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别看他们国内很多问题闹得很热络,但本质上,这就是美国内部的纷争;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要么在美国国内问题上占不到好处,要么可能还要吃点亏。


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大骂美国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特朗普任命的“政府效率部”领导马斯克也在攻击这个“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
很多人并不清楚“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是个什么东西,只是大致了解,这是个向世界各地“耗材”发狗粮的组织,所以,大家觉得很开心,因为这个机构没了,反贼们的狗粮也就没了。
实际上,问题远不是这样的。特朗普也好,马斯克也好,他们打击的都不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发狗粮的行为;而这种打击,也不是不要那些反贼,而是精简。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了解马斯克到底是个什么“官”、“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到底是干什么的、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干。

马斯克是个比较厉害的人,有钱、有想法,还很有理想。因为政治理念,他在特朗普竞选时,义无反顾的全力支持四面楚歌的特朗普,特朗普当选,马斯克居功至伟。
特朗普当选了,当然要用帮助自己竞选成功的功臣。马斯克如果愿意,是可以得到很好地职位的;如果贪图安逸,当个驻外大使、驻联合国代表什么的,都是小事。
但马斯克却不是个闲得住的人,他当了个新的机构的领导:国家效率部门。这不是个正式的“部”,但是个有权力的部门,按照我们的话说,这是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平台。
“国家效率部”是个什么机构呢?实际上,这是个给特朗普提供决策意见的部门,专门对政府部门功能、工作、存废提意见等等。相当于集“办公室、发改委、组织部编办”功能于一身的部门。

问题是,这个部门不是个正式编列的政府机构,马斯克也不是个“官”,连个“部长”的头衔都不是;为什么这样呢?美国这些部长的任命,要国会通过的,按照马斯克的个性,这不好通过。
不管怎么说,马斯克就这样成为一个“有权、有事”的机构的领导,也不需要国会那些政棍们的批准。这样也好,他可以不受羁绊地指点政府、批评国会。
但有一样,马斯克是没有决定权的,他要么给特朗普提出建议,让特朗普用总统的权力去落实;要么按照特朗普的要求,去针对性收拾一些特朗普想收拾的部门和机构。
显然,美国这一次收拾“美国国际开发署”,就是特朗普想要收拾,马斯克也很想收拾的部门。两人的意见一致,针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行动就快速、严格地展开了。

美国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缩写:USAID),是承担美国大部分对外非军事援助的联邦政府机构。
美国是崇尚实力的,在美国政治里,国家实力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就是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实力,软实力则是国家对外的影响力和让别人愿意听你话的实力。
美国人在外交上,一贯是“大棒在手,温言在口”,其实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这个“大棒”,就是硬实力;而“温言”和“胡萝卜”,实际就是“软实力”。
软实力怎么体现呢?美国想办法在世界各地,借着给别国提供援助,一是帮助落后国家“经济增长、贸易和农业(包括教育、技术和环境)改善;
二是帮助落后国家改善“卫生条件,包括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对一些地区实现民主进行指导,对战乱地区进行“缓和冲突和人道主义援助”等等。

总而言之,美国把他们的工作说得非常高大上,基本包括:
推进民主、人权和良政、促进经济增长和贸易、确保农业和食品安全、促进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就业、提高全球卫生水平、确保水质安全、危机和冲突管理、抗击疾病等。
干这些事是要钱的,维持硬实力的钱就是“军费”等等,包括给CIA的经费,这是很大一笔钱,每年都给。美国的军费很多,还没法查账,实际上很多都浪费了;当然,有很多人借此发家致富。
维护软实力也要钱的,这个钱也很多,基本上每年政府拨款500亿美元,再加上一些基金会给的,很大的一笔;在全世界花这些钱的部门就是“美国国际开发署”。
他们怎么花钱呢?其实就是在全世界各地干一些破事:要么花钱邀买人心;要么花钱拉拢世界各国的新闻家和一些“专家学者”,在他们国家给美国唱赞歌;要么颠覆别国政府等等。

“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全世界的总雇员人数,顶天也就一万人,他们要想法把这些钱花出去,平均一天花两亿美元。可想而知,这个部门的人是多舒服、多牛X啊。
想想也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工作人员,到世界各地,尤其是穷国、小国,那简直是财神爷一样。到非洲捐点药物、衣服、蚊帐,立刻收获人心。
而这些人也像旅游一样,住在大宾馆享受,在别的国家都是座上宾;宾馆呆腻了,就到穷乡僻壤体验一下,还享受别人众星捧月般的拥戴。
比如说“伊拉克人民什么都没有了,但他们获得了自由”的美国女演员,她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货色:到伊拉克的焦土上,给饥饿的孩子几个面包。然后就把自己当救世主了。

美国国际开发署不仅仅干这些,这些都是小钱,他们更重要的是搞意识形态,到别的国家收买那些“耗材”。比如网络红人啦、电视台播音员啦、媒体记者啦等等。
再比如:一个大国最重要的电视台,播音员虽然只是个“肉喇叭”,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是有头脑的,起码智商是在线的。
如果这个主要电视台的播音员经常发表攻击国家的言论,在常人看来,还以为这个播音员脑子进水了。实际上,这背后几乎都是为了抢“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狗粮而故意表现的。
这个“狗粮”不一定是直接给钱,它可能是资助这些人的孩子留学,可能是帮助这些人发表文章,还可能是介绍这些人能采访到有影响的名人,毕竟“美国国际开发署”是美国的政府机构。
仅仅是干这些,“美国国际开发署”一天两亿美元也花不完啊,这都是小钱。“美国国际开发署”更重要的工作是颠覆别国政府,或者用投资为诱饵,拉拢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国家。

总之,“美国国际开发署”打着对外援助的幌子,干着干涉别国内政的事情,为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利益服务。
而服务的过程中,这个机构的人简直爽死了。在全世界想办法花钱,还可以在项目中捞钱等等。
有个真实的例子:某年,非洲出现疟疾,这个机构拨款100万美元援助。结果,他们花五万美元买点药物和蚊帐,这就够了。项目吗,五十万活动经费、四十五万项目管理费。
后来,大国派了个医疗队援助非洲国家,一下子把这个疟疾灭了,把“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些人气死了,这不是让他们生意没有了吗?
于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在全世界买通媒体,批评大国的医疗队,抹黑大国的援助;甚至还收买大国的记者和大V,在大国骂这个“援非医疗队”。

不管怎么样,世界各地的乱局,基本都和“美国国际开发署”有关,叙利亚乱局、阿拉伯之春等等,现在的“俄乌战争”,也和他们密不可分,就连援助资金,他们也是其中一环。
“美国国际开发署”就是这么个机构,还是被美国民主党控制的机构。这个机构的头头,基本是美国民主党总统给他忠实部下的酬庸。
特朗普针对的不是给不给“狗粮”,而是民主党不能这么胡搞。这几天,美国的“美国国际开发署”被折腾得够呛。先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大骂这个机构,然后签署行政令让这个机构几千个援助项目暂停。注意,是“暂停”项目。
2月3日,埃隆·马斯克表示:总统特朗普已“同意”关闭美国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员工总数从目前的10000多人裁撤至294人。

但也在同一天,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却说:我兼任美国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目前正在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援助活动进行审查。
这么一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官员和雇员们不干了,他们在2月6日向美国华盛顿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特朗普政府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违宪。
想想也知道,这些人是多么生气啊,这么好的工作,谁愿意丢掉?“这太过分了”曾担任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六年多的布莱恩·阿特伍德表示:大规模解雇员工实际上会毁掉这个机构。
特朗普为什么要针对“美国国际开发署”呢?其实,无外乎两个原因:花钱太多但没什么成绩;民主党和这个组织不清不楚,很多钱胡乱花掉了,每年几百亿啊。特朗普是个商人,他心疼。

据说,马斯克领导的效率部在审计中发现:“美国国际开发署”在胡乱花钱,比如在塞尔维亚莫名其妙花了250 万美元;在所谓的“跨性别”上更是花钱无数。
一提到“跨性别”,马斯克就心痛得要命,他好好地大儿子,就是被这股“性别”歪风影响,偷偷跑到医院动了割小jj的手术,现在成了个假“姑娘”,还要终身服药。
至于美国一直利用“美国国际开发署”在世界拓展的几项功能,特朗普、马斯克、卢比奥等人从来没否认它的作用,相反还很以为傲,比如很多小国的领导都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前雇员。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美国推行世界影响的三个方面的功能是:
一:为美国在全球范围,特别是开展项目活动的所在地,建立一个对美国亲近、友好、推崇的环境。
二:为美国在当地获得经济上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现在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三:为美国在全世界获得政治上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直接表现为对当地精英的影响——确保在“美国国际开发署”有工作经历的人能够成为当地的高层政治精英。
所以,这不是美国要给国外添美耗材断“狗粮”,而纯粹是美国内部的利益纷争;对马斯克来说,里面可能还有点个人恩怨。
不是“清算”,而是“重组”。任何国家都在乎自己的“软实力”在世界的作用,有的用文化影响,有的用历史的延续。为什么韩国喜欢抢别人的文化?其实,这就是在抢“软实力”。
美国软实力的使用是不会停下来的,所以,特朗普也不会真的把这个“美国国际开发署”给解散了;再说,解散这个组织,还真不是美国总统说了算,还要国会批准。

特朗普会做的是尽量省下钱,不再这么乱花钱;但在效果上,特朗普可没打算退让,他一贯的“极限施压”手段,似乎也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作用。一句话就是:特朗普想花小钱办大事。
至于一些海外耗材,美国才不会管,就像郭德纲相声说得:好消息是“牛粪有的是”。
跪舔的东西,特朗普上台前这一批,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美国国际开发署”经过特朗普这么一折腾,这些老旧耗材估计要放弃了。
但是,就像牛粪一样,它们有的是,很有可能在特朗普时期,新的“耗材”又会出现,并且比以前的耗材还便宜。
