就能进行续命。

其次,财政经济的恢复,以及中央军力的重建,是唐朝得以续命的关键

仅有号召力还远远不够,手里有钱,麾下有兵,才是唐王朝能续命的关键因素。

传统概念中,在经历了像安史之乱这样的打击后,唐朝的财政系统必然会崩溃,财政系统一旦崩溃,那就会出现无钱用兵,继而走向灭亡。

就好比明末崇祯皇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明灭亡,亡于没钱。

而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原本富庶的河北、河南以及河东地区,沦为了焦土战场,这确实让唐朝的财政系统面临崩溃。

但很快,唐朝迎来了一波经济回血,正是这波回血,保住了唐王朝的命。

先说唐肃宗时的经济回血,肃宗驻彭原(今甘肃庆阳彭原镇)时,偶然间捡到了一个宝贝官员,这个人就是唐代著名的理财专家第五琦。

第五琦向肃宗进言,称决定军队战斗力大小的,是粮饷是否充足,他愿意主动请缨,帮助肃宗解决这个问题。

"今之急在兵,兵强弱在赋,赋所出以江淮为渊。若假臣一职,请悉东南宝赀,飞饷函、洛,惟陛下命。"帝悦,拜监察御史、句当江淮租庸使。“---《新唐书》

第五琦的主动请缨,让当时的肃宗意识到,确保江淮一带的赋税,并将其安全运至西北地区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因此,他充分授予第五琦权力,命他特事特办。

而在第五琦的主持下,一批善于理财的官员,不仅重建了江淮赋税向西北转运的通道,还采取比较宽松的经济措施,稳定了江淮地区经济的发展,总之就是在不“竭泽而渔”的基础上,让江淮地区成为唐王朝保命钱袋子,同时还保证了钱袋子中的钱及时送到西北前线。

正是通过第五琦等大臣的相关措施,在公元757年,当陇右、河西、安西。西域城诸军会集凤翔,计划对叛军进行反攻时,来自江淮的赋税及时送到,这就极大保证了军需供给,为接下来的大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第五琦创榷盐法,改变了魏晋以后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私营盐业的局面,且效果显著,仅食盐官营政策推行了1年左右,就为朝廷带来了高达40万贯的财政收入。

不止如此,第五琦还改革货币政策,将流通货币从“开元通宝”改为尺寸更大、重量更多的“乾元重宝”大钱,这个措施,让唐王朝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民间搜集上来大量的铜钱,切实解决了朝廷缺钱的困境,使朝廷最终赢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

而这还是肃宗时期的财政经济回血策略,在肃宗之后,唐朝对于经济回血和重建上也颇有手段。

比如在肃宗之子代宗在位时,任命大臣刘晏接办漕运,刘晏根据当时局势,提出了南粮北调的计划,通过一系列改革,不仅让当时漕运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让江淮等地的粮食能顺利运送至长安,既稳定了战事所需,也保证了储备。

另外,在肃宗时期的盐政基础上,代宗更进一步,不仅让老百姓吃上了平价盐,同时规范收购、贩卖等环节,这样一来,在百姓们几乎都能吃的起盐的情况下,税收又大幅增加。

据记载,朝廷原来每年只有六十万缗盐利税收,如今达到了每年六百多万缗,足足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

总之,不管是将经济重心转为江淮地区,还是改革盐政、货币,以及通漕运等,这一系列措施,都得以让唐王朝在经历了巨大的战争差创伤后迅速回血,国库也得以充实。

有了钱,自然招兵买马、重建中央军力就轻松很多。

肃宗刚登基时,就安排儿子代宗(当时还是太子)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收拢因战乱而流散的兵员。

而经过代宗的广施恩信,前期在潼关、长安等地被打散的将士纷纷来归,这其中的“广施恩信”,除了利用唐王朝的号召力之外,说白了就是拿钱砸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原来的禁军系统中的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得到恢复,同时还新建了如神武军、英武均、天威军等一批新名号的禁军。

这些都是中央军力得以恢复和重建的最好证明,而这些军力,正是日后平叛的关键力量。

另外,一支发源于西北,此时正驰援前线的部队被发掘,这支部队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神策军,神策军是一支均有野战性质,同时又是禁军系统的中坚力量,曾经在代宗在位时,还充当了抵御吐蕃的坚实后盾。

正是上述军力的恢复,构成了整个唐王朝中央军力的重建,而中央军力的重建,就成了唐王朝能持续稳定的压舱石。

所以,正如前文所说,手里有钱,麾下有兵,这才得以让唐王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能一直稳步向前。

还有,就是唐王朝朝廷,与藩镇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众所周知,藩镇势大,是唐王朝后期最突出的问题,有人就说,唐亡于藩镇,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准确。

藩镇之所以能做大,在前文中也有所提及,唐代宗平定安史之乱后,将重新归唐的安史旧将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薛嵩分别封为魏博、成德、幽州(卢龙)、相卫节度使,而除了薛嵩之外,剩余三者,上任后纷纷割据河北,不奉朝命。

面对藩镇不听号令的局面,曾经有大臣建议代宗要采取措施,但代宗始终未能对藩镇下手,甚至还实行了“姑息之政”。比如将永乐公主嫁给田承嗣,还封其为雁门郡王等。

这种策略,更加造成了藩镇无所顾忌,大有国中之国的态势,而代宗终其一生,始终没有对他们下手。

那么,是代宗看不到这种问题吗?当然不是,他不动手,是因为当时唐王朝和藩镇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才能保证唐王朝安稳。

之所以这么说,看看代宗儿子德宗在位时进行强制“削藩”后的结果就知道了。

德宗登基后,鉴于藩镇势大,便起了削藩的心思,结果操之过急,加上德宗食言等多种因素,最终造成了“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前后,足足有七个藩镇相继造反,其中还有两个藩镇各自称帝,总之,当时的局势极为混乱。

而德宗也因为泾原兵变以及所带来的恶果,被迫从长安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最后多方调集兵力,才重新返回长安。

经过这么一闹,德宗对于削藩,干脆从长计议了,后续也继续维持姑息政策。

而在历经唐朝几代皇帝对待藩镇问题上的不断折腾之后,双方逐渐找到了一个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首先对于朝廷来说,藩镇势大不假,但如果仅仅是一个藩镇闹事,其实并不能翻腾起太大的浪花,也就是说,单独的藩镇,并没有单挑中央的实力。

除非是朝廷出现重大政策失误,导致藩镇团结一心,对中央统一战线,只有这样,才能威胁到中央。

因此,笼络藩镇,分而治之,就是朝廷要做的事情,并且,藩镇地处边疆,只要笼络得好,其还能起到安定地方、守卫边疆,以及向中央缴纳贡税的作用。

而朝廷需要做的,就是在赏赐授封的同时,给与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就行了。

其次对于藩镇来说,他们的首领,也就是节度使这样的人物,需要朝廷承认他们的地位,并且也需要来自朝廷赏赐的官爵和名位来稳定自己的内部。

所以,这就形成了朝廷与藩镇相互需要,也相互依靠的局面。

如果像德宗一样强行削藩,那就造成了藩镇统一战线,但当时的唐王朝,又没有实力完全吃下所有藩镇,最终就会像德宗一样被赶出长安。

要不是德宗时期大唐皇室还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号召力,那么估计德宗必然就身死奉天了。

因此,唐王朝和藩镇之间,通过不断的试探后,双方需求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我藩镇愿意听你朝廷的,但你朝廷不要过多干涉我,你朝廷该封赏封赏,我藩镇该拼命拼命,这样大家都好过的局面。

这种相互需要又保持平衡的局面,是唐朝后期大体上稳定的重中之重,如果不是后来的唐僖宗玩脱了,又在黄巢起义的冲击下,导致中央军力和财政崩溃,最终造成朱温这样的超级藩镇出现,那么唐朝也不至于灭亡。

所以,综上所述,唐朝能在安史之乱后又续命150年,大致原因有三个,其一是唐王朝的政治号召力和权威性依旧存在,大部分人都心在唐室,这就让唐朝有了续命的基础,其二就是经济上的恢复和军力的重建,让唐王朝得以回血,最后就是藩镇与朝廷之间达成的平衡,稳固了唐王朝的统治,因此才能续命150年。

3 阅读:1093
评论列表
  • 2022-10-05 18:39

    藩镇彻底背心离德应该是忠于唐庭的田弘正被害,唐庭却无力追究王庭凑这个事件为标志,会昌中兴扫平昭义已经很吃力了

  • 2022-10-05 15:04

    有不良帅在一天,撑多久都不是时间问题

  • 2023-01-11 11:16

    就跟东周相似,名义上天下共主,诸侯(潘镇)都是独立自治

史新说

简介:旧的历史新的解说,和我一起畅游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