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印度历史上真实的种姓制度,看看到底有多可怕!

酸奶蛋糕 2020-06-17 21:13:24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与中国,埃及和芭比娃娃一起被列为东方的四个古代国家。勤劳而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并为人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数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相对缓慢。这与印度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姓氏制度有一定关系。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在中国,汉代史书被翻译为“天竺”,直到唐代才被翻译为“印度”。

自1920年代以来,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印度种姓几座古城遗址。著名的是哈拉巴和摩享左-达罗,因此统称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的寿命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中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是达罗毗荼(pítú)人,他们是印度的原始居民...

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从中亚到印度西北部的高山,许多属于印欧语系的部落相继涌入印度河中部的旁遮普地区,征服了大多数当地的达鲁维特人。入侵者是白人,自称“雅利安人”,意思是贵族,以将其与肤色黝黑的达罗毗荼(pí tú)人区分开。经过数百年的军事扩张,雅利安人逐渐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较早地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印度入侵之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pí tú)人的先进文化,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农业生活,并逐渐过渡为奴隶社会。

由于雅利安人征服并奴役了达罗毗荼(pí tú)人,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在雅利安社会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这是种姓制度。术语“ 种姓”在印度的梵语中称为“ 瓦尔那”,表示颜色或质量。因此,种姓制度也称为瓦尔纳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第安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一位高贵的牧师。它主要控制神权制度,占卜和不幸,垄断文化,并报告农耕季节。它在社会上具有最高的地位。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各级的官员,并且控制着该国除神职之外的所有权力。两名高级种姓占领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并依靠剥削谋生。他们是社会上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的普通工人,即雅利安的中下阶层,包括必须向该国纳税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首陀罗是指失去土地的自由人民和实际上处于奴隶地位的被征服的达鲁维派。所有种姓的种姓都是世袭的,彼此不结婚以维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人和女人的孩子被认为是或贱民。贱民不包括在这四个等级中,并且最被鄙视。

为了维持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上帝的旨意,这是有道理的。在婆罗门经典作品《吠陀经》中,婆罗门用神话解释了种姓制度的出现,他说原始普鲁士人去世后,婆罗门神用他的嘴造了婆罗门,并用双手造了皇帝。李用双背树皮做东西,用脚做首陀罗。婆罗门僧侣还宣布:只有那些遵守规则并保持自己生命的人才能在来世被提升为较高的种姓,否则他们将沦为较低的种姓。因此,对于大多数工人和奴隶,有必要相互接受,放弃斗争,并遵守奴隶主阶级制定的“法”,即所谓的“法律”,以免加重灾难。

为了维持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根据传说,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正确秩序以及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制定了该法规。实际上,这只是奴隶主欺骗工人的谎言。

《摩奴法典》首先确认了婆罗门是世界上一切的主人,而首陀罗只能服从于其他种姓。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并且绝不能有任何卑鄙的言行对高种姓的行为。婆罗门和刹帝利有权从首陀罗手中夺取一切。

为了压制低级种姓吠舍和首陀罗的抵抗,《马努法典》还规定了许多残酷的惩罚。例如,如果一个种姓较低的人的某个部位伤害了一个种姓较高的人,那么他必须切断该部位。例如,一个割手的人割手,而割脚的人割脚。

这四个层次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 《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侮辱婆罗门,并处以100 Pana(银币)的罚款。如果是吠舍滥用行为,则需要罚款150至200 Pana。如果是首陀罗,它将用热油倒入他的嘴和耳朵。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则只会被罚款50帕纳;侮辱吠舍将被罚款25帕纳;侮辱首陀罗将被罚款12 Pana。如果一个高种姓的人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他只会用牲畜来补偿,或者只清洗一次身体。

《摩奴法典》还对各种种姓的服装,食物,住房和运输做出了繁琐的规定。例如,不同种姓的人不能住在同一房间,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或从井里喝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以使种姓划分永久化。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负责处理种姓的内部事务,并监督该种姓的人们严格遵守《摩努法典》和传统习俗。如果有罪犯,将由婆罗门神父惩罚,或从种姓中驱逐出去。

被种姓驱逐的人也成为贱民。无法接触的人只能住在村庄外面,与婆罗门人没有联系,只能从事被认为最便宜的职业,例如搬运尸体和排泄粪便。在道路上行走时,无法触及的人必须佩戴特殊标记,在他们的嘴中保持特殊的声音,或者敲敲某些器皿以提示高种姓的人及时避开它们。如果婆罗门与不可接触的人接触,那将是一件不幸的事,回去之后,将举行清洁仪式。

一般而言,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阶级制度。但是,由于阶级划分涵盖了明显的阶级关系,容易使阶级界限模糊,造成劳动人民之间的分裂和对抗,不利于他们与敌人的团结。此外,种姓制度实行世袭职业,将生产限制在狭窄范围内,从而阻碍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因此,种姓制度的存在是印度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古代到现代,印度经历了多种社会形态,但种姓制度一直持续,并已成为世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种姓制度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这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数千个子类。时至今日,种姓制度的残余仍保存在印度,数以千计的不可接触者受到最深的压迫和剥削。

0 阅读:128

评论列表

零叁零贰

零叁零贰

1
2020-06-18 04:43

芭比娃娃[得瑟]

酸奶蛋糕

酸奶蛋糕

娱乐新闻大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