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不是不犯错,而是不犯致命的错误.
真正的高手都是能够掌控大局,权衡利弊,容忍小错的,他们会容忍一个大事件里面的小事件出现失误,换取这个大事件的成功。这就是容错率,容错率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
这个道理竟早早隐藏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的智慧里,在子思言苟变于卫侯的历史故事里。子思,又名孔伋,孔子的嫡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史记认为他也是《中庸》的作者,孟子后来也是师承他的门人。
子思在卫国做官的时候,有一天跟卫国君主谈起了苟变这个人,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
卫侯说:“我知道苟变是个将才,但是他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居然吃了百姓的两个鸡蛋,可见他品行不端,所以我不能用他。”
卫侯以为子思出身儒家名门,注重仁义道德,肯定觉得自己不用一个品德有损的人是对的。
结果子思听后,不可思议的看着卫侯说:“圣人选人做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是有几个小地方朽烂了,高明的工匠也不会就扔了不用啊。
国君您现在是处在战争纷起的年代,正是要好好收罗将才的时候,却因为两个鸡蛋就舍弃了一员有能力的大将,这件事可千万别让邻国知道了!
否则你就等着别人笑你吧”当然最后一句话,子思没说,给他卫侯一点面子。
不过卫侯也有自知之明,一再拜谢说:“您说的对,我接受您的指教。”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子思的超凡智慧。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金,不管是选人还是做事,都要有的容错率.
什么是容错率,就是允许错误出现的范围和概率。
简单的说就是允许自己犯错,也允许自己身边的人犯错。
当一个人事事都要求完美的时候,事情也只会越走越窄,失败率越来越高,反之则成功率越高。所以,一个国家、社会、企业的容错率越高,他的发展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