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dfe8add69e48db3019280a13cd30c08.webp)
中东是世界的火药桶,而在中东最为活跃的伊斯兰大国之一就是伊朗。
伊朗是伊斯兰国家,但又和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国家不一样,因为伊朗国内的主流教派是“什叶派”,阿拉伯国家基本都是逊尼派。
别看伊朗国家不小,工业化程度也不低,但论体制,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
这样说吧,伊朗的最高领袖不是伊朗总统,而是伊朗的最高宗教领袖。
目前,伊朗的最高领袖就是哈梅内伊。
很多人说,哈梅内伊是破格上位的,他的资历不足以登上最高宗教领袖之位。
这话到底对不对?
我们聊聊。
1、1979年,霍梅尼成了新伊朗的领头人。后来,人们认为最高领袖应该是大阿亚图拉![](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c36b60b5664ab62fb4851fb515a0fb3.jpg)
霍梅尼霍梅尼
哈梅内伊出生于1939年,其家庭是伊斯兰教宗教世家。
“世家”两个字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从小起,哈梅内伊就接受了伊斯兰教文化的熏陶,少年时,已经就读于伊朗的库姆神学院。
1968年,哈梅内伊已经29岁了,这一年他遇到了人生最大的贵人,那是他的老师,也是未来提拔他的人,他的名字叫霍梅尼。
当时的霍梅尼,已经68岁了,但对世俗化的伊朗巴列维政府非常不满。
在霍梅尼这些神学职业者看来,伊朗的巴列维政府有些过火了,违背了伊斯兰教本来的规则,“君主制”和“伊斯兰”有些对立。
因此,推翻巴列维政府,重新推行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成为了霍梅尼等人的重要诉求。
1978年年初开始,伊朗国内爆发了严重的反对国王专制的游行。这股风越刮越大。
看到时机成熟了,在外国的霍梅尼回国了。
本来,霍梅尼在伊朗就有很好的口碑,是大阿亚图拉,这次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就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伊斯兰革命”爆发了。
革命成功了,小巴列维开始流亡在外。
大势所趋,伊朗重新建国,形成一个独特的体制:政教合一的体制。而霍梅尼就此成为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并开始控制伊朗这个国家。
而选出来的伊朗总统,只是国内的第二把手,仅此而已。
于是,很多人就得出了如此一个结论:国内的最高宗教领袖是国家第一把手,而这个职位的取得,最好是具有大阿亚图拉的身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d136f7f1a41ef1636bbd847fa1379ac.jpg)
霍梅尼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继续往下看。
老师霍梅尼革命,学生哈梅内伊成为绝对的骨干。
1981年,哈梅内伊成为伊朗的总统。
虽然贵为总统,但哈梅内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89年,霍梅尼病逝了。谁来担任这个职务?
经过一些商量和讨论,哈梅内伊被推上了高位。但是,当时的哈梅内伊仅仅50岁,还不是大阿亚图拉。
如果按照前面那个逻辑的话,哈梅内伊的上位好像有些“破格录取”的意思。
哈梅内伊真的是靠一系列人际关系的处理,而不是靠资格和实力上位的吗?
下一节我们仔细分析。
2、哈梅内伊的上位过程,看起来是符合流程的![](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2aca1e12c3e2477ab621c10315bdf4.jpg)
伊朗法典中,有没有一款法律规定,最高领袖必须是大阿亚图拉?
并没有!
最高领袖第一次上任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出生在伊朗,必须是伊朗的公民。
第二,年龄在25以上,60岁以下。
第三,必须是教法学家。
而教法学家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大阿亚图拉、阿亚图拉、霍贾特伊斯兰三个等级。
也就说,当最高领袖不一定必须是大阿亚图拉。
但是,也几乎形成了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最好有“大阿亚图拉”担任最高领袖,如此,各方面看来都容易被接受。
在哈梅内伊上任之前,有两位大阿亚图拉很有竞争力:
一位是“大阿亚图拉侯赛因-阿里·蒙塔泽里”,此人曾担任过最高副领袖,只是,1989年3月28日(霍梅尼病逝前三个月),被霍梅尼解除了他的副领袖职务。
另一位,就是大阿亚图拉穆罕默德-礼萨·戈尔佩伽尼。
这人宗教能力非常强,理论知识很丰富,可是,在票选时,这位很有功底的大阿亚图拉的支持票没有超过三分之二,所以没法担任最高领袖。
说些伊朗选举的内容。
伊朗的最高领袖是这样选出来的,先由老百姓选出86位所谓的专家,组成专家会议团。这个选举团每八年选一次。
86位选举团成员,再从候选人中选出最高领袖,最高领袖的得票数必须超过三分之二。
这个专家会议团,可以监督最高领袖,甚至罢黜最高领袖。
没有出色的大阿亚图拉,于是,当时有人提议成立一个领导委员会,包含阿里·梅什基尼(Ali Meshkini)、穆萨维·阿德比利(Mousavi Ardabili)及哈梅内伊。
也就说,那时曾考虑过有“委员会三个人”担任最高领袖的班子成员。
但是,专家会议经过表决后,否决了这种提法,并经过投票,选出了哈梅内伊。
也就说,哈梅内伊虽然符合最高领袖的三个条件:年龄、公民和教法学者,但是资历尚浅。
不过,再没有合适人员的情况下,务实的哈梅内伊被专家会议团推选了出来。
就此,哈梅内伊成为伊朗的最高领袖。
当然,现在的哈梅内伊早就是大阿亚图拉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707a3f6f11a1cd8952da7b03343d09.jpg)
总之,说哈梅内伊是“破格上任”的,是有一番道理的。
但是,在当时“高等级教法人才”比较缺、票数上不去的情况下,哈梅内伊的上任又是符合伊朗的制度的,也是经过了专家团的选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